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組件回收潮來臨,回收企業爲何“吃不飽”又虧損?
截至2022年,中國光伏組件產量連續15年居全球首位,累計裝機量連續7年居全球首位。這意味着光伏廢舊組件回收可能形成一個巨大的市場,但現實情況有些尷尬。
“從2016年開始啓動廢舊光伏組件回收項目以來,我們在設備及工藝研發的投入已經超過1000萬元”,但項目自2021年正式投產至今仍未盈利。近日,南通日弈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南通日弈新”)總經理朱傑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說。
其中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實際產量不足,二是回收成本高。以產能爲例,南通日弈新生產線年產能可達1.5萬噸,但去年實際產量不到2000噸,設備大部分時間處於閒置狀態。
光伏組件報廢潮即將來臨,但回收企業不僅“吃不飽”還可能虧損。爲何面臨如此境地,那些廢舊光伏組件都去哪了?
收一件虧10塊
南通日弈新廢舊光伏組件回收項目選擇在2021年投產,原因是部分光伏組件即將退役。
中國光伏市場起步於2000年前後,光伏組件的使用壽命一般在20到25年,但第一財經記者獲得的《可再生能源零廢未來:風電、光伏回收產業發展研究》(下稱《研究》)稱,隨着光伏組件產品的快速更迭,目前安裝的第一批太陽能電池板中有相當一部分已經需要退役。發佈於2022年的《研究》由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中國環境科學院研究研發中心、中國綠色供應鏈聯盟光伏專委會、零碳研究院、中國物資再生協會等多個機構相關人員參與撰寫。
來自國際能源署的預測數據顯示,中國將在2030年面臨需要回收150萬噸的光伏組件。這相當於需要1200列滿載50個四十英尺集裝箱的中歐班列方可裝載。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執行秘書長李丹此前表示,光伏行業現在有了“騰籠換鳥”的需求,比如2010年的組件效率和當今的組件效率相差甚遠,尤其是光照條件好、發電量高的區域,進行更換的需求更大。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理事、廣東五星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胡鄂生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說,根據中國“30碳達峰、60碳中和”目標,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佔比要從20%提升至25%,風電、光伏發電累計裝機要達到12億千瓦以上。但行業普遍認爲,該目標會提前兩年完成。
在胡鄂生等業內人士看來,隨着近年來的大規模既有項目的技改,光伏組件回收高峰將提前到來。他們指出,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更低成本、更加高效的光伏組件會替代此前的設備,報廢光伏組件實際數據比上述機構預測的更多。
對於朱傑來說,廢舊光伏組件回收市場曾經有過一段好時光。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2021年之前,光伏電站和光伏組件製造商基於環保等需要,會付費給廢舊光伏組件回收商家來處理廢舊光伏組件。但進入2021年之後,情況開始出現反轉,後者在收購舊光伏組件時需要付費給前者。
這種轉變與參與者越來越多有關。“一些小作坊看到市場有利可圖後便蜂擁而入。”朱傑說,“市場現在較亂,不僅相互擡價,而且還囤積貨物,等待技術成熟之後再處理,結果把價格炒得非常高,極大影響行業良性競爭。正規企業需要足量組件批量生產驗證,以進一步優化設備及工藝,目前狀況是無米之炊,項目停滯不前。”
以250瓦的光伏組件爲例,南通日弈新目前的回收價格基本上在15元/塊~50元/塊,價格高低與運輸距離等因素有關。
第一財經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廢舊光伏組件回收集中在小微企業和個體戶(業內稱“小作坊”)手中,他們在閒魚、抖音、淘寶、微信等平臺上搭建回收網絡,通過倒賣廢舊光伏組件獲取利潤。
