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大戲:組件企業爲何被不起眼的玻璃"絆倒"?

(原標題:【深度】光伏年度大戲組件企業爲何被不起眼的玻璃“絆倒”?)

記者 | 江帆

挺過了國內新冠疫情影響和上游主要材料漲價潮後,令光伏組件企業始料未及的是,今年它們可能要栽在小小輔材——玻璃之上。

三季度以來,玻璃成爲光伏全產業供給最爲告急、價格漲幅最大的細分環節,短短四個月內價格翻番。

“光伏玻璃價格從7、8月一路走高,目前3.2mm鍍膜玻璃主流大單的價格爲42元/平方米,小單價格高達48元-50元/平方米“,卓創資訊高級分析師王帥界面新聞表示,”已達歷史峰值。“

玻璃是光伏組件的重要封裝材料之一,其強度、透光率等直接決定了組件的壽命和發電效率,組件則爲光伏產業的最終產品

眼下,光伏玻璃正經歷着前所未有的價格漲幅和產能缺口,組件企業的利潤和出貨受到折損,能否完成政府制定的全年光伏裝機目標,也面臨大考。

玻璃之困

對當前光伏行業而言,玻璃產能缺口到底有多大?

國內某頭部組件企業供應部門負責人對界面新聞進行了估算:目前國內組件年產能約210 GW,推算出月產能約17.5 GW,光伏玻璃月產能僅爲14 GW,每月存在3.5 GW的供給缺口。

“考慮到年末搶裝潮,四季度的玻璃缺口應遠大於此。”

按照華創證券預計,今年四季度光伏新增裝機約20 GW,迎來歷史最旺單季。

國內另一組件龍頭企業高管對界面新聞表示,頭部企業有長單保障,因玻璃供應問題延遲訂單的情況不多,主要損失是成本急劇增加。但二三線組件企業會因缺少玻璃導致停產,出現違約交付。

上述高管介紹,組件大廠基本均與光伏玻璃廠簽有長單供應,但鎖量不鎖價。“組件具有期貨性質,大廠要繼續執行原有訂單,需承受現階段玻璃大幅漲價帶來的利潤侵蝕”。

隨着光伏主產業鏈成本持續下降,以輔材爲主的封裝成本,正逐步成爲光伏組件成本的主體。

據CPIA等行業機構統計,目前組件封裝成本在總成本中的佔比已接近50%。其中,玻璃在組件封裝成本佔比爲20%,是佔比最高的光伏輔材。去年,這一佔比僅爲6%-7%。

王帥認爲,玻璃價格自三季度來連續上漲的主要原因,是受上半年疫情影響萎縮的需求,自5月中旬開始集中釋放,但玻璃產線比較穩定,新增產能建設週期長,導致了短期的供不應求。

光伏行業近年來內部的技術風向變化,也是玻璃短缺的間接催化因素

晶科科技(601778.SH)投資者關係總監宋昊對界面新聞分析稱,目前光伏組件產品線多樣化,市場上存在158.75mm、182mm、210mm等多種尺寸規格,這導致玻璃出現結構化短缺。晶科科技是國內光伏電站頭部開發商之一。

此外,雙玻組件市佔率的快速提升,也促使玻璃用量大幅增長。

光伏組件呈三明治結構,即把串聯起來的電池片用封裝材料進行封裝。“常規的單玻組件結構爲‘玻璃+膠+電池片+膠+背板材料’,雙玻組件則是把背板給換成了玻璃。”宋昊介紹稱。

雙玻組件爲雙面組件的主流類型。雙面組件使用雙面電池,將傳統背板替換爲光伏玻璃或透明背板, 利用背面發電增加效益,具有度電成本優勢。因此,雙面組件已成爲當下高效組件封裝的主流方式之一。

據業內估算,今年雙玻組件市佔率已達30%,較去年增長了10個百分點,預計三年內市佔率有望超過60%。

除需求端因素外,光伏玻璃供給端的產能爬升,也因疫情受到拖累。

中國是全球最大光伏玻璃生產國,約佔全球總產量的95%以上。信義光能(00968.HK)、福萊特(06865.HK/610865.SH)分別爲全球第一、第二大的光伏玻璃廠商,兩者市佔率之和超過一半。

根據各公司公告及卓創資訊統計數據,今年國內光伏玻璃預計增加名義產能6900噸/日。其中,信義光能約佔58%,福萊特約佔29%。

中銀證券指出,由於前期疫情影響,今年光伏玻璃部分新建產能建設進度慢於預期,預計全年投產計劃低於預期,有效產出有望增加約60萬-80萬噸。

近期,南玻集團、旗濱集團分別宣佈擬投建4800噸/日、1200噸/日的光伏玻璃產能,但投產時間將在2021年底至2022年中期。

誰之過

面對高價且緊缺的玻璃,利潤和出貨受到折損的組件企業認爲,玻璃企業和國家”一刀切”的產能政策,是導致目前局面的主要原因。

按照現行的產能置換政策,新上光伏玻璃項目必須開展產能置換。這意味着,光伏玻璃新建產能較爲困難。“一刀切”的產能政策進一步加劇了光伏玻璃的緊缺。

11月初,晶科能源、晶澳科技(002459.SZ)、天合光能(688599.SH)、隆基股份(601012.SH)、阿特斯(NASDAQ:CSIQ)、東方日升(300118.SZ)六家光伏組件企業發佈聯合聲明稱,由於玻璃產能嚴重“掉隊”,組件企業的排產、出貨正面臨嚴重危機,當前的光伏產業發展已然陷入“困局”,懇請國家相關部門出手解決。

