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的農業補貼政策
臺灣政府一再宣稱加入區域經貿組織的迫切性,而農業往往是談判折衝的焦點,若未事先做好因應對策恐將延宕貿易自由化腳步。
一直以來農業補貼和關稅減讓是國際貿易談判的爭議焦點,而美國更是農業補貼大國 (農業每年平均得到政府直接補貼達164億美元,佔農場淨收入的24% ),各國對於美國補貼扭曲生產的做法大表不滿。迫於國際壓力和龐大財政負擔,美國政府也開始調整農業補貼政策,日前通過的五年期(2014-2018)新農業法案將終止於1996年開始實施的固定直接給付措施,過去該補貼與農產品產量和麪積相連結未考慮糧食價格或者農場收入。
問題是目前美國絕大多數農產品供應來自2% 年銷售100萬美元以上的農場,使得近3/4的政府補貼系落入中大型農場主的口袋,根據1995-2011年統計分析,美國農業補貼前20% 的受益者獲得總額90% 的補貼,由於補貼的分配不均導致農民收入兩極化,背離了農業補貼政策的初衷,引發外界強力批評,要求改革聲浪四起,但因涉及政治選舉因素遲致今日才定案。
不只美國如此,日本安倍內閣也正積極針對過去的農業補貼缺失進行改革(包括採多面向功能給付、環境保護給付、中山間地域等直接給付、稻米採直接給付和米價變動補償給付等)一來提高農業經營效能也爲加入區域經濟組織作好準備;中國官方亦積極探索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與政府補貼脫鉤的改革,逐步建立農產品目標價格制度。反觀泰國政府爲拉攏農民透過農業補貼政策,每年花費國庫92億美元以高於市價50% 左右的價格向農民收購稻米並企圖控制國際稻米價格,反造成稻米大量囤積 (約1800萬公噸),形成巨大虧損(超過40億美元) 無法如期支付農民的米款,金額高達36.6億美元,讓農戶深陷債務泥沼引發社會動盪。
而臺灣政府每年所編列農業總預算1309億元中高達六成三(844億元)系用在福利措施給付,確實對其他經費產生排擠作用,例如攸關農業競爭力提升的農業科技研發以及產業結構調整的經費分別只編列72億及16億元,且多項補助缺乏有效監控機制,假農民充斥(農業人口僅54.4萬人,請領老農津貼人數達67.5萬人,每年投保農保則高達145.4萬人)腐蝕大量農業補貼費用,不僅造成國庫龐大支出也延緩農業結構調整速度,讓臺灣農業仍存在諸多問題包括:農家經營規模偏小(每戶平均耕地面積爲1.1公頃);農民平均年齡偏高(平均年齡63歲);專業農戶比率偏低;農業總所得偏低(不到100萬元);採友善環境耕作比例偏低;各項補助缺乏有效監控機制等,無法因應貿易自由化所帶來國內農產品市場開放的衝擊。
臺灣政府想要順利加入FTA ,R EC P,TPP等就必須對過時和不當的農業政策和農業補貼進行改革。除了重新調整預算分配,調高科技研發、產業輔導、生態永續等經費比重外,對於現行與世界貿易組織(W TO )規範相違背的農業補貼如:稻穀保價收購(2012年花111億元)、肥料價差補貼(2012年花近30億元) 、機材價格補貼、電費補貼等應該儘速着手逐年調整;同時積極推動農業所得直接給付,友善環境生產及維護給付,所得穩定措施,實施農業災害保險制度,強化農產品安全檢驗認證等等與現行生產補貼脫勾,才能跟上貿易自由化腳步進而提升臺灣農業整體競爭力。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經濟系教授。本文爲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