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黑死病 英國小村有個瘟疫博物館
位於英國曼徹斯特東南約50公里的亞姆村,是一個典型的居民生活區,主要用作謝菲爾德和曼徹斯特兩座商業城市的通勤者居住。亞姆村外圍都是農場,17世紀雅各賓時代建成的亞姆莊園的風貌數百年來都未改變。走進村莊,最值得留意的就是一塊塊標牌,標記着慘遭黑死病毒手的村民家庭,很多還列出了當年死於黑死病的各個家庭成員的名單。這裡有個亞姆博物館(如圖),讓人觸摸到令人心悸的歷史,它講述的是當年席捲英國乃至整個歐洲大陸的黑死病歷史。
黑死病在13世紀至17世紀之間的歐洲間歇性暴發,先後奪走1.5億人的生命。其中,1664年至1666年的疫情尤其嚴重,它的最後一次大規模疫情暴發於英格蘭。僅倫敦就有約10萬人死亡,佔當時倫敦總人口的1/4。
亞姆博物館以極簡線條勾勒出的老鼠爲LOGO。它規模不大,但裡面別有洞天。在可以同時容納30名聽衆的博物館中心大廳,你可以瞭解有關當年那場黑死病的文史資料。1665年的夏天,一位倫敦貨商將裹有跳蚤的布料樣品寄給當地的裁縫亞歷山大·哈德菲爾德,瘟疫就此傳播開來。不到一週時間,哈德菲爾德的助手喬治·維克斯便命喪黑死病,而他的家人也相繼染病身亡。
維克斯和家人的死訊令亞姆人意識到災難臨頭,不過村民們想到的不是四散逃命,而是決定自我隔離,避免疫情波及更多的村落。在教區牧師威廉·蒙佩森的指引下,他們決定將自己隔離起來,用石頭壘起一圈圍牆。亞姆博物館記錄的,就是當年那些村民們與黑死病抗爭的故事。
從圖片上可以看到,當時村民們在村莊外圍用石頭壘起一圈圍牆,並在岩石上鑽好孔,把用醋泡過的硬幣放在孔裡。當時的人們認爲,醋可以給硬幣消毒。周圍村莊的商人會把錢取走,然後留下肉和糧食作爲回贈。在離村莊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參觀者就可以看到用石頭壘起來的圍牆。那些扁平而粗糙的岩石已成爲歷史的見證。因爲總是有人將手指戳到石孔裡,石孔的內壁變得十分光滑。遊客們爲紀念黑死病受害者而往石孔裡投入的硬幣,閃閃發光。
正如村內的牌匾上所言:“他們和他們的祖先以勇敢的犧牲精神,拯救了後來的人們。”亞姆村是英雄村,是英國曆史上最具犧牲精神和英雄氣概的地方。當地人說,讓孩子們瞭解這段既恐怖又可敬的歷史,非常有必要。在瘟疫過去大約300年的1994年,瘟疫博物館開館,霍克希爾路上的衛理公會教堂爲博物館的主展館,整合了周圍的其他遺蹟,如第一個瘟疫受害者喬治·維克斯的“瘟疫小屋”、萊利墳墓等。每年8月底“守靈周”,當地都要舉辦各種社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