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作業母慈子孝,一提作業雞飛狗跳” 走出家庭教育的焦慮怪圈
“一些家長對孩子整天擔驚受怕,只要孩子不學習、不聽話,就壓不住火。”
“有的家長則開口閉口‘別人家的孩子’,不斷給孩子加壓,似乎不給孩子報班,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有的家長積極加入各種羣,希望找到‘一招鮮’,找到‘金科玉律’,但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在前不久舉行的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七屆年會家庭教育分論壇上,有關中國家長教育焦慮的話題被頻頻提及,這種焦慮背後暴露的是什麼,以及如何消除這種焦慮,成爲與會專家學者探討的主要議題。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所長邊玉芳提起家庭教育想到的第一個關鍵詞就是“焦慮”。2018年,她所在的北師大對外發布了一份題爲“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的報告,該報告對全國近20萬名四年級、八年級的孩子及其班主任開展調查。結果顯示,八年級學生均感受到家長對成績有較高的期望,45.9%的四年級學生認爲家長希望自己考到“班裡前三名”,42.7%的八年級學生認爲家長希望自己考到“班裡前十名”。
“我們的家長總以爲孩子學習好就好了!這樣的出發點無疑是爲人父母的一片拳拳之心,但問題是,當我們對孩子的要求只剩下學習,還要求孩子在學習上做到‘超常’,這時我們的孩子就可能變得‘不正常’。”邊玉芳說。
從事青少年研究工作將近30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雲曉的感受和邊玉芳很像,他提起家庭教育想到的是“童年恐慌”。
多年前,孫雲曉就曾發出一個呼籲:警惕童年恐慌。他說,童年恐慌讓生命難以生長,甚至扭曲、毀滅。而兒童“童年恐慌”的背後,其實就是“父母的恐慌”。
在他看來,隨着人們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人們對教育的期望在增高,希望能給孩子提供最優質的教育,但不同的家庭,對於優質教育的理解有很大偏差。有的家庭教育走了樣,陷入家庭教育“學校化”“知識化”的誤區。其結果是,家庭變成了學校,家長變成了老師,關注點都在學習上、技能上。
“這就背離了家庭教育的根本宗旨和主要任務。”孫雲曉說,家庭教育的本質是生活教育,一個孩子生下來既需要知識教育,也需要生活教育。將這兩個教育完整地結合起來,相互支撐配合,纔會有一個健康、和諧、發展的孩子。
那麼,家長爲何如此關注孩子的學習,又如此焦慮?有人認爲一個無法迴避的原因是,一些學校老師將批改作業、教孩子知識的部分任務“轉嫁”給了家長,家長在一天的辛勞疲憊之後不得不面對孩子和“繁重”的作業,難免心力交瘁,產生焦慮情緒。
但在邊玉芳看來,家長之所以如此焦慮,如此在意孩子的學習,更主要地在於他們總害怕孩子未來沒有出路,總以爲孩子只要學習好就好了,總以爲孩子學習時間越多,學習成績越好,未來的成長就好。
“深層次原因是家長不瞭解孩子的成長規律,對孩子什麼階段培養什麼能力、什麼階段學什麼、不學什麼缺乏認識,還有不知道孩子的成長需求,也走不進孩子的內心世界。”邊玉芳說。
她以0到6歲的孩子爲例,這些孩子需要學習什麼?“想想我們0到6歲怎麼成長,恰恰是自由地玩耍,相當多的運動,纔是符合孩子成長規律的。”邊玉芳說,大量的研究證明,0到6歲的孩子需要戶外運動時間,其中1個小時的體育鍛煉,3個小時的自由玩耍。
在她看來,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多方面的成長需要,他們要找尋人生的意義、知道自己活着的價值,他們有與人交往的需要,要在人生的多個方面證明自己“我能行”;他們首先是一個人而不是知識的容器、學習的機器,他們需要豐盈的生活,而不是“吃飯”“學習”“睡覺”這樣簡單生活的重複。
在北京金融街潤澤學校總校長劉長銘看來,家長越來越多幹預孩子的生活,孩子就可能越來越缺乏獨立性,這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成年人總認爲孩子小,總認爲他離不開家長,總認爲孩子依賴家長,使得孩子越來越依賴家長,而家長越來越多地干預孩子的生活,把大人的想法強加給孩子,陷入惡性循環。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不少家長認爲得到好成績,考上好學校,纔是孩子的頭等大事。等考完學再發展興趣,再做其他感興趣的事情,也不遲。因此當孩子的興趣與家長的願望不一致時,多數家長會想方設法讓孩子服從大人的意志,或強迫或利誘。
但在劉長銘看來,興趣的產生是大腦發育的結果,很多研究表明,過了某個階段興趣會減弱,甚至會消失。“所以我的建議是,只要孩子興趣是健康的,我們就應該鼓勵。沒有興趣的人生是索然無味的,當學習證書成爲人人共有的共性以後,興趣和特長就成爲一個人社會存在的價值。如果你有了獨特的社會價值,也就不存在和別人的競爭了,也就不會產生焦慮了。”劉長銘說。
在他看來,不少家長的焦慮,是唯恐孩子在技能方面被“別人家的孩子”趕超,認爲被別人超過了,就是輸在了起跑線上。其實家長需要考慮的不應該是孩子是否輸在起跑線上,而要想想孩子在1萬米、兩萬米以後會不會掉隊,在10年、20年後,還能不能順應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和社會。
什麼樣的教育觀最有利於孩子的發展?孫雲曉認爲,毫無疑問一定要從兒童實際出發,尊重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個人具有的潛能。
在孫雲曉看來,天才是選擇了適合他的道路,蠢才就是選擇了不適合他的道路。好的教育讓人獲得自由、獲得幸福、獲得自己潛能的實現,這是教育的本質。孩子是千差萬別的,潛能也是千差萬別的。兒童教育就是發現兒童、解放兒童、發展兒童。
作爲學者,邊玉芳曾不止一次地被問到“教育孩子有沒有一招鮮”,她的回答通常是“沒有”。“如果非要找一個出來,那麼讓孩子成爲一個正常人,比單純成爲一個學習上的‘超常者’重要很多。讓他們有人的情感,對親人有感恩的心、對他人有惻隱之心;他們有基本的生活感知能力、情緒調節能力,抗挫折能力……以人的方式培養孩子。這就是最大的一招鮮。”邊玉芳說。(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