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評:爲什麼年輕人不願進工廠?

製造業招工難已經不是什麼新聞,很多年輕人選擇做快遞、送外賣,也不願意進工廠,以至於沿海一些製造業重鎮老闆們站街兩公里等着工人挑。

相關的一些宏觀數據也折射了製造業的尷尬處境。前不久,人社部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招聘大於求職‘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顯示,新進排行的28個職業中,有19個與製造業直接相關,佔比接近7成。

今年4月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表明,製造業從業者的主要羣體之一——農民工比重爲27.3%,比上年降0.1個百分點,而這一負增長趨勢持續多年。與之對比,從事三產的農民工比重爲51.5%,比上年上升0.5個百分點。

而且,製造業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也呈現明顯的下滑趨勢,從2011年的32.1%下降到2019年的27.2%。

這種趨勢當然不是中國獨有,製造業佔比下降、服務業佔比上升符合產業規律,不必過度緊張。

但我們的特殊之處在於,工業化未完成,實體基礎尚不牢固,就業還需“蓄水池”,人均收入水平還不高,以製造業爲主的二產比重下降顯得早了些、快了些。

問題出在了哪裡?流行的說法是,製造業成本上升過快,擠壓了企業利潤。但全行業成本其實都在上升,“成本說”這個解釋不免有些牽強。

事實上,這背後情況迥異,有的製造企業不是訂單不夠,而是訂單太多了、工人不夠,難以擴大產能;有的是疫情帶來短期外需大增,但企業不願意永久性擴大產能,以防日後的閒置;還有企業出於景氣度和回報率的考慮,不願意投資……這種種現象其實都是理性人計算的結果

究其根本,低端過剩、高端不足。從成本、價格到訂單、產能,中低端製造業受外部波動影響大,面臨着“兩頭擠壓”,上游是原材料價格上漲,下游被渠道平臺、外企“卡脖子”。日子過得“憋屈”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人隨產業走。在人口紅利期,由於動力價格較低,沒有技術進步和效率提高的動力;在人才紅利期,付不起新興服務業所給的較高工資,行業吸引力下降也就順理成章了。

因此,“逃離”製造業現象的背後,主要原因不是人變懶了,恰恰是出於人不甘於掙“性價比低”的辛苦錢這樣的理性盤算。

個體來說,唯有收入提高了,更多地投資於教育技能,才能不斷給自己增值;對企業而言,付出更高的工資,獲得更高水平的人才,才能打造更高質量產品;對國家而言,實現在國際價值鏈條中的向上攀爬,增強競爭力,這纔是一個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