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育人人更美 以美爲媒促大同

4月19日,在清華大學即將迎來110週年校慶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清華大學考察,首站就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我有幸陪同總書記參觀了“實種實褎 實穎實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校慶特別展”,並就學院的工作做了彙報。在交流中,我深深感受到總書記對藝術設計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培養德藝雙馨的青年人才殷切希望,由此更加感到自己責任重大。

習近平總書記把美術、藝術對社會發展的作用,提升到與科學技術同等重要的地位,令美術界設計界備受鼓舞,成爲中國美術事業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德樹人,堅持新發展格局,把美術成果更好服務人民羣衆的高品質生活需求,不辱使命,不負時代重託。

在崇尚“人文日新”的清華大學,清華美院以“大美育”推動學校“更人文”。在清華大學服務國家發展的實踐中,美院的參與和貢獻是獨特的、不可或缺的。此次校慶特展展示了自1956年以來,清華美院強化藝術與科學融合,構建具有世界水平、中國特色藝術設計人才培養體系的創新發展歷程。

建院65年來,清華美院始終堅持以人民爲中心,服務國家形象,增進民生福祉。以傳統文脈、學院智識、視覺表達、多樣設計助力國家形象塑造,是清華美院的光榮使命。在此次校慶特展上,首都機場壁畫羣、《永遠盛開的紫荊花》、《戰友》、《火神山五兄弟》,以及反映時代、展現中華文明和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的美術創作,展示了清華美院在以人民爲中心的創作導向指引下取得的重大創作成果。國徽、政協會徽、國家勳章、建國瓷、北京奧運會形象與景觀、米蘭世博會中國館等設計作品錯落陳設,彰顯了清華美院師生在國家形象塑造中發揮的重要引領作用。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爲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其中也包含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人文社會科學發展之間相對的不平衡。對此,藝術和設計需要有所擔當。展覽上,從早期的紅旗轎車、首都公交車的造型,到南極科考手錶設計,再到“面向新冠肺炎及六項呼吸道病毒核酸檢測產品”的設計……清華美院師生及校友助力人民美好生活的設計作品涵蓋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爲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示範作用

65年來,清華美院始終堅定文化自信,深化國際交流,促進民心相通。在新時代,要進一步提升人民羣衆幸福感,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需要文化的自覺、自信與自強。清華美院堅持既在設計作品中體現中華文化傳承,又迴應時代關切,踐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方針,展開了多樣化的藝術設計扶貧、非遺保護與非遺傳承人培訓等活動,令傳承千年的中華文明在春潮涌動的新時代大放異彩,爲建設創新型國家發揮了重要的旗幟作用。

清華美院歷來重視對師生的國際化視野、全球勝任力的培養,與60餘所國際知名院校建立合作,展開了多形式的跨文化人才培養項目和一系列重要國際交流。如“一帶一路”中國藝術家走進非洲文化交流活動、“中國風格藝術設計展”歐洲巡展、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以及衆多藝術家的專題個展等,在文化藝術的碰撞交融中搭建起友誼的橋樑,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添磚加瓦。

清華美院始終堅持清華大學“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理念和藝術與科學融合的人才培養特色,在學科建設上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在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中,以國家需要和世界一流爲目標,提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質量。我們保持本科生的規模,增加了高層次人才培養的人數,研究生數量已經超過本科生;科研工作邁上更高的臺階,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有大幅度提升,除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基金等項目,還主持參與瞭如“973”“863”以及自然科學基金等科技項目,特別是作爲設計學科首次主持立項國家科技重點專項“中國風格文化創意及智能產品設計技術集成與應用示範”。在諾貝爾獎得主、清華大學名譽教授李政道看來,藝術與科學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它們都源於人類活動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深刻性、普遍性,永恆和富有意義。他與藝術名家、清華大學教授吳冠中共同發起,已由學院組織5屆的“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在海內外引發強烈反響。美術、藝術、科學、技術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在新時代,清華美院將大力促進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的學科交叉與融合。

審美是最深刻的教養,而品位使靈魂變得獨特且豐滿。以“大美育人”爲宗旨的清華美院,注重發揮美術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把衆多的美術元素、藝術元素通過設計應用到城鄉規劃建設和中國製造中,顯著提升了城鄉審美力和生活文化品位,賦能高質量發展,切實將論文寫在了祖國的大地上。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危與機共存,我們需要應變,更需要引領,不忘使命和擔當,努力成爲國家形象的塑造者、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優秀文化的傳承者藝科融合的引領者、創新人才的培養者。清華美院將一如既往以美爲媒,美人之美,美美與共!

(作者:魯曉波,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