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版望海樓:“創新”,十分關鍵
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47次提到“創新”。規劃《建議》還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列在12方面重大任務首位,進行專章部署。這是中共編制五年規劃建議歷史上的第一次。
不但擺在“首位”、“專章部署”、史上“第一次”,規劃《建議》還首次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爲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展望2035年時,規劃《建議》更是提到,屆時“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就“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規劃《建議》明確要求以改革創新爲根本動力。
毋庸諱言,距離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距離高質量發展要求,我國的創新能力仍有差距。“十四五”時期,創新驅動發展應從哪些方面着力?規劃《建議》從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等方面,提出大量重大任務。如,就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規劃《建議》提出瞄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就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規劃《建議》提出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等等。
致力科技自立自強的中國,並不自我封閉、自我隔絕。規劃《建議》明確提出,促進科技開放合作,研究設立面向全球的科學研究基金。十九屆五中全會閉幕次日的10月30日,習近平主席向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作視頻致辭強調,中國將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不久前,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就務實推進全球疫情防控和公共衛生領域國際科技合作,開展藥物、疫苗、檢測等領域的研究合作,聚焦氣候變化、人類健康等共性問題,加強同各國科研人員的聯合研發等提出要求。國際科技合作是大趨勢,中國是這麼看的,也是這麼做的。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新發展理念中,“創新”發展位居首位,被視爲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都有利於增強發展動力,而核心在創新。
而今,“創新”更是被置於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新徵程即將開啓,“創新”再次迎來高光時刻。
(作者爲國際問題觀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