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高端車都用增程,不用插電混動?內行人道破,明白了
其實,今年纔是新能源的轉折點。
不僅是滲透率平穩突破50%,就是市場也出現清晰分層。
在此之前,車企是做插混,還是做增程,都是一頭霧水,只能摸着石頭過河。
到了現在,玩高端就就用增程,低端就做插混,還有餘力就搞一搞純電,都是現成的套路。
看到這裡,還有人沒明白,爲啥高端車都用增程,不用插電混動呢?
其實,原因非常簡單,只是我們常聽廠家吹牛,反而把近在眼前的道理忽略了。爲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就是,說插混技術好,只是虛假繁榮
不管說油車還是插混技術好,都是底子太差的緣故。
打個比方,就像我用劍耍出18種花樣,根本贏不了你上來就剛一槍。
所以,油車技術好,是因爲熱效率太低,而插混技術好,也是因爲“油電並行”的算法太難搞。
譬如,此時此刻此情此景——該發動機出力,電機出力?誰先出力?出多少力?——這個時機怎麼把握,這個比例怎麼分配,都是講究。
但結果呢?就是很牛的插混,都很難做到平滑切換。
這個拉跨的體驗,肯定高端不起來。
至於額外的享受,那就更別指望了。
並不是說冰箱彩電大沙發,這些東西只要加錢,油車也能裝的,都不叫事。
真正無解的是高階智駕,插混很難搞定。
畢竟,插混系統的運作,需要發動機的介入,雖然加速很有勁,但延遲性太高。
也不是說做不了智駕,但硬要做出來,效果跟增程或純電,也是沒法比的。
譬如,新漢EV就給了高階智駕,但插混版卻是沒有份的。
所以,插混的所謂技術,只是虛假繁榮而已,根本不值一提。
其次就是,增程的豪華體驗,技高一籌
提及這點,也要從2點來說。
第一點就是,增程上限高,插混是拍馬也追不上的。
不僅是智駕更好擺平,就是機械素質也能輕鬆拿捏。
畢竟,增程是由純電驅動,只要搞一搞電機,性能就能原地起跳。
譬如,比亞迪的仰望U8,直接給了4電機,力大磚飛,還能原地轉圈。
相比之下,卡宴那一套V8插混,只是象徵性加入一顆130kW電機,可玩性就太低了。
所以,插混就不適合玩高端,現在也就長城在堅持。
第二點就是,增程比插混更能堆料。
這不是錢的問題,根本在於增程的技術簡單。
譬如,無需動力合流,無需複雜傳動,動力鏈開發簡單,就節省下來很多資源。
不僅如此,增程還能與電車共享平臺。
譬如,問界M9增程版與EV版,一次性就能開發出來;而秦PLUS插混版與EV版,卻要另起爐竈。
這麼一來,增程又節省下一大筆資源,用以瘋狂堆料,從而讓車更“豪華”。
所以,增程不管性能體驗,還是舒適體驗,都比插混有優勢。
最後就是,增程的豪華點,更爲實用
說白了就是,不僅要大家叫好,同時也要叫座才行。
只要對比一下騰勢Z9與問界M9,就知道我在說什麼了。
一個是“三電機”加身,機械素質拉滿;一個是“三件套”在手,舒適度無敵。
當然,非要說技術高低,比亞迪與華爲都不帶差的。
但相比之下,騰勢Z9的三電機,不僅 2秒級破百,還能原地掉頭,明顯比問界M9的智駕更有吸引力。
先不說網友,就說我成天都很想整臺騰勢Z9,玩一玩狂野飆車了。
但這僅是玩一玩而已,而車子是用來開的
現實很無趣——根據理想的數據,因爲85%車主都是在市區跑,很少上高速的。
說白了就是,僅就大多車主而言,並不追求什麼機械素質。
所以,插混唯一可以標榜的線性加速,實際上是雞肋,而增程的智駕彩電沙發,早都讓“回不去了”。
當然肯定會有人說,增程能做到的,插混也都能——對此,我都懶得反駁了。
畢竟,前面也說了,插混是能做到不假,但體驗根本達不到豪華的程度。
所以,插混搞個小電池,把價格打下來,比一比油車就行了,就不要玩高端了。
總的來說就是,增程與插混看着類似,但卻有着本質上的差異。
畢竟,增程的上限很高,技術簡單,不費什麼代價,就能搞得很豪華。
至於插混就不同了,一頓操作猛如虎,體驗也就那樣,根本撐不起高價。
所以,很多車企,譬如阿維塔、極氪等,都從插混毅然轉投增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