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導體產業人才荒 加緊育人仍難解

科技自立的政策方針下,中國近來大力鼓勵發展半導體業。有報導指出,晶片產業快速發展凸顯了中國這方面人才的匱乏,相關科系師資教材有所不足,產學研合作模式有待建立。

經濟參考報報導,根據中國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研究院等編制的「中國積體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2019-2020年版)」顯示,到2022年,晶片專業人才缺口預計超過20萬人。

當前中國多個城市加快佈局積體電路行業,在長三角地區合肥南京無錫等地紛紛開出優厚條件招攬晶片人才,互相挖角,反而威脅傳統上晶片產業的人才地上海。隨着產業加快佈局,未來5年中國的晶片人才缺口將更爲突出。

報導以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爲例,近3年來,園區內晶片設計企業數量員工數量翻倍,但是社會供給能力沒有同步跟上,關鍵人才、核心人才、骨幹人才普遍缺乏。

教育方面,中國正在加快培養相關高水準人才,去年10月還成立了南京積體電路大學,是中國第一間以積體電路命名的大學。但晶片行業最缺的是有經驗工程師,培養一個成熟的晶片工程師需要10年,中國此行業內還沒有積累那麼多人才。

根據人力銀行業者BOSS直聘的相關報告顯示,擁有10年工作經驗的晶片人才2019年平均招聘薪資人民幣1萬9550元(約新臺幣8萬4065元),爲相同工作年限軟體類人才薪資水準的一半。

相較於薪資更高、更熱門網路業、金融業,即使是半導體領域相關科系畢業者,也未必都進入晶片產業。上海積體電路行業協會秘書長徐偉說,前幾年部分重點高校微電子行業畢業生中,估計只有30%左右進入了積體電路行業。

報導還引述上海科技大學資訊學院寇煦豐說,最新的積體電路製程已經到了3奈米至5奈米,部分教材裡的電晶體卻還停留在微米級(1微米是1000奈米);大部分大學教師未能及時獲取業界最新動態,很難將新技術進展整理編寫至教材或實驗材料之中。

報導認爲,既有的半導體園區應該發揮專業園區優勢,搭建公共技術平臺,降低晶片企業的研發成本;此外,也要探索大學和積體電路企業的產學研合作新模式。(編輯:張淑伶/翟思嘉)11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