第一財經記者用客戶身份在閒魚和抖音等平臺上聯繫到了多名廢舊光伏組件收購商(中間商),他們紛紛表示,願意用高出正規企業20%以上的價格回收廢舊光伏組件。“如果量大,價格還可以再商量(更高)。”他們中有人說。
面對小作坊“搶食”,朱傑感慨“正規軍”基本上沒有競爭力。他解釋說,由於小作坊不需要對廢舊光伏組件進行環保處理,給出的收購價格更高更能吸引客戶。
在這種情況下,正規企業回收廢舊光伏組件的利潤難以覆蓋運輸、拆解和回收、環保等相關成本。目前來看,光伏回收的經濟性並不理想。朱傑向第一財經記者算了一筆賬:回收一塊廢舊光伏組件的收益在74元~95元,但由於採購成本上升,加上物流費用,回收成本漲至80元~110元,平均每回收一塊就虧損10元以上。
這就是南通日弈新廢舊光伏組件回收項目投產至今仍未實現盈利的原因。
流向了哪裡
“大部分廢舊光伏組件都給小作坊收走了。”朱傑說。
朱傑早期曾目睹過小作坊回收廢舊光伏組件的過程:“他們將回收的廢棄組件簡單拆解後賣出邊框、線纜等可利用物,其他部分和生活垃圾摻雜在一起焚燒。近期演變爲簡單去除邊框、線纜、玻璃後單獨焚燒,再收集焚燒後的殘餘物質進一步處理。”他認爲,這不僅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還導致劣幣驅逐良幣。
光伏組件是光伏發電站的核心,主要由玻璃、背板、電池、鋁邊框、EVA、銅焊帶和接線盒等組成,各組成部分的多數材質,如玻璃、銅、鋁、硅、銀、鎵、銦等均可回收利用。
廢舊光伏組件回收再利用流程是,首先由回收商將光伏組件運輸至加工處理廠,然後分離光伏組件有價值材料(玻璃、金屬及其化合物等),最後再由下游的金屬精煉公司等材料製造商對回收物進行提純和精煉再次進入市場。
數據顯示,晶體硅光伏組件中玻璃、鋼、鋁和半導體材料比重可達90%以上,另外還含有約1%的銀等貴金屬。若退役光伏組件能得到全量回收,到2030年可從中得到145萬噸碳鋼、110萬噸玻璃、54萬噸塑料、26萬噸鋁、17萬噸銅、5萬噸硅和550噸銀。這些材料在其他尖端技術領域有着廣泛的應用前景。
對光伏組件進行合理的回收再利用,既有利於節約資源,減少對原生資源的開採,也可以帶來可觀的經濟回報。業內預測,到2030年,通過光伏組件回收技術可獲取的原材料累計價值近80億元,到2040年,累計可回收價值高達1100億元。
但在現實中,廢舊光伏組件被小作坊收走後,由於沒有采取相應的環保處理,最後對環境造成污染。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收購商回收來的廢舊光伏組件,仍具有一定發電能力的,一般會以貿易的方式轉賣到非洲、中東等地進行二次利用。對於已經沒有發電能力但表面保存完好的光伏組件,則會賣給有特殊需求的客戶,比如用來搭陽光房、雨棚、車棚等。
而對於完全報廢的光伏組件,他們有的將鋁合金邊框、線纜和接線盒拆除,分離篩選玻璃、金屬等賣給相關廠家重新利用;有的則只是將組件中最容易拆解,同時也是最容易變現的鋁合金邊框拆下來賣掉。
當記者問及剩餘組件如何處理時,一名收購商直言不諱道:“埋掉啊。”
在某種程度上,小作坊更像“游擊隊”。朱傑告訴記者,近年來,廢舊光伏組件小作坊的主要集聚地一直在變,最初在山東,後來在浙江,現在在河南等地。
“他們並沒有固定的工作場所。”零碳研究院院長王彤彤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爲了做實驗,該院曾從一些中間商和小作坊手裡購買二手光伏組件,“小作坊在提煉重金屬時,大多采取傳統方式,沒有經過環保處理”。該院由英利集團、河北清華髮展研究院、盛智投資公司三方聯合共建,重點開展清潔能源、綠色建築、零碳交通、資源回收再利用等技術研究。
截至目前,國內還沒有針對廢舊光伏組件回收處理的專項政策,相關政策對廢舊光伏組件定性爲一般固廢。朱傑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與地方相關部門交流時發現,地方在打擊小作坊“違規”處理廢舊光伏組件時常常“苦於無法可依”。
除小作坊外,《研究》顯示,由於缺乏政策指導,多數發電企業退役光伏組件或積壓堆放或焚燒掩埋。光伏組件所含有的銀、銅等重金屬元素會通過理化作用逐漸滲漏至土壤中,進而對土壤、地下水等環境介質和植被、動物等生態要素造成危害和污染,直至通過生物富集作用從而危害人類自身的生命健康。
