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服務產業科技創新“打樣”
重慶科技創新貢獻率達58.6%,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躍居全國第7位、西部第1位。如何服務好全市4200餘家高新技術企業?今年3月,重慶檢察機關以開展“保知識產權 護知名品牌”專項行動爲契機,聚焦電子、汽摩、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在小康集團、豬八戒網等11家知名企業設立首批知識產權保護聯繫點,推出以維權援助爲核心的“點對點、面對面”檢察服務。
日前,對11家企業的全覆蓋大走訪剛結束,一份來自重慶市檢察院的專項報告拿出系統解決方案――因企制宜探索全鏈條、綜合性司法保護,構建“捕、訴、監、防、服”五位一體檢察保護新模式,爲服務產業科技創新“打樣”。
護品牌:破解“成長的煩惱”
“苗族沒有自己的文字,靠口頭文學和服飾圖畫藝術來傳承歷史文化,苗族刺繡就是一部傳世的‘無字史書’……”走進重慶榮玉苗家刺繡工藝品開發有限公司,全國人大代表、該公司總經理李紹玉娓娓道來。
“彭水苗繡”2016年被正式列入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堪稱渝東南苗族風情的“活化石”。
“品牌讓非遺文化產品有了商業價值,傳承非遺必須抓住品牌這一關鍵。”該公司董事長王光榮介紹,成立10年來,這家民企逐步打造出重慶市著名商標――“苗家巧手”,“希望檢察機關加大製假售假犯罪懲治力度,破解企業‘成長的煩惱’,集中精力抓生產、促就業、創品牌。”
2020年以來,重慶檢察機關共批捕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40件72人,起訴84件157人,九成以上的案件涉及侵犯商標權犯罪,且越是名牌產品越是被侵權的“重災區”。
“我們正在研發一個融合法律諮詢、普法宣傳、線索控告受理、法律法規查詢、知識產權‘體檢’預約等多項功能於一體的掌上知識產權服務平臺。”重慶市檢察院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主任徐燕介紹,該平臺前期主要服務聯繫點企業,今後將逐步向全市推廣,讓科創企業維權“一次也不用跑”。
在這個平臺的背後,該院還將牽頭搭建一個由檢察機關、行政執法部門、服務機構、律師、專家等組成的維權“後援團”,建立案件線索快速處理綠色通道,聚焦“品牌+企業”打造全鏈條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保創新:防止“養大的孩子被偷走”
據不完全統計,重慶有大大小小700多家門企4000多個品牌,有“中國套裝門之都”的稱號,“美心門”無疑是其中最響亮的一張名片。
“一頭連着創新,一頭連着市場,這裡的每一扇門背後,都凝聚着企業的智慧與艱辛。”美心集團副總裁陳躍玲介紹,從1989年製造“鐵棍門”開始,該集團持續改進產品設計,而隨着“美心”商標被授予“中國馳名商標”,侵權現象接踵而至。
2018年至今,南岸區檢察院已辦理了5件涉嫌假冒“美心”註冊商標的刑事案件。
“這些案件往往處理難度較大,在視頻取證、現場公證及打假流程上存在不少問題。”南岸區檢察院檢察官劉宇說,在總結髮案規律的基礎上,該院向美心集團送達證據收集建議書,幫助堵漏建制7項。
重慶市渝中區大石化新區裡,區塊鏈創新企業“扎堆”,該新區管委會負責人羅林道坦言,“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防止企業‘養大的孩子被偷走’,是保障區塊鏈技術持續創新發展、維護企業合法權益的重中之重”。
檢察官從此輪大走訪中發現,部分聯繫點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不夠健全。“比如,通常由法務或者風控部門兼理知識產權涉法涉訴事宜,在知識產權戰略發展規劃、專業團隊建設、侵權處理機制等方面,不少企業還處於‘空白’狀態。”徐燕說。
既打“李鬼”,又防“內鬼”,關鍵在防患於未然。據瞭解,重慶檢察機關已與每家聯繫點企業建立雙向溝通交流機制,依託辦案幫助企業查找運營管理漏洞,通過知識產權預警分析、“法治體檢”報告、侵權風險提示、定製化普法等多項合規審查和內控優化服務,助推建立健全企業知識產權“防盜牆”。
走進小康集團賽力斯兩江工廠車間,集成全封閉全自動衝壓、高精度全自動焊裝、全自動節能環保塗裝工藝等最新技術的生產線上,一輛又一輛下線的新車,見證着汽車製造這一重慶傳統支柱產業向智能化轉型的蝶變。
作爲中國企業500強,該公司已形成10餘項知識產權制度及發展方案,2015年還被評爲“國家知識產權示範企業”。“企業科技研發成本高、週期長、難度大,但是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犯罪成本低,維權成本卻很高。”小康集團聯合創始人、黨委書記張興明的話,道出了創新企業最大的困擾,也給知識產權檢察辦案拋出了一道高難度“考題”。
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爲適應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組織化、網絡化、智能化、鏈條化趨勢,早在2018年1月,重慶檢察機關知識產權刑檢辦案專業團隊正式成立,團隊由全國十佳公訴人李光林領銜,已直接或參與辦理重大疑難案件近30件。同時,打破層級區域限制,推行上下一體化辦案模式,聚力破解侵權取證難、案件定性難、跨區域打假難。
今年以來,重慶有9個檢察院啓動知識產權檢察職能集中統一履行試點,全面推行刑事、民事、行政“三檢合一”辦案模式,並將涉及科技創新資金和收益分配糾紛、創新創業人才勞動爭議、科技創新主體知識產權糾紛等案件作爲監督重點,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領域民事、行政案件辦案力度。
爲解決知識產權領域執法司法職權分散、溝通不暢、案件移送程序和司法標準不統一、地區間差異大等一系列問題,今年5月,重慶市檢察院與四川省檢察院共同出臺加強川渝知識產權協作的意見,隨後又與重慶市有關部門會籤關於加強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的意見,初步構建起跨區域、跨部門協同保護機制。
“我們還將聯合執法部門建立全市知識產權技術專家庫,實現專家資源跨部門共享,探索建立技術專家輔助辦案和實務專家諮詢辦案機制,提高確權存證、溯源監測、取證維權能力。”徐燕說。(侯映雪 滿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