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銀行副行長李炯:發展數字金融,數據治理要在銀行站C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邊萬莉 北京報道11月9日,由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指導、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的“第十九屆21世紀金融年會”在北京召開。期間,以“問道數字金融新方向”爲主題的閉門研討會,邀請了來自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的10餘位數字金融領域業內人士出席併發言交流。
作爲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數字金融”爲金融業利用好數字技術、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瞭方向。在閉門會上,杭州銀行副行長李炯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數字金融爲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提供了支撐、奠定了基礎,是“五篇大文章”的基石所在。它們之間的有機結合,成就了“五篇大文章”的協調發展。
在李炯看來,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是面向特定客羣、有着特定產品的,強調對外提供金融服務;數字金融則是內外兼修,對內需要以數字化轉型爲基礎,通過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路徑實現自我重塑和金融創新,以適應數字經濟發展要求,對外提供金融服務方面,又與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相輔相成、有機融合。
李炯認爲,對金融機構內部來說,內部數字化和數據治理是做好數字金融的基礎。從成立之初,杭州銀行就把信息化作爲重要抓手,近年來更是主動投身數字經濟大潮。
2021年,杭州銀行制定《杭州銀行五年戰略規劃(2021-2025)暨三年行動計劃》和《“十四五”信息科技戰略規劃》,明確了未來五年數字化改革方向,以及信息科技數據集成者、業務合作者、創新引領者、技術提供者的戰略定位。同時,將數字化轉型上升爲全行的核心發展戰略,深入推進“數智杭銀”建設,加速數智賦能,推動金融與數字技術的有機融合。
人才和數據是杭州銀行的兩個重要抓手。李炯說,“科技人員如果只侷限於科技部人員,那就不叫成功,而是應該分佈在全行各個部門。目前,杭州銀行信息技術部員工已有1000餘人,還制定了‘百人選育’計劃,在全行培養既懂業務、又懂科技的數字化人才。同時,注重科技力量輸出,信息技術部先後向各總行部室輸送、派遣科技人才,不斷充實開發力量。”
“數據治理要在銀行站C位。”李炯介紹,爲此,杭州銀行建立了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數字化管理小組、數據治理團隊、部門與機構等四層數據管理體系。由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進行數據治理管理工作,這是站在行裡最中心的位置,統籌全行數字化發展。
談及數字金融發展趨勢與挑戰,李炯表示,數字化轉型已成爲銀行間的戰略共識,深刻改變着傳統金融行業的面貌。未來,數字金融將進一步發揮廣覆蓋、低成本、高效率等優勢,更加緊密地服務於實體經濟,這對我們來說既充滿前景,也存在一定的挑戰。
從銀行內部來說,一方面,數字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大量既懂金融業務又掌握數字技術的複合型創新人才作爲支撐。這就要求我們,加強金融科技人才培養,通過內部造血與外部輸血相結合的方式,夯實科技人才力量。
另一方面,發展數字金融,要求銀行具備較強的技術創新和應用能力,能夠快速掌握涌現的新興技術並開發市場需要的產品和服務,以滿足差異化競爭的需要。這就要求我們,持續加大在金融科技領域的研發投入,不斷增強科技自主能力與敏捷開發能力,積極探索新技術在金融行業的應用場景。
從外部環境來說,數字金融背後孕育着衆多新生態的元素,包括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技術,需要完善的監管體系來保障其健康有序發展。銀行作爲強監管行業,在數字金融領域的發展更需要相應配套法律法規、制度體系的落地與完善。
此外,數字化轉型的本質在於以數字思維去重塑銀行業務及經營管理模式,用科技服務客戶,用數據賦能業務。數據是數字金融的核心要素,是連接業務與科技的橋樑。李炯指出,銀行本質上是中介,即信用中介、貨幣中介、信息中介。銀行的風險大多來源於信息不對稱,使用數據來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這是很有效的手段。如果數字金融想行穩致遠、有所發展,就必須要解決數據的問題。
李炯表示,“我個人認爲,數字金融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數據,人才和技術的問題可以通過培養、合作、購買等多種方式來解決。但就目前來看,數據的流通、使用與管理等方面仍面臨諸多挑戰。未來我們也希望能夠積極參與、嘗試,在推動數據流通共享、加強數據隱私保護、提高數據使用質量等方面展現杭銀擔當,充分發揮數據價值,推動數字金融健康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