“海底撈”被迫註冊“池底撈” 更該反思怎樣治理“傍名牌”
要想有效治理傍名牌現象,還須尋求更有效的方法,從根源上絕了某些企業傍名牌搞投機之念。
最近,“海底撈”申請多條商標的消息登上熱搜,引發熱議。據報道,“海底撈”此次申請的商標包括“池底撈”、“渠底撈”、“上海底撈”、“海底撿”等。
吃一塹,長一智。一下子註冊這麼多相關商標,想必是因爲此前狀告“河底撈”商標侵權一案敗訴後的無奈之舉。
在此不妨回顧下前情:今年8月,長沙市天心區法院就海底撈狀告“河底撈”商標侵權案作出判決,認爲二者雖都有“底撈”二字,但文字整體字形存在差異,讀音方面“河”與“海”沒有相似性,且後者經營的是湘菜,因而構不成對“海底撈”商標權的侵犯。
在很多情況下,儘管人們看到“河底撈”免不了會想起“海底撈”,易將二者相比較,但在實際生活中,因經營項目等方面的諸多差別,料想把“河底撈”當成“海底撈”的確實不多。
事實上,經多年打拼,“海底撈”早已廣爲人知。雖說《商標法》有規定,申請註冊商標不得與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但該法亦有規定:未經商標註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才構成商標侵權。
換句話說,雖然與他人的註冊商標近似,但不容易導致混淆的,可能也不構成侵權。更別說一個只經營川系火鍋,另一個經營的是湘菜。如此一來,若要防止他人借自身商標去牟利,辦法無他,品牌商家需要及時註冊“池底撈”“海底摸”之類的防禦商標,去避免被“傍”。這次海底撈註冊“池底撈”等商標,就是有的放矢。
也要看到,這些防禦商標實際上是防止他人註冊,而不是用來使用的,並不嚴格符合商標的註冊目的。且這種方式大概率會存在列舉不周的情況,讓人防不勝防,還會使得很多知名品牌把精力浪費在防禦商標防護上。
因此,要想有效治理傍名牌現象,還須尋求更有效的方法,從根源上絕了某些企業傍名牌搞投機之念。譬如,可以考慮對《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二款進行修改,把“容易導致混淆”去掉——不管是否容易導致混淆,都不允許註冊與他人在先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其次,倡導市場主體誠信經營,形成自己的特點與風格,沒必要非得藉助廣爲知曉的商標與名稱作文章。
事實上,近年來類似事件並不少見。而如何更好地治理在商標上的投機問題,也是時候引起重視了。只有找到更好的治理之策,才能使經營者全力以赴地把精力放在產品與服務的提升上,真正通過產品與服務質量立足於市場,而不是靠投機與其他不當手段牟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