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對女兒教育束手無策”的重大教授:適度教育焦慮並非壞事

近期,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延慶一段吐槽“給女兒輔導作業難”的視頻引發了廣泛關注。

隨後,與丁延慶有着“同款焦慮”的大學教授爸爸——重慶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小強也成爲網友關注的對象。

在重慶大學新聞學院的官方網站上,張小強的個人資料寫着,“雖然指導研究生已超過70名(含在讀和畢業),依然對初中生女兒的教育束手無策。”

在外人看來,名校教授們上學時個個都是學霸工作後主要任務是把學霸們培養成優秀人才,因此教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上有“先天優勢”。

不過,通過採訪張小強,澎湃新聞得知,實際中,“大學教師羣體中,很多人對孩子的初中、高中教育有着不同程度的焦慮。”

針對教育焦慮、校外培訓機構整治、教育改革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銜接等諸多教育話題,張小強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中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以下是澎湃新聞與張小強的對話:

適度的教育焦慮並非壞事

澎湃新聞:你如何看待教育焦慮被熱議

張小強:從我個人體驗來看,導致教育焦慮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個體的原因。不管什麼樣的家長,在教育孩子上,總會在某個方面、某個階段出現困難。如果家長忽視了教育是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努力的結果,而過度看重家庭教育的結果,且不能正視自己的不足和問題,就會導致“焦慮”。

第二是社會的原因。國家層面也意識到,優質教育資源還不夠充足、分配不夠均衡,正在力圖解決。當前,這種不充足、不均衡必然導致爭奪優質教育資源的競爭,形成所謂的“內卷”。而這種競爭,爲了公平、公正,又最終演變成過度看重應試成績,忽略或者說至少不夠重視個體素質和能力的差異化、多樣化。國家提倡素質教育,包括前期的自主招生改革其實也是正視我國教育存在的問題而進行的探索改革。

現在的流行語“躺平”,也可以說跟教育有一定的關係。青少年時代過度的競爭和學習,讓部分踏入社會的青年人失去了對生活本身的興趣。

其實適度的教育焦慮並非壞事。以我爲例,我正是因爲焦慮女兒的教育問題,纔想到如何改變與女兒相處的方式,並最終改善了和女兒的關係。

大學教師羣體中,很多人對孩子的教育有不同程度焦慮

澎湃新聞:關於緩解教育焦慮,您有沒有什麼經驗或者建議

張小強:家長們首先要正視焦慮,以焦慮爲契機解決問題,而不是把焦慮投射在孩子身上。社會上有教育焦慮,國家也會想辦法應對。

緩解教育焦慮,我覺得還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努力。家長們要正視孩子的差異和個性,不能按照自己或其他理想的模版來塑造孩子。社會和社區應該多爲家長們提供培訓課程,提高家長教育引導孩子的能力,讓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政府也應加大教育投入,提供多樣化的優質教育資源,嘗試多元化考覈方式,不要過度依賴應試教育。

澎湃新聞:作爲家長,包括你所知的家長羣體,對中學教育有哪些困惑與期待?

張小強:我們大學教師羣體中,很多人對孩子的初中、高中教育有着不同程度焦慮。這主要是因爲優質中學相對於家長們的需求而言,還是太少。用“上岸”這個詞表現孩子到底有沒有讀到理想的中學,生動地體現了家長們的心態。

只要優質教育資源供求不平衡的矛盾不解決,其他形式的改革可能怎麼做都無濟於事。比如:有的地方爲了減輕孩子們的應試壓力,不告訴孩子平時成績、考試排名,只告訴等級,但升學考試卻還要看分數。這隻能加重家長的焦慮,他們會更搞不明白自己孩子的學習狀況。爲了穩妥,家長有可能把孩子的學習抓得更緊,給孩子減壓的政策初衷難以實現。

因此,教育要改革,關鍵還是看最後的升學環節怎麼改。升學環節不改,怎麼改其他制度也都難以產生顯著的作用。

對校外培訓機構不能一禁了之,應讓它部分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

澎湃新聞:當前,校外培訓熱與國家加強校外培訓機構整治都是社會關心的話題。你如何看待這兩個方面?對校外培訓機構整治工作,你有什麼建議或者期待?

