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澤湖是如何形成的,爲何歸江蘇獨有?

洪澤湖位於江蘇省和安徽省交界處,完全屬江蘇境,北邊屬宿遷,南邊屬淮安,兩市差不多各佔一半。洪澤湖是怎麼形成的,爲何歸江蘇獨有呢?

洪澤湖位於江蘇省西北部,地處蘇北平原中部西側,南望低山丘陵,北枕廢黃河,東臨京杭運河,西接崗坡狀平原。洪澤湖西納淮河,東泄黃海,南往長江,北連沂沭,淮河橫穿湖區,爲淮河中下游結合部。

淮河上游從源頭至洪河口,長360千米,水面落差178米。中游從洪河口至洪澤湖出口中渡,長490千米,河面落差16米。淮河下游從洪澤湖出口經淮河入海水道和蘇北灌溉總渠入海,入海口稱爲扁擔河口,長150千米,河面落差僅6米。

洪澤湖東西長約60千米,寬約58千米,在正常水位12.5米時,平均水深約1.9米,最大深度4.5米,庫容量31.27億立方米,湖水錶面積爲2069平方千米,是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次於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汛期或大水年份水位可高到15.5米,面積擴大到3500平方千米。

洪澤湖是淮河流域大型水庫,又是航運樞紐,70%的水源來自淮河。洪澤湖出水水道主要有四個:淮河入江水道、淮沭新河、蘇北灌溉總渠、淮河入海水道。

秦漢時期,洪澤湖並沒有如今遼闊的水域,最初只是淮河南側的一些淺水小湖羣,主要有富陵湖、破釜澗、泥墩湖、萬家湖等。漢朝之後,一些小湖已經消失,水面縮小,改稱破釜塘。

三國時期,魏國鄧艾在此築堤造湖,以供屯田之用,稱白水塘,史載“周圍250裡,開八水門,溉田1.2萬頃”,大概位置在今洪澤湖東南角。

616年,隋煬帝楊廣乘龍舟遊揚州,一路乾旱,經過這裡時喜逢大雨,湖水大漲,將其改名爲洪澤浦。唐朝時又改稱洪澤湖,但水域面積並不大。

1128年(金太宗天會六年、南宋高宗建炎二年),爲抵禦金兵南下,東京守將杜充在滑州決開黃河堤防,造成黃河改道,向東南分由泗水和濟水入黃海,所謂奪泗入淮,奪淮入海。

黃河滾滾而來,黃淮合流,流量增加,水位擡高,將富陵湖、破釜塘等大小湖沼、窪地連成一片,匯聚成湖。

在1128年-1855年這七百多年間,黃河奪淮入海,從江蘇北部流入黃海。

黃河奪淮入海,泥沙淤積,入海水道河牀越來越高。黃河水患頻繁,嚴重威脅到京杭大運河的安全,明朝廷錢糧依賴依靠江南,嘉靖時期,工部尚書兼右都御史潘季馴主持治理黃河和運河,他發明束水衝沙法,提出“築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黃方略和“蓄清(淮河)刷渾(黃河)”,加高加長洪澤湖大堤(高家堰),用淮河的清水來沖刷黃河河道,將泥沙衝入大海。

清朝時京杭運河淤積,爲了保證大運河航行,便引黃濟運,打通黃河和洪澤湖。黃河水先入洪澤湖,然後再出海。之後洪澤湖便快速淤積,湖面擴大,水位變淺。湖堤越修越高,洪澤湖終成懸湖,“堰堤大有建瓴之勢,城郡更出釜底之形”。不斷加高洪澤湖大堤,導致洪澤湖水位上漲,泗州城終被淹沒,明祖陵也沒於洪澤湖中。

現在的洪澤湖大堤,在洪澤湖東安,位於江蘇省淮安市境內,北起淮陰區碼頭鎮,南至盱眙縣堆頭村,長67.25千米,堤頂海拔高19-19.5米,已經成爲世界文化遺產。

1851年 (清咸豐元年),黃河決碭山、東溢六塘河,洪澤湖水位猛漲,禮壩(位於今三河閘南岸)被沖決,自此淮水由入海爲主改爲入江爲主。

1855年(清文宗咸豐五年、太平天國五年),黃河在河南開封府蘭儀縣銅瓦廂決口,奪山東大清河入渤海,出海口再次回到渤海。

1955年以前,洪澤湖屬安徽和江蘇共有,但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淮河流域幾次強降雨,發生嚴重的洪澇災害。由於洪澤湖分屬安徽、江蘇兩省,在處理泄洪的問題上,需要多方協調,效率比較低。

1955年,爲了提高效率,更快應對可能再次出現的洪澇災害,安徽的泗洪縣和盱眙縣劃歸江蘇,江蘇的碭山縣和蕭縣劃給安徽省。從此,整個洪澤湖都納入江蘇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