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魔都的光怪陸離裡 尋找老上海的腔調
上海,這座被成爲“魔都”的城市,就像它的名字般充滿了魔幻色彩。這裡容納了近一千萬的外來人口,不同文化在這個大熔爐裡不斷碰撞和交融,構成了一個多姿多彩的國際化大都市。除了現代化的日新月異外,還能輕易地在此感受到時代巨輪駛過後的斑駁痕跡。上海的魅力,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說清楚的。讓我們擺脫東方明珠、豫園、外灘這些固有印象,在弄堂、高腳杯以及留聲機裡聽聽上海的“前半生”吧。
博物館裡的灰塵 講述着遠去的故事
玻璃博物館
上海玻璃博物館位於寶山區長江西路,它是國內第一家玻璃博物館,也曾是上海輕工玻璃公司的玻璃窯爐車間。改建成博物館後外觀簡潔,內部佈置大氣而時尚,極具空間感。在這裡你可以欣賞各種極具藝術感的玻璃製品,還可以觀賞師傅現場表演的玻璃製品製作過程,甚至可以親手DIY玻璃製品,做一件屬於自己的藝術品。這裡也是文藝青年必打卡的地方,隨手一拍的照片就有可能刷爆你的朋友圈!
在捕捉美的這件事上,眼睛從來都是不遺餘力的,而上海玻璃博物館又能賜予感官細胞生動的內容。漫步其中,你可以選擇沉浸在上海玻璃博物館帶來的豐富新知,和跨越時代的藏品一一對話,感受古今中外藝術家的偉大創造力,並藉由藝術的藤蔓攀升個人美學賞鑑之體驗;漫步其中,你亦可以享受一隅悠閒生活,在上海玻璃博物館懷抱的共享藝術新理念之上,陶冶美學涵養,在多元空間中與創意不期而遇。
琉璃藝術博物館
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位於田子坊附近,它的前身是上海鐘錶塑料配件廠,這座歷經五十載風霜雪雨的磚體建築幾經加固和整修,以一座精美的琉璃建築樣貌再度呈現在衆人眼前。這座上海唯一的琉璃藝術博物館,由臺灣藝術家張毅、楊惠珊創辦並設計。博物館的外牆上有兩朵巨型牡丹花,好似從琉璃中綻放出來一般,顯得格外醒目。特別是到了夜晚,琉璃牆在燈光映照下色彩斑斕,宛如一個精美的藝術作品。
琉璃博物館分上下兩層:樓下展出中國古代琉璃系列、世界琉璃大師傑作和國際琉璃界現代琉璃藝術家的作品;樓上則流淌着一股濃厚的東方氣息,展出的是琉璃工房藝術家楊惠珊的代表作。六個展區突出兩個主題,一類是佛學藝術的創作,另一類是中國文學書畫意境的延伸與再現。
展品中最令人驚歎的是耗時10年創作的“今生大願”觀音造像。這尊源自敦煌莫高窟元代壁畫的立體復原作品,高達4.5米,是該博物館中唯一一件非琉璃材質的作品。其上空是精心設計的多媒體投影——飛天,觀音座下是一朵朵剔透的黃色琉璃蓮花,非常值得一看。
武康路
武康路位於上海市徐彙區,原名福開森路,以美國傳教士約翰·福開森命名,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築於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武康路沿線有優秀歷史建築總計14處,歷史建築37處,因此被譽爲“濃縮了上海近代百年曆史”的“名人路”。
梧桐婆娑的武康路上,名人故居“密度”超高,有約30處。113號是一代文學巨匠巴金的故居,寧靜溫馨的舊居是巴金在上海最後也是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393號英國鄉村式花園洋房是民國革命先驅黃興的故居,孫中山曾多次借宿這裡商議要事;武康路與湖南路口的湖南別墅先爲周佛海私宅,解放後陳毅、鄧小平等在這裡暫住過;40弄1號是唐紹儀舊居,西班牙風格的獨立式花園住宅,復古大氣。