另外,廢舊光伏板在焚燒處理中會釋放二氧化硫、氟化氫、氰化氫等有毒氣體。這些有害氣體對人的呼吸系統具有刺激作用,長期吸入可能會引發中毒或致癌,對肝腎、心臟都有危害。其中,碳氟化合物異常牢固的化學結構,通常的掩埋處理方法在1000年內都無法降解該成分。
但由於國內廢舊光伏組件回收產業起步較晚,研發投入有限,技術有待提高,以複雜合金的形式存在於光伏組件之中的貴金屬收依舊困難。“組件中的EVA膠膜最難處理。”朱傑向第一財經記者舉例說。通過處理回EVA膠膜,可以回收高純硅、高價值金屬材料,但也會產生大量有機和無機酸、鹼廢液,對環境污染較嚴重。
如何解題
談及南通日弈新當前產量不足時,朱傑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除小作坊“搶食”外,廢舊光伏組件太過分散,難以集中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對於回收企業來說,如何獲取更多貨源是一大挑戰。
目前佔光伏裝機總量約40%的分佈式光伏電站,分佈在全國各個省市、數千萬建築物的屋頂上。同樣,佔光伏裝機總量約60%的集中式光伏電站,基本上都在山區、灘塗和沙漠等邊遠地帶。
同時,集中式光伏電站主要由國有企業持有,由於屬於國有資產,退役時如何處置而不至於國有資產流失,目前沒有明確的政策,結果造成流程不暢通。
在今年4月的一次論壇上,生態環境部固管中心綜合業務部主任侯貴光介紹,目前退役光伏組件的報廢處置過程中,只是按照一般的固廢進行處置,面臨着頂層規劃設計不足、回收獲取難、跨地區流動難、回收企業技術參差不齊等問題,這也直接導致退役光伏組件回收市場商業化面臨挑戰。
侯貴光還說,因爲缺少明確的規定、要求,導致實際循環利用過程中技術和模式沒有確定可行的方案,即使風險通過技術可管控住,但是因爲沒有明確規定就不敢應用,所以造成了循環的路徑不暢通。
由於廢舊光伏組件的回收成本過高以及可獲得的利潤較小的原因,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企業參與組件回收的積極性並不高,經濟性較差也導致市場發展動力不大。“目前國家層面尚未出臺明確的政策,既沒有相關補貼政策,也沒有相關強制性的要求,現在企業都處於觀望的狀態。”王彤彤對第一財經記者說,國內廢舊光伏組件回收做得好的只有爲數不多的幾家,這些企業都有自己的設備和產線,但產線至今尚未投產,畢竟“試錯成本很高”。
目前,佈局光伏組件回收市場的包括英利集團、晶科能源(688223.SH)、東江環保(002672.SZ)等。格林美(002340.SZ)、隆基綠能(601012.SH)等公司亦表示適時啓動相關技術研究。“我們也在等待着時機。”上述一家上市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等到市場啓動的時候,這些企業直接購買技術和設備就可以入場了。”朱傑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上述種種問題背後是政策標準層面的空缺。朱傑等受訪者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行業需要相關部門或政策引導,將已經產生及正在產生的廢棄光伏組件,導流至正規處理企業,以扶持這類企業的設備及工藝快速成熟,產業快速發展,提前做好技術儲備,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光伏組件退役潮。
1月,工信部等六部門發佈《關於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加快構建光伏供應鏈溯源體系,強調推動光伏組件回收利用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應用。
另一個好消息是,有知情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國家有關部門也在要求國有企業參與到廢舊光伏組件回收中來,一些國有企業已經開始到佈局廢舊光伏組件回收的企業進行調研和談合作。“國家有關部門也在下面進行調研,這可以看出,政府高度重視廢舊光伏組件的回收問題。”這位知情者說,今年應該會有相關政策出臺。
胡鄂生則說:“我相信國家一定會出臺相關政策,否則廢舊光伏組件處理會成爲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