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芯片產業構建全球創新高地
11月20日,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一屆一次理事會暨成立大會在經開區召開。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的成立是深入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推進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服務國家創新戰略的有力舉措,推動我國由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邁進。120餘家涵蓋整車企業、芯片企業、汽車電子和軟件供應商、高校院所、行業組織等相關負責人出席會議。
構建自主汽車芯片生態鏈
2019年,全球汽車芯片市場規模約爲475億美元,但我國自主汽車芯片產業規模不到150億元,約佔全球的4.5%。與此同時,我國汽車產業規模佔全球市場達30%以上。汽車芯片佔比與汽車產業佔比存在巨大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汽車用芯片進口率達90%,先進傳感器、車載網絡、三電系統、底盤電控、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自動駕駛等關鍵系統芯片基本全部爲國外壟斷,我國自主汽車芯片多用於車身電子等簡單系統。隨着全球經濟合作態勢日益複雜,進口渠道風險對汽車產業和國民經濟存在較大影響。
從一輛汽車單車芯片成本均值看,2019年芯片成本約400-600美元/車,2022年將達到600-1200美元/車左右。預計2022年我國汽車市場至少達2500萬輛以上,由此估算我國汽車芯片市場可達150億-300億美元,成爲千億級市場,約佔全球市場規模的20%-40%,甚至更高。汽車芯片市場孕育着巨大的市場機會和潛力空間,中國企業有必要把握這個市場機會。
汽車芯片的發展,不是簡單的設計、製造,更重要的是打造包括硬件、軟件、應用等在內的全產業生態鏈。產業創新生態聯動發展是解決“卡脖子”問題的核心手段,是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和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的重要議題。
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協同聯動“政產學研用資創”各創新要素,做單家企業和單個產業做不了的事,着力推動汽車芯片及相關核心技術國產替代和國際合作,推動構建完整的關鍵汽車芯片自主供給體系和內循環格局,保障產業鏈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提升我國汽車芯片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十四五’期間,聯盟還將開展技術探索、成果應用、資源對接、產品推廣、人才培養、行業交流、國際合作、產業智庫等工作,建立產業鏈上下游信息溝通渠道,打通自主汽車芯片上車應用的技術通道和產業通道,努力實現汽車芯片的國產替代和國際開拓,早日建成‘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生態’。”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聯席理事長董揚說。
一款芯片從設計到完成驗證,並進入整車企業供應鏈,往往需要數年,但數年後市場的需求早已發生變化。“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就是希望產業鏈上下游能夠更好地協同合作,把上述週期合理壓縮,將汽車芯片的成本降下去。”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國創中心總經理原誠寅說,將加速形成“整車企業 汽車電子/軟件企業 芯片設計企業 芯片製造企業”融合模式。
聯盟以“跨界融合、共生共贏、產業成鏈、生態成盟”爲運營理念,旨在建立我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生態,打破行業壁壘,補齊行業短板,實現我國汽車芯片產業的自主安全可控和全面快速發展,推動我國成爲全球汽車芯片的創新高地和產業高地。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逢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發力的重點應關注4個方面,一是進入“無人區”以後,我們在技術特別是基礎技術、顛覆性技術和前瞻技術領域等要進行大膽的探索,在“無人區”爭取取得先機。第二就是要徹底擺脫“卡脖子”技術,特別是在車規級芯片操作系統,以及高端裝備和工業軟件、設計軟件方面要取得實質性的突破,形成汽車工業的自主管控。第三,在高端裝備、工業軟件、驗證生態方面要奮起直追,建立自己的汽車領域的生態。同時,我們要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繼續保持走在世界的前列,形成優勢。
會議認爲,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要讓芯片行業更好地理解汽車產業和汽車產品的需求,進而研究開發出合適的汽車芯片;通過聚焦於汽車產品需求的測試認證,儘早發現技術成熟或接近成熟的新產品;促進汽車整車與零部件企業,儘快應用汽車芯片新產品,達到形成中國汽車產品自主核心能力的目標。
會議提出,下一步,一是要聚焦重點方向,突破自主汽車芯片的關鍵技術攻關和典型產品研製。二是建設共性平臺,打通自主汽車芯片上車應用通道。三是完善標準佈局,同步推進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並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四是強化推廣應用,研發應用自主汽車芯片的汽車電子電控通用基礎硬件平臺,向汽車廠商推廣應用。五是技術與資本雙輪驅動,充分發揮資本的加速作用,扶持和孵化上游自主汽車芯片企業和下游應用自主汽車芯片的汽車電子廠商,加速產業落地和彌補供應鏈短板,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汽車芯片產業集羣。
本報訊(融媒體中心記者 方針)11月20日,北汽藍谷與國創中心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基於ARCFOX αT打造世界級開源整車驗證平臺,並利用各自優勢,在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領域實現優勢互補,發展共贏。
當前,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趨勢已成爲全球汽車行業共識,將從根本上顛覆和重構全球汽車產業的既有格局。爲此,北汽藍谷與麥格納聯合打造了首款全冗餘架構的BE21電動硬件平臺,ARCFOX極狐αT便是誕生於該平臺的首款量產車型。根據北汽藍谷與國創中心的合作協議,BE21平臺將向行業開放,實現開源整車驗證,並吸引生態合作伙伴,充分調動優質資源,搭建資源共享的支撐體系。此舉將打破汽車企業和用戶的邊界,主機廠和供應商的邊界,爲汽車產業創新技術、前沿零部件提供開放開源的實車搭載環境,服務創新鏈,支持產業鏈新技術驗證和評價,實現一站驗證、行業通用。
“北汽藍谷將本着開放共享原則,BE21平臺將面向全行業開放,進行新技術驗證,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品品質提升。”北汽新能源總經理劉宇說,該平臺可爲前瞻供應商提供“拎包入住”的便利條件,加速創新技術上車應用,幫助整車企業降低前瞻技術評價投入和風險,助力創新零部件企業壓縮上車週期和成本。
國創中心總經理原誠寅說,“正是瞄準國內在開源驗證平臺領域的空白,國創中心與北汽藍谷攜手打造世界級開源整車驗證平臺,爲新能源汽車領域各開發環節提供新技術篩選培育、實車搭載測試、數字化仿真驗證、技術諮詢等服務”。
據瞭解,BE21平臺軸距帶寬2760-2900mm,通過模塊化的底盤和車身結構,滿足從A到B級,從轎車、SUV到Cross車型的開發需求,拓展性處於國內先進水平。此外,平臺資源充分整合,同級別整車價值通用化率>88%,同級別架構件通用化率>80%,同級別整車零部件通用化率>55%,有效創新價值最大化。智能駕駛技術拓展方面,該平臺可提供豐富的系統硬件,配備23個傳感器、2個域控制器,功能豐富、實用,並支持L3-L4級別的智能駕駛技術拓展。而智能座艙系統則支持全部11項對標內容,且硬件性能更高,功能更爲強大,並具備未來進一步升級拓展空間。
分析認爲,北汽藍谷與國創中心的合作,是雙方聚焦新能源汽車產業協同集中發力、搶佔科技創新制高點的重大舉措。雙方優勢互補,爲全行業提供開源平臺的技術和創新服務,將打破行業壁壘,極大地提升國內新能源汽車技術水平,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具有深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