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午餐搞非基/校園食安倒退嚕 非基改午餐恐跳票
地方政府校園午餐新聞頻傳,最近首善之都臺北市午餐政策,更讓很多家長摸不着頭腦。
回顧2014年年底地方公職人員選舉,臺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公開簽署「基改食材退出校園午餐」承諾。2015年初,柯市長甫上任不久,即首創北市學童午餐SOP整合措施,緊接裁示各校可彈性調整午餐費用,漲幅上限10元,價格用於在增加食材變化和檢驗次數、使用非基改和有機產品供應次數增加並減少使用多重加工製品,一般學生調漲費用由家長負擔,清寒學生調漲費用由市府補助。但5月18日柯市長在議會答詢時竟然說,非基改校園午餐政策可能因爲做不到得改,上任不到半年就跳票。
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非基改校園午餐措施爲家長自決權限
上週,在《校園午餐搞非基》臉書粉絲頁收到臺北市網友家長提供的照片,分享孩子就讀學校所發的一則通知,她希望我們代爲公佈,並給許多正在努力的家長打打氣。
幾乎同時,臺北市某位即將參選立委的議員於臉書抨擊臺北市午餐漲價的錢花在非基改、有機這類「高檔東西」上非常離譜,形同「幫特定供應商圍事」。他認爲大多數家長寧願多顆蛋和多些肉,更質疑若某些高收入家長「care有機,怎不讓小孩自己帶便當」。最後以尼泊爾沒東西吃的小孩悲慘處境來比擬,說非基改午餐「簡直是階級高的人在強迫階級低的人」。該議員在五月18日臺北市議會中再次提出質詢要求撤銷非基改相關午餐政策,柯市長表示將回去研議。
這個「好像做不到」的準跳票發言,除了讓家長頓感困惑不解之外,更高度懷疑柯市府團隊是否真的深入研究基改議題,而教育局和衛生局作爲北市學生午餐主管機關,怎麼讓議員一問就立馬棄守繳械,毫無爲自己政策辯護的能力?
該議員高調批評非基改午餐是「階級壓迫」的論點,實爲無的放矢。5月13日北市府教育局發佈新聞稿澄清,「學校如欲調整學年度午餐價格,應先經過學校午餐供應委員會進行成本分析,充分討論,並針對訂餐學生之家長辦理普遍性意願調查,回收達7成以上,其中6成以上同意,經羣組午餐供應委員會確認後,始得調整。」,清楚指出各校調漲有一定的程序,非少數家長所能把持掌控。目前函報調漲午餐價格的學校,除增加有機蔬菜及採用非基改豆製品外,亦有選擇增加食材變化;如增加魚類、核果供應或水果的供應次數等,實際提升午餐供應內容及品質。
我們不厭其煩地再幫忙議員補個資訊。其實今年3月19日北市教育局早已發佈從內容到連標題幾乎一字不差的新聞稿,上述提升午餐品質原則的各校彈性調漲原則是兩個月以前柯市長午餐政策的一部分。這兩個月來,各級學校從行政人員、家長到教師端已經花了相當心力時間收集資料,取得共識才改變午餐與收費內容,負責供餐的團膳業者也都正面迴應打算積極配合下學年實施。而現在,柯P竟然脫口而出「可能做不到」?
問題是,從頭到尾就把球丟回給學校與家長,柯P你根本,沒做甚麼吧?這是哪裡有誤會?