張小強:校外培訓熱反映了家長們爲了競爭優質教育資源所做的努力。同時,校外培訓機構還部分吸納了家長們的教育焦慮——畢竟孩子能否上好的中學和大學,當前主要還是看分數。

現象的背後也反映出,這是市場對資源的調配。畢竟每個孩子都是個性化的,而學校的老師要照顧班上那麼多學生,很難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要。因此,對校外培訓機構不能一禁了之,應該加強引導,讓它們提供部分教育資源,並部分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

當然,也應注意對校外培訓機構進行規範管理,對機構和從業人員要有嚴格的准入門檻和資質認定。

另外,我個人認爲,整治校外培訓機構,只能治標不能治本。要徹底解決問題,還需要國家改革初升高制度、高考制度,建立更多元化的人才選拔方式。

要讓中學和大學更好銜接,並建立大學的寬進嚴出制度

澎湃新聞:你剛提到學校教育中還有些不足。作爲家長、高校學者,你認爲中學教育還有哪些地方可以改進?您對中學教育改革有哪些建議或者看法?

張小強:從我個人體驗來說,中學教育應該培養孩子探索世界的天性、培養他們的品質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這些能讓他們在大學階段以及之後的人生走得更遠。

現在有不少大學生和研究生對學校和老師的依賴性強,如果缺少分數激勵和教師的督促,他們往往學習動力不足。長遠看,要讓中學和大學更好地銜接,還是應該建立大學的寬進嚴出制度。現在我們的大學是反的,高考嚴進,畢業寬出,只有極少數拿不到學位證書

這樣的制度固然選拔了一些優秀人才,但也不可避免地淘汰了一些分數不高但卻很有培養潛質的優秀人才,也不可避免地選拔了一些應試厲害卻缺乏創新和探索精神的人。

澎湃新聞:那你認爲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應該如何銜接?

張小強:中學應該增加一些自主學習的探索性課程,不管是文科理科,都應該讓學生在中學時就參加一些科學研究、社會調查和實踐。通過這些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自主學習能力和熱愛科學、關注社會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以及社會責任感。

在中學課程設置上,應該有關於個人發展和對大學學習生活介紹的課程,讓學生在中學時期就瞭解自己該如何爲大學的發展做好調適。同時,還可以探索讓大學教師進入中學課堂的制度,讓中學生直接接觸大學教育。

部分研究生邏輯思維、寫作能力不足,是因中學沒打好基礎

澎湃新聞:談到教育改革,你怎麼看待取消大學自主招生、改爲實施“強基計劃”?怎麼看國家越來越重視基礎科學研究人才培養?

張小強:其實“強基計劃”可以看作是“自主招生”的2.0版,二者都是改革唯分數的人才選拔機制,建立多元化綜合評價機制,選拔出最有培養潛質的優秀人才,只是後者更傾向於基礎學科。

我國現在在很多科學、工程、人文社科領域遇到瓶頸,正是受限於基礎科學的短板。國家重視基礎科學的研究人才培養,是一種高瞻遠矚的戰略。這種多元化綜合評價選拔人才的制度目前還在試點階段,如果成功,還能探索一條我國教育改革之路。

澎湃新聞:中學和大學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應該分別起到怎樣的作用?

張小強:中學是基礎教育,培養的是基礎思維、寫作、語言等基礎的與綜合的能力。大學是高等教育,培養的是滿足國家需求、社會需求和學生個體發展需求的專業能力。只有中學打好基礎,大學才能更容易出人才。

我的體會是,部分學生前期在邏輯思維、寫作等基礎能力方面的培養、訓練不足,到了碩士、博士階段還很難補上去,原因就是錯過了培養的黃金時期。

張小強簡介

張小強(1974年-),湖北隨州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重慶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法學院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1997、2002、2006年分別於重慶大學獲工學學士、工學碩士、法學博士學位。2008-2009年於美國加州大學Hastings法學院(UC Hastings College of the Law)訪學;2011年至2014年在重慶中科普傳媒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後工作站做博士後研究;1997年至2012年在重慶大學學報從事中英語編輯工作(2007年開始先後在法學、傳播學、新聞學專業指導碩士研究生並承擔部分本科及碩士相關課程),2013年調入重慶大學新聞學院任專職教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新聞與傳播研究》《國際新聞界》《編輯學報》《法商研究》等CSSCI期刊論文近30篇,其中6篇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出版著作3部。主持國家級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3項,以及其他項目共10餘項。業餘時間喜歡在微信朋友圈叨叨和展示廚藝,還熱愛健身、閱讀和小說寫作,在從工科少年轉型爲文科大叔後,未來更想再轉型成爲一個真正的文藝大爺而不是單反大爺。多年來沒有隨專業改變的是對英語學習的熱情,期望未來英語能夠達到英美大學生水平。雖然指導的研究生已超過70名(含在讀和畢業),依然對初中生女兒的教育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