組件企業們認爲,上游玻璃廠商更應主動作爲、積極作爲,與下游組件企業一起全力保供。

據Globaldata統計,上述六家企業的組件出貨量依次爲全球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以及第七。

玻璃企業並不認同光伏企業的“指控”。

福萊特內部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光伏企業將問題歸咎於玻璃產能掉隊的做法並不合理。歸根結底在於“光伏產業的擴張節奏過快,且需求集中在下半年爆發,並沒有給玻璃企業調整產能的時間”。

該負責人透露,目前玻璃企業訂單飽滿,預計供應緊張將持續到明年春節前,隨着新建產能的逐步投放,節後會有一定緩解。

一位不願具名的券商分析師也認爲,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的擴產節奏不匹配,是業內長期存在的問題,這纔是導致本次玻璃短缺的重要原因。

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資聯盟秘書長彭澎則表示,光伏主要環節的擴產不可能主動適應輔料的產能投放進度,這其中的節奏不可能完全匹配,“最多是再次擴產時,多加強跟輔料企業的聯繫。”

多位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隨着新產能的投放,明年玻璃的供應緊張局面會有一定緩解。但考慮到政策端對玻璃行業的新建產能限制,以及玻璃產線投產週期長等因素,整體供需將仍然偏緊。

山東航禹能源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丁文磊對界面新聞表示,“玻璃項目的建設週期很長,一般玻璃窯爐的建設週期在一年半以上,還需要至少一季度的時間來進行產能爬坡。”

業內呼籲政府放開光伏玻璃新建產線的審批。

據《財經》雜誌11月6日報道,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正在研究修改相關政策,將適度放寬玻璃產能置換條件,有關部門擬對光伏玻璃實行有別於傳統浮法玻璃的政策,以儘快釋放產能。

“由於國內春節前後需求放緩,預計光伏玻璃價格明年一季度將出現理性回調。”王帥預計,考慮到光伏行業的旺盛需求,明年下半年的價格走勢以震盪運行爲主。

她認爲,目前玻璃價格的上漲動力已不足,一是因爲已達歷史高位,二是組件廠採購以長單爲主,不會再擡高價格簽訂12月的單子,需求較11月有所放緩。

宋昊則指出,國家當前的玻璃政策,將對新建的稀缺玻璃產能造成限制或增加成本,疊加光伏行業需求,未來幾年玻璃出現間歇性漲價的可能性較高。

自救

在需求堅挺、供給偏緊的長期預期下,光伏企業開始尋求替代方案以紓玻璃之困。

據界面新聞了解,光伏玻璃確爲雙玻組件的首選產品,但目前業內已出現兩種可行的替代方案,即浮法玻璃和透明背板材料。

一位不願具名的券商分析師對界面新聞表示,光伏玻璃以超白壓延玻璃爲主流產品,與普通玻璃相比具有更高性能。由於供給短缺,普通浮法玻璃也可以對雙玻組件中的背板玻璃進行替代,應用雖有限制但能起到部分緩解作用。

同時,透明背板也有望因光伏玻璃短缺迎來一波發展紅利。將傳統背板替換爲透明背板,也是雙面組件的一種產品類型。

相較於使用兩片玻璃封裝的雙玻組件,透明背板雙面組件的最大優勢爲重量輕,便於運輸安裝和運維。但存在透光率、耐候性等性能指標低,應用時間較短、成本相對較高等問題。

業內預計,透明背板及相關組件作爲玻璃的替代品,後續有望佔據一定市場份額。

“透明背板此前的價格比玻璃高,且未在實證中進行過大面積應用,市場需求有限。此輪玻璃價格暴漲後,透明背板的需求將增加。”宋昊指出,這兩種替代方案均犧牲了部分轉換效率和可靠性,但並不構成核心障礙。

中來股份(300393.SZ)董事長林建偉對界面新聞表示,該公司現有透明背板產能1000萬平米,處於滿產狀態。中來股份已籌劃啓動新一輪產能擴充,預計明年三季度新產能投入使用。

業內數據顯示,2019年透明背板組件全球出貨量約2.5 GW,2020年出貨量有望達7 GW。

今年下半年以來,由於新疆疫情、生產事故及安全自查等多因素影響,硅料價格快速跳漲,帶動了硅片、電池、組件等其他製造環節的普漲。

光伏製造端主要分硅料、硅片、電池、組件四個環節。組件作爲光伏製造端的最終環節,承載了上游傳導下來的成本壓力,玻璃價格的暴漲更是加劇了這一壓力。

“受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整體裝機較少,組件價格出現大幅下降,最低至每瓦1.4元。”宋昊稱,9月後組件價格在硅料、玻璃價格上漲的帶動下快速回升,目前現貨價格處於每瓦1.7-1.8元的水平,漲幅接近30%。

他認爲,從電站開發角度看,1.7-1.8元的組件價格並不能達到資金收益率的最低要求,大部分項目或推遲至明年甚至之後。

“光伏產品成本持續下降是大趨勢。電站開發商沒必要搶在價格高位開發項目。電站是它們的長期收益來源,初期造價是影響總體收益水平的重要因素。”宋昊稱。

上半年,國內新增光伏裝機11.5 GW,基本與去年持平。業內曾預計,在補貼競價結果和全年光伏新增消納能力的雙重因素助推下,下半年國內將新增光伏裝機近30 GW,全年新增光伏裝機達40-43GW。

這一數字將較去年高出逾三成。去年,中國新增光伏裝機爲30.1 GW。

彭澎認爲,在這一輪上游材料的漲價潮影響下,組件價格達到高位,將使今年的裝機預期有所折損,“預計新增裝機較原預計量減少7-8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