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懂股市的邏輯,就知道牛市會不會來
阿劉有話說
服務企業型市場和服務投資者型市場,這兩個概念是對當下A股市場比較直觀的理解。很多人被2600點上來的這一波行情給帶起了節奏,感覺好像又行了!無論是否“又行了”,我們都需要從底層邏輯去從新認識A股市場,這樣才能夠搞明白牛市究竟會不會來?什麼時候會來?
1
炒股,不能“想當然”
A股的投資者普遍存在着各種“想當然”:
爲什麼不救市?
GJ隊什麼時候進場?
爲什麼不開放T+0交易?
爲什麼A股市場還是3000點?
爲什麼不乾脆直接叫停IPO?
這些問題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全部都是從散戶的視角出發的,核心邏輯:爲什麼不讓我賺錢?甚至你可以理解爲“爲什麼不直接讓我搶錢?”。這種撒野式的吶喊是沒有意義的。
炒股賺錢從來不是股票市場設立的目的,甚至不是初衷!股票市場的本質是要讓好的公司有直接融資的渠道,股民賺錢只是因爲公司好了,股價體現了公司業績繼而讓投資者賺錢的一個結果。所以,散戶盲目要求在市場賺錢而不考慮公司的質地,這是不合理的。正如我開篇所講,目前我們還是以服務企業型市場爲主導,即便當中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小問題,但爲好企業提供融資渠道的初心是不變的。
不是給普通人當“提款機”。
2
A股市場的投資邏輯
(1) 停止IPO是解決不到問題的,狠抓違規上市、財務造假、虛假交易纔是根本。在國內,企業要融資,尤其是民營企業融資的渠道是非常有限的,除了一級資本市場外,更多的就是要通過二級資本市場來募集發展的資金。而銀行貸款只是其中一個手段,需知道找銀行貸款創業是不行的,而找銀行貸款擴大再生產是可以,但是額度是有限。所以,你要讓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做大做強,這種曲線“供血”是很有必要。如果堵死了,那麼中國企業還怎麼做大做強呢?這就是服務企業型市場的首要目的。
(2) 動輒瘋漲式牛市是不現實的。排除所謂的“人造牛市”,股票市場的底層邏輯是公司也要持續變好!那現在經濟形勢下,各行各業都會面臨着挑戰,好的公司和好的業績不可能在這個時候集中爆發。既然不能夠大面積的好成績,那麼就只有板塊業績的輪動,以及結構性行情。如果貿貿然牛市到來,退潮之後對企業的傷害會更大,也違背了可持續發展的宗旨。而對於高手來說,沒有牛熊市之分,任何時候都有賺錢的機會和可能。
(3) 股市承擔着一定“虹吸效應”的作用。持續的量化寬鬆政策,不斷的降息降準本質其實是保證市場流動性,給實體企業持續供血。但是這種“印鈔機”效應必然會導致市場上的熱錢會增多,如果沒有地方去沉澱資金,輕則會導致物價飛漲,重則會導致資金外流。雖然當前我們的物價指數還沒有出現大幅度上升(參考2月CPI等經濟數據),但是我們需要的是股票市場把資金沉澱下來。“虹吸效應”是對社會過剩的流動性資產一種快速沉澱手段。股票市場也需要發揮市場“穩定器”的作用。
(4) 脫虛向實,避免“空轉”。市場經濟的核心是企業,好的企業是社會穩定的助推器,怎麼樣的市場環境纔可以讓大家安心做好企業呢?一定是經營企業有好的回報,那纔會有人願意去做企業。如果資本市場持續過熱,資金都只會聚焦在市場內熱炒,那很容易形成經濟“空轉”。也就是看似繁榮的背後,其實是“擊鼓傳花”式的假象。這不是我們需要的大環境,在兼顧一定合理收益的背景下,鼓勵市場資金流向實體經濟,支持實體企業復甦纔是王道。這樣我們就能夠理解A股市場“溫和二十年”“3000點保衛戰”的根本邏輯。
3
歸納總結
雖然我們股票市場的責任在於支持好企業,但是有一點我們必須有信心的:不允許有違規造假,惡意收割散戶的事情發生。這個完善市場機制的方向始終不變!A股市場是有盈利機會的,只是他的使命不是讓散戶暴富,讓市場過熱,讓經濟“空轉”!我們必須承認,在當下經濟形勢下,選好賽道,適度投資,理性入局是關鍵。那些一夜暴富的神話可能只能夠在《大時代》劇集裡面回味了。
勝手金句
相信大A,相信市場管理者。
更多理財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