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變了” 順豐的業績拐點還在路上

(原標題:王衛“變了” 順豐業績拐點還在路上

三個月前的股東大會上,順豐控股董事長王衛道了個歉。“我認爲第一個季度真的沒有經營好。”

的確,當這家中國最大的民營快遞企業發出虧損信號時,整個資本市場都爲之一振——今年一季度,順豐控股虧損9.89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虧損11.34億元,上市以來首次出現業績“黑洞”;而自業績公佈之後,該公司股價最低跌至60.61元/股,較今年2月份的高點價格“腰斬”。

虧損消息曝出後,外界分析觀點此起彼伏。但對於投資者而言,其所關心的是順豐控股的“至暗時刻”何時能破曉?

在面對很多投資者的提問,“公司第一季度虧了,第二季度還會不會?”王衛的迴應是,“第二季度肯定不會再虧損,但全年利潤還不能回到去年同期水平。”

最新發布的上半年業績預告表明,王衛沒有食言。不過的確,順豐控股的盈利能力復甦之路並不會是一條坦途

業績拐點似乎不遠了

針對順豐控股上半年的業績預告,資本市場還是給予了積極的反響

預告顯示,今年上半年,該公司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6.4億元至8.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78%至83%。其中,第二季度預計實現淨利潤爲16.29億元至18.19億元。不少機構表示,順豐控股第二季度的業績符合預期。

受業績預告所傳遞出的積極消息影響,7月14日,順豐控股盤中股價一度大漲逾8%。

順豐控股在業績預告中闡述了很多致使其第二季度淨利潤復甦的原因:第一,部分產能瓶頸得到緩解,資源利用率營運效能等環比穩步回升;第二,加強成本精細化管控,伴隨業務量的增長帶動固定資產成本攤薄,規模效應有所體現;第三,二季度是生鮮時令旺季盈利性較好的時效快遞業務量環比回升。

7月13日,國家郵政局召開2021年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佈會,發佈《2021年6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解讀上半年行業運行情況。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今年上半年,我國快遞行業業務量淨增超過150億件,總量突破500億件,同比增長約45%。此外,今年上半年,我國快遞行業業務收入達4800億元,同比增長約27%。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順豐控股已經發布的1至5月的經營指標發現,今年前五個月,該公司實現速運物流業務收入405.3億元,同比下滑26.2%;實現快遞業務量41.8億件,同比增長40.89%。在市場份額上,順豐控股今年前五個月的快遞業務市佔率爲9.4%,較去年同期增加了0.8個百分點。

在業務量上,順豐控股在去年高基數的情況下,保持了較好的增勢。今年一季度,該公司時效件增速回落,經濟件因特惠專配產品保持快速增長。但經濟件因面臨來自供給端的殘酷競爭,導致價格下滑,增量不增利,影響了整體盈利。事實上,順豐控股通過經濟件“搶量”,而盈利的主要支撐還是時效件。因此,當第二季度生鮮產品帶動時效件業務量環比回升時,該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得以修復。

外界關注的另一點,則是順豐控股第二季度是否突破產能造成的規模化瓶頸。

自去年第四季度以來,順豐控股資本開支力度加大。其中,2020年第四季度資本開支48.7億元,同比增長166.2%;今年第一季度資本開支36.7億元,同比增長107.6%。連續兩個季度的高額資本開支,主要用於該公司的產能擴張。考慮到產能釋放需經歷爬坡期,整體盈利能力的修復還需靜待拐點。

客觀而言,順豐控股第二季度的淨利潤與2020年同期、甚至2019年同期相比,均遜色不少。這意味着,順豐控股的盈利修復還需時日

在4月份的股東大會上,王衛給出了一個較爲悲觀的態度:“全年利潤還不能回到去年同期水平。”不過,一些機構在總結順豐控股第二季度的業績後認爲,這個“拐點”不遠了。

東北證券預計,該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在下半年逐步重回正軌,資源利用率、營運效能恢復至2020年水平。

安信交運明興團隊則分析認爲,“公司四網融通項目仍處在初期,實現資源融通互補,網絡效益改善仍需時日。展望下半年,隨着旺季到來,公司整體產能利用率提升,我們預計業績拐點可能在第四季度出現。”

從“後悔上市”到“爭相上市”

儘管實現盈利能力的復甦,是順豐控股當前的頭等大事,但王衛想要打造的是一種“長期核心競爭力”,讓順豐控股擁有新的增長曲線。

媒體拋出了這樣一個觀點:順豐控股目前深陷“四大會戰”——“價格戰”、“業績戰”、“資本戰”、“管理服務戰”。這其中,“價格戰”和“業績戰”已經耳熟能詳。但“資本戰”和“管理服務戰”,成爲順豐控股目前的新挑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在整個業務佈局上,順豐控股以速運業務爲核心,試圖打通上下游,在供應鏈國際業務、快運同城、物流地產業務等方面進行佈局。例如,要約收購嘉裡物流51.8%股權,加強海外業務的覆蓋範圍,增強國際跨境貨運的實力;擬定增不超過200億元,用於速運設備自動化升級項目、新建湖北鄂州民用機場轉運中心工程項目、數智化供應鏈系統解決方案建設項目、陸路運力提升項目、航材購置維修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而最讓外界驚訝的,莫過於王衛對於資本市場態度的大變化。

在順豐控股借殼登陸A股之前,王衛對於資本市場的態度是冷漠的。從2011年接受媒體採訪時的“不會爲了錢而上市”到2021年股東大會上傳遞出“後悔上市”之意,王衛似乎對資本市場保留着固有意見。

然而,順豐控股掀起的“資本戰”時卻是毫不手軟。

在今年5月份將順豐房託送上港股市場後,順豐的同城業務也站在了港交所的門口,並最快將在中秋節前掛牌上市。

6月30日,順豐同城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招股書顯示,2018-2020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爲9.93億元、21.1億元、48.4億元,年內虧損及綜合虧損總額分別爲3.3億元、4.7億元、7.6億元。如果順利上市,順豐同城將成爲港股“即時物流第一股”,王衛也將擁有多家上市公司。

在業內人士看來,順豐同城赴港上市的目的就是“圈錢”,因爲該板塊業務“缺錢”。“順豐的同城業務仍處於培育階段,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拆上市後,同城業務融資渠道變廣,母體公司的融資壓力也會稍微減輕。

王衛“變了”,但他卻不得不變。如同該公司管理層在一季度股東大會上的那句話,“2021是公司關鍵的承