接着柯市長面對另一位議員詢問基改食品該如何把關實,卻直言無基改的午餐政策「好像做不到,恐怕要修改。」柯市長的當下認同令人傻眼。
機制要靠建立,臺灣食安問題連環爆,不都是因現行從中央到地方通盤把關機制需要徹底改善嗎?臺北市目前尚未能全面追蹤、管理、檢驗產銷通路到校園午餐中的基改和非基改食品,就應該要馬上拿出施政魄力和具體辦法來解決,而不是雙手一攤說句「好像沒辦法」就能了事。
再者,這種迴應說法顯示議員、市府團隊對當前臺灣基改食品的管理規範根本沒有好好做功課。根據新修訂之《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30條規定,輸入之基因改造食品原料,應依海關專屬貨品分類號列申請查驗並申報有關資訊。換言之,目前已建立的追蹤追溯系統,即可讓臺灣擺脫面對基改食品真僞問題除了檢驗別無他法的困境。
地方到中央應落實建立原料供應來源流向之追蹤追溯系統,尤其是各地方政府的食品雲建置。例如臺北市的食材登錄平臺爲市府宣稱重視食安,希望從夜市、超商賣場到各級學校食材皆納入管理的平臺,在官網上看到衛生局將以食品安全自治條例來賦予強制食材登錄法源依據。唯獨在午餐非基改的管理上,別說具體施政時程規劃了,不過是把午餐費用彈性調漲選擇權丟還給各校,而這兩百多所學校在經過家長意見調查後,決定自費增加五元更換爲非基改食材或其他高品質食材。議員嗆聲此項家長自決自費的行動,北市府團隊就打算食言而肥,那有考慮過家長的心聲嗎?
相較於改成非基改、增加有機食材使用,議員說大多數家長可能想要多蛋多肉,真是如此嗎?到底該吃多少蛋和肉,先不考慮品質、安全問題,光從學童營養角度,都不該是想當然耳的就地喊價。
我們把這則新聞貼到地區媽媽們討論的FB社團,引來不少討論。有位媽媽說:「關於擔心肉或蛋要多吃一點的問題,議員應當徵詢公職營養師或營養專業人士,孩子們午餐營養需求中,動物性蛋白質的份量。」另外有位媽媽則表示:「無論家境收入所得,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好好吃飯、吃得安心健康,清寒背景的孩子當然也是如此,如果這些學童家境無力負荷有機菜跟非基改食品,站在公平正義原則,在學校所食用的午餐更應當供應他們好食物、健康食物,讓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也享有非基改的基本人權。」
包括臺北市兩次新聞稿及其他縣市教育單位都強調,「午餐價格經過調整程序而漲價之學校,市府將覈實增加、全額補助清寒學生的午餐費用,以持續照顧清寒弱勢學生。」全額補助清寒弱勢學生,跟所有孩子一起吃風險低一點、健康多一點、環境友善一點的午餐,非但不是階級壓迫,更可實踐社會和教育正義。
至於說到了最近又再次發生大地震天災的尼泊爾,可憐流離失所饑饉孩童,委實令人難過。同樣的,懷着民胞物與的心情,也讓我們看看在阿根廷如查科等農業省,當地民衆生長在大量種植基改作物的環境中,飽受基改配套農藥污染之苦,一出生就罹患惡疾、基因缺損的孩子們比例高過其他地區二到四倍。阿根廷種植出的基改作物,正是提供臺灣孩子、成人、生蛋的雞、產肉的豬所食用的黃豆來源;基改作物配套使用的主要農藥之一嘉磷賽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爲極可能致癌物質,世界各國對於是否禁用的討論相當激烈。
政策轉彎應謹慎思考
根據三位議員的質詢稿,發現臺北市衛生局編列增加近兩千萬元預算強化食安檢驗,獨缺基改食品,甚至連技術門檻相對不高的基改檢驗設備及人力規劃都未納入,因此質疑北市府政見實踐有問題,柯P則非常誠實地承認可能做不到。這是否說明從一開始就柯P就沒有落實非基改午餐承諾的打算?
九合一選後半年間,地方家長、學校、團膳業者和倡議團體如我輩者共同努力企圖翻轉校園午餐大量供應「基改飼料豆」的國際級醜聞,簽署承諾的十九縣市長陸續端出具體實施計劃,許給臺灣囝仔吃非基改食品的基本人權。反觀臺北市校園午餐政策不但缺乏整體規劃、未努力就自毀承諾,柯P辜負選民的期待不說,讓學童在校食安「倒退嚕」,更令家長無法接受。
●作者/黃嘉琳(美國華盛頓大學教育學院博士候選人、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共同發起人)。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