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運河舟楫千里是怎樣的體驗

潞河運圖》(局部)餘冠辰/攝

我們都知道運河,2014年,中國大運河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我們可能不知道,大運河不僅僅是那條著名的京杭大運河,還包括隋唐大運河和浙東運河,縱貫中國中東部現代人已經很少從這條水路舟行千里了,但博物館可以再現這趟古老而浪漫的旅途。近日,“舟楫千里——大運河文化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縱橫千里、跨越千年。

大運河始建於春秋時期的邗溝,從開鑿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170件(套)展品輔以數字影像和互動項目,系統地展現了大運河的開鑿歷史、通航功能、漕運管理、工程技術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出土文物不同,大運河至今仍是“活着”的,所以,當我們看到一張張關於大運河的繪畫和圖紙時,就像陪一位老人翻他的舊照片,看他是如何從歷史走到今天的。

明代《運河全圖》,縱61.6釐米、橫770.5釐米。圖幅自右向左打開,以傳統的形象畫法,描繪了運河及黃河的河道大勢、水利工程及沿途城池,用各種符號表示山川、城池、鄉鎮、寺觀橋樑等,對黃、淮、運交匯地區的描繪尤爲細緻。

清代《都畿水利圖》就更長了,縱32.9釐米、橫1018.3釐米。繪製者弘旿,是清康熙帝玄燁第二十四子允秘的兒子。此畫曾爲清內府所藏,鈐有“石渠寶笈”“寶笈重編”“三希堂精鑑璽”等印記。這張圖從玉泉山開始,繪其水流源自西山,聚於昆明湖,流經長河,貫繞京城,於城東南入通惠河、潞河,反映了乾隆年間(1736~1795年)北京地區水系分佈與水利設施、風景地貌、苑囿城郭等狀況。

除了圖紙,有的圖卷有時間地點人物,更像是定格一段往事。《漕河禱冰圖》繪於1818年,清嘉慶年間,講的是時任戶部給事中的陶澍沿運河南行視察漕運,但是天公不做美,途徑露筋祠時,北風勁吹,湖水結冰。北上回歸的漕船出長江的只有一半,其餘船就被凍結在此。陶澍“深恐貽誤漕行”,便向“露筋娘娘”齋戒禱告。沒想到還真靈,第二天就風和日暖,全河水泮,船隻暢行。

《潞河督運圖》像是一幅清乾隆版的《清明上河圖》,描繪了潞河尾閭天津三岔河口一帶的漕運盛景民俗民風。圖中兩岸碼頭、衙署、店鋪、酒肆民居等琳琅滿目,畫有官船商船貨船漁船等64只,官吏、商賈船戶婦孺、鹽坨雜役等820餘人,人物形態各異,極富生活氣息。

大運河雖是人工,但一樣會有水患。順治六年(1649年),淮安至揚州間的運河決堤,洪水氾濫,釀成大災。官員高明經過三年的努力,治河成功。當地百姓爲感謝高明的治水功勞,特請畫家趙澄繪製了一張《高明治水圖》,展現了疏浚河道的宏偉場面。畫面上的人、河、堤壩水閘、橋樑、房舍扁舟飛鳥,作爲施工標誌的旗杆,從河道向外提土用的槓桿,排水用的水車,取土用的筐、簸、鍤等,無不惟妙惟肖——堪稱一張全景式的“新聞圖片”。

大運河還將繼續流淌,日夜不息,舟楫千里,我們此時此刻能在舟上一覽運河風光,也是一大幸事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