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宣佈支持實體經濟,那電商平臺到底是實體經濟還是虛擬經濟?

昨天上午會一開,五大國有銀行立馬公開宣佈支持實體經濟。

對任何國家來說,實體經濟都是經濟體系的根本所在,脫離了實體經濟的經濟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所以,所有的經濟體都害怕自己的經濟過分的脫實向虛。

但同時也要注意,實體經濟不等於製造業,實體經濟這個說法只是相對於虛擬經濟,尤其是網絡經濟而言的。

這其中,服務業是屬於實體經濟範疇的。服務業在今天對中國非常重要,因爲服務業提供的就業機會遠多於製造業。

比如說,一個地方如果有一個二十萬人的製造業,能夠帶動形成的人口聚集規模可能會近百萬。

因爲這些製造業的工人需要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需要周邊提供更多的便利服務。

網絡經濟,尤其是電商平臺在過去十年的無序擴張,對整個經濟體系的上下游都進行了壓榨。

電商平臺的擴張不僅導致實體的商業凋零,大量的商場難以爲繼,更重要的是壓榨了產業鏈上的每個環節。

不僅是製造,還有物流、運輸、倉儲、營銷等各個環節。

而且,電商平臺的存在還擠壓了整個產業鏈,讓其中一些環節失去了生存空間。

這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無數人的飯碗所在,衣食所繫,支撐着背後的一個個家庭。

在電商平臺的無序擴張之下,這些人被迫變成了快遞員、外賣員。

所以,在今天更應該梳理和整頓電商平臺與實體經濟之間的關係,電商平臺應該服務於實體經濟,而不是反過來。

比如一些網約車平臺的操作,早期通過補貼來搶佔市場,形成寡頭壟斷地位之後,又開始收取高額的中介費和提成。

評:不知道你理解的“實體經濟”到底指的是什麼?你理解的是不是“銷售員要把貨物親手交到顧客手上的經濟銷售模式”,才叫做實體經濟?

OK,作爲很早就在前海做線上貿易的我,這裡講幾句:

簡單來講,電商其實是真正打通商品流通環節最短的銷售路徑,沒有之一。

至於昨天新聞講的銀行要支持多支持實體產業,主要意思是講不要用“錢生錢”、“錢撬動錢”的“華爾街模式”去發展虛擬經濟。中國的電商和實體經濟,不但不會起衝突,兩者反而可以做到商品流通環節的最大互補,這在20年前,是無法想象的事情。

其次,對於商品利潤構成來講,支出大頭基本都是店鋪的租金,尤其實在大城市中,租金永遠是商戶要做首要考量的經濟賬。

第三,不少中小電商背後的供應鏈,是關聯了二三線城市中諸多的小工廠甚至是小作坊,這些小作坊和工廠的經濟貢獻,又是關聯了不少不能進入大城市打工的家庭。從某種意義上講,是電商平臺給了這些小作坊工廠以銷售平臺的賺錢機會,這一點,是大城市裡的實體店鋪無法給到的。

第四,整合優化商品流通環節、提高利潤,只有電商平臺尤其是超大型電商平臺才能夠做到,這背後關聯的是最爲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尤其是大數據雲計算技術,不管是做國內電商還是做跨境電商的,都是如此,這一點,實體經濟無法做到。

第五,電商確實衝擊了不少實體商鋪,尤其是“個體工商戶”,但是,可以換個思維來看問題,現在日益高速發展的物質精神文化消費市場,高質量商品的流通會變得更加普遍和平凡,在大城市中,利潤底的商戶必然會被市場給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高效流通環節的高質量商品,如其說電商乾死了“低質量”的實體商戶,還不如說是市場淘汰了他們。

總的來講,誠然,有少數的寡頭互聯網平臺的某些做法確實有些“不地道”,但不能因噎廢食,中國的缺的不是實體經濟的數量而是質量、以及高效的銷售流通環節。

隨着中國中產收入階層的高速增長,高質量的商品也日益變得常態化,這一點,電商平臺也會和實體工廠結合的更加緊密,從生產到銷售,一步到位到顧客手裡,或許就是商家提高利潤擴大銷售面的最短途徑了,從這一點來講,實體工廠和互聯網,天生就是“戰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