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巨頭股價“腰斬”!劉永好財富縮水460億元
(原標題:養豬巨頭股價“腰斬”!新希望近四月最大跌幅達51.4%,劉永好財富縮水460億元)
股價漲漲跌跌,財富增增減減。
劉氏家族四兄弟——言、行、美、好,放在前幾年,劉永好家族財富是比不上二哥劉永行的,但是藉着豬週期的來臨,養豬富豪們的財富急速膨脹。
胡潤百富榜數據顯示,2018年劉永好家族財富爲380億元,2019年下半年豬價大漲,劉永好身家增至800億元,個人財富超越二哥劉永行。而到2020年時,劉永好家族財富再次翻倍,達1600億元,與本家劉強東並列全國第16位。
這個過程中,上市公司新希望扮演了絕對主力。2019年年初,公司總市值不過307億元,到今年的高點已經增至1776億元,持股比例近55%的劉永好家族,財富因此暴漲。
然而,沒有一直上漲的商品,連黃金都不例外。
自今年9月2日創下42.2元的新高後,新希望連續四個月回落,股價打五折,劉永好家族持股市值損失近500億元。
直至12月28日,方出現短暫企穩跡象……
一月縮水一百多億
12月28日,某財經APP推送了個消息,將“二師兄”比喻成了印鈔機。
雖有誇張,實際情況也差不了多少。行業老大牧原股份,前三季度營收181億元,淨利潤102億元的數據,就足以說明問題。
相比之下,新希望業務稍微龐雜一些,有飼料、禽類養殖、生豬養殖,還有食品和商貿,就是都不怎麼賺錢,公司上半年飼料、禽類業務毛利率只有7.87%和5.26%。
同期,公司生豬業務毛利率則達到42.6%。可以說,養豬是近兩年拉動新希望業績增長的最主要動力。
就四季度來看,新希望生豬銷售價格環比有所回落,但是單月銷量在完成“全年800萬頭”出欄目標的壓力下,卻在不斷提升,如11月就達到了138.52萬頭。要知道,今年前4個月公司生豬總銷量尚不過113.4萬頭。
如此看來,當季公司盈利能力不會出現過於明顯的變化,整體可能與三季度相差不多,全年利潤規模是很有保障的。
不過,這擋不住二級市場股價的連續回落。
9月初開始,新希望一路下跌,最大跌幅達51.4%,市值損失超過800億元。
“雖然行業出現了整體性的回調,但新希望的調整幅度更大……很多投資者,有投入較早的,賬面盈利相比高點出現了大幅回撤;有進入時間較晚的,可能已經出現了相當的虧損,其中有一些加了融資槓桿的,更是承受着巨大壓力。對此,我們非常關注,感同身受,也非常理解大家的焦慮。”12月27日新希望接受機構調研時,公司董秘胡吉並不避諱。
劉永好家族壓力也不小,按照其近55%的持股比例計算,短短四個月的時間裡,其持股市值已經蒸發460億元左右,相當於一個月就要損失超過115億元。
公司這麼賺錢,新希望緣何又會連續殺跌?
二級市場看重的是預期,是業績提升的空間,新希望現在就面臨這個問題。
首先,生豬供需關係逐步趨於平衡的背景下,30元/公斤以上的豬價不會長久,明年回落是大勢所趨。
來自農業農村部網站數據顯示,至11月末,全國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均已恢復到常年水平的90%以上,已有23個省份提前完成產能恢復任務目標。
甚至,連供需恢復平衡的“時間點”,農業農村部也已給出“全國生豬存欄最遲至明年上半年就會恢復到常年水平。”
對新希望的影響是,最賺錢的生豬養殖業務利潤率未來會出現明顯下降。
按照15元/公斤成本計算,生豬價格在30元/公斤時,毛利潤可以達到15元/公斤,一頭110公斤標準出欄體重的生豬就可以盈利1650元。
假設,2021年生豬價格跌至20元/公斤,新希望仍然想賺到1650元,就需要賣三頭豬……疊加2020年如此高的利潤基數,2021年還如何保持增長?
擴產能、降成本,能抗衡行業週期嗎?
新希望給出的對策是,產能擴充,以量補價。
有意思的是,該公司出的2021年生豬內部考覈目標爲2500萬頭,而公司2020年生豬出欄目標爲800萬頭,恰好與上述“明年生豬銷量從一頭增到三頭”的思路類似。
或許,新希望內部測算出的明年生豬價格可能也在20元/公斤左右。可即便如此,在飼料、禽類等業務變量維持不變的背景下,新希望2021年全年利潤也不過與今年持平,增長難度很大。
更何況,2020年新希望自身生豬放量的過程並不順利。
今年前三季度,新希望生豬銷量不過433.76萬頭,直至四季度方纔出現明顯放量,並於11月達到單月138.52萬頭的峰值。
全年800萬頭的生豬銷量中,還有大量的外購仔豬。
“公司今年在年報裡提出了800萬頭的總目標,其中500萬頭自有仔豬出欄。從現在實際達成來看,存在一些偏差。實際自有仔豬出欄,大概會在400萬頭以上,離500萬頭還有近100萬頭的差距。”新希望接受調研時迴應稱。
一個細節是,公司在對全年生豬業務迴應時的總結是“養豬業務發展不達預期”,其中既包括了上述出欄結構的問題,也涉及自產仔豬育成本下降不及預期等。
如公司下半年(自產仔豬育肥)一直處在14元每公斤以上。在11月由於淘汰母豬增加和整體行業上的飼料成本增加,11月的成本到了15元以上。
上述背景下,下半年,新希望密集換將。原總裁鄧成離職,改由新希望地產出身的張明貴接任執行董事長,飼料業務部總裁韓繼濤、首席戰略投資官楊繼海離職。
只是,擴產也好,降成本也罷,這些措施又會有多大的效果?新希望想要降低每公斤1元的成本便已經十分困難,而生豬價格單月的波動幅度動輒都在5元至6元。
換言之,公司這些調整是無法與行業週期所抗衡的,生豬價格纔是左右公司2021年盈利能力的核心,這一規律已經在多個週期類上市公司的案例中不斷被驗證。
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只有產品漲價時,上市公司股價纔會漲,很少有看到因爲產能提升股價大幅上漲的案例。
所以,新希望不妨從產品價格的角度來想想辦法,既然無力抗衡生豬現貨價格的下滑,爲何不去順應豬價下跌的趨勢?
譬如,預計2021年5月豬價跌到給25元/公斤,公司當月又會銷售150萬頭生豬,就完全可以通過衍生品市場提前建立虛擬持倉,提前鎖定生豬銷售價格。
2021年1月8日,生豬期貨也將於大商所上市交易。
一般來說,只要不涉及投機,結合自身產品參與衍生品的企業,不會出大問題,並且多數公司是可以起到部分或者完全對衝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