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 汽車消費市場將迎轉折點
(原標題: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現有汽車消費市場模式將迎來轉折點)
10月30日,據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黨組書記寧吉喆在介紹“十四五”時期將全面促進消費時表示,將推動汽車等消費品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
如何理解“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業內雖然一時間對此有着不同的解讀。不過,一個共同觀點認爲,今後涉及車輛使用的商業模式將出現較大轉變。
對此,羅蘭貝格諮詢公司全球合夥人方寅亮對記者表示:“現行的購買管理其實強調的是車輛的歸屬權,而使用管理則泛指車輛的使用權。”
方寅亮進一步解釋稱,銷售車輛使用權,既可以按里程也可以按時間收費,還可以組合售賣,例如SUV和轎車組合,迎合多元化用車需求但又沒法買兩輛車的場景。此外,純電動汽車正在實行的車電分離(換電模式)就是一定程度上的使用管理。使用管理更多強調車輛後期使用過程中的運營範疇,不在是一味強調車輛的歸屬。
事實上,方寅亮所提到的這一車輛使用概念,在當前汽車市場中並非沒有案例。
就在今年的3月份,上汽通用凱迪拉克推出一個名爲“租啦”計劃。按照其發佈的海報文案來看,消費者只需最低支付5萬元(保證金)就可以開走一輛含滬牌的凱迪拉克汽車。後續尾款按月租方式支付即可。根據車型不同,月租費用也有所差異。車輛保險、購置稅等無需消費者負擔。合同到期後,消費者可以選擇回購車輛,也即可繼續續租或換租一輛新車。
很顯然,凱迪拉克的這份“租啦”計劃不同於以往車企整車銷售模式。重使用,輕產權,降低消費者擁車門檻成爲了這一新模式的特點。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採訪時也同樣表示:“(向使用管理轉變)就是提高部分場景的使用成本,對車輛進行引導使用。”
當前,針對汽車市場的管理主要是基於《汽車銷售管理辦法》來維護市場公平公正的消費秩序,及促進汽車市場的發展。通過該名稱也不難看出,《汽車銷售管理辦法》更多的是針對購車環節。例如,消費者在買車過程對經銷商的一些行爲進行約束等。
隨着國內汽車保有量的激增,以及汽車消費市場日益成熟,有關汽車市場的規範不在僅僅侷限於購買環節。“使用環節”相關問題也日益被放置到了桌面上。
對此,羅蘭貝格執行總監吳釗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如果談到“使用管理”,一個很大的概念就是出行服務,暨基於車輛使用權的商業模式創新,包括網約車、分時租賃、租賃和訂閱式用車等不同類型的出行服務。
此外,據吳釗介紹,“使用管理”的概念也會跟汽車金融緊密結合,比如融資租賃、車電分離等,不再侷限於資產擁有的銷售方式。隨着整體購車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一代,對於車輛所有權的逐步看淡,未來基於使用權的模式創新將會更加多元。
據公安部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4億輛,其中汽車2.5億輛。數據顯示,私家車保有量已經達到1.98億輛。截至6月,全國66個城市汽車保有量超過100萬輛,其中29個城市汽車保有量超過200萬輛,11個城市超過300萬輛。北京、成都汽車保有量更是超過500萬輛。
作爲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從中國汽車市場銷量來看,有關汽車購買環節已然形成了一整套完整成熟體系。相對而言,汽車使用環節各項問題日益突出。對汽車消費結構進行有效調節管理也是迫在眉睫。
對此,益普索(中國)諮詢有限公司研究總監葉盛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向使用管理轉變)總的來說就是要“管理車輛使用”。這其中還將包括對車輛金融、保險、OTA數據、售後、二手車等一系列的相關業務進行規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