除了名人故居,武康路沿線西班牙式、法國文藝復興式等風格的建築極富特色,是上海中心城區最具歐陸風情的街區之一。390號是上汽公司辦公樓,紅頂白壁的地中海風格建築與其他老洋房格調完全不同;99號是正廣和老屋,這幢獨立洋房尖頂聳立,在白色高牆和綠枝的掩映下顯得高貴而神秘,電影《色戒》曾在此取景;武康大樓是武康路的標誌性建築,由著名的匈牙利建築師鄔達克設計。大樓通體的紅色磚牆、轉角挑陽臺、三角形古典山花窗楣等,頗有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韻味。
山陰路
山陰路是虹口區的一條街道,南起四川北路,北至祥德路,長651米。山陰路當年是英、法租界當局爲了擴大租界面積越界修築到華界的公路。現在的山陰路上仍然保存着上海弄堂、日式別墅等舊時代民居,彙集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住宅的各種類型。在這裡可以看到紅磚的房子和佇立在路兩旁的梧桐樹。除了舊民居,這裡還留有許多名人的足跡,魯迅、茅盾、瞿秋白、郭沫若都先後在這裡居住過。
在這些地方見證創意的迸發和誕生
1933老場坊
1933老場坊是由宰牲場改造的一座別具特色的創意園區,不少特色小店、餐廳、工作室入駐其中,而且經常舉辦一些話劇表演、時裝秀、會展等活動,成爲了一片藝術聚集地。老場坊地理位置優越,緊鄰四川路商業街,整個建築融匯了東西方特色,大樓空間佈局奇特,東南西北4棟建築圍成的四方形廠區與中間一座24邊形的主樓通過樓梯相連。外方內圓的建築結構、縱橫交錯的廊橋,與螺旋梯、傘形花柱一起,營造出迷宮一般的效果。這裡還曾是熱門電影《小時代》的取景地。
M50創意園
M50是莫干山路50號的簡稱,位於蘇州河南岸半島地帶,是原上海春明粗紡廠等紡織廠房改建而成的創意園區。這裡最大的特色是沿街一牆連一牆滿滿的塗鴉和免費的畫廊展覽,在這裡可以看到抽象、寫實、水彩、油畫等等各種風格的美術作品,不失爲一個培養藝術靈感的好地方。也因爲如此,M50瀰漫着濃郁而隨意的藝術氛圍,少了些商業氣息,許多愛好文化產業、藝術創作的青年會到這裡來走走看看,若累了還能找家小咖啡店打發愜意時光。
在小橋人家中 追憶夢裡水鄉
坐落於浦東新區的新場古鎮已有八百多年曆史,古時這裡曾是繁華的鹽場與鹽市,如今依然保留着大量的明清建築。雖然新場離市區約四十多公里遠,但相比上海的其他古鎮,這裡更爲寧靜與淳樸,沒有被過多商業化,是個處處能感受到生活氣息的江南古鎮。
如果不是著名電影《色戒》、《葉問》和《擺渡人》在此取景,或許新場古鎮還會繼續隱藏在都市深處。這裡的民居多是清末民初建築,許多是典型的中西合璧風格。新場古鎮的商業氛圍還不算濃,店家大多爲鎮內居民服務,而街道上來來往往的人羣也多爲當地的百姓。古鎮內也有不少古蹟景點,比如建於清末的四進庭院“張氏宅第”、初建於清代同治年間的第一樓茶園,還有耶穌堂、東嶽觀、中國銅鑼鼓藝術館、新場歷史文化陳列館等景點。
楓涇古鎮
楓涇古鎮爲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位於上海市金山區。古鎮周圍水網遍佈、河道縱橫,橋樑有52座之多。現存最古老的爲元代致和橋,據今有近700年曆史。楓涇古鎮素有吳越名鎮之稱,著名的景點有楓溪長廊、三橋裡、元代致和橋、楓涇古戲臺、金山農民畫、施王廟、三百園、丁聰漫畫館等。其中丁聰漫畫館裡有一棵著名的古銀杏,每到12月,銀杏樹金黃一片,獨成一道風景。
上海的大街小巷,私藏着許多值得細細玩味的地方。在這裡遊玩,尤其適合“散養式”旅遊,沒有旅行團的催促,沒有熙熙攘攘的人羣,悠閒的散步其中,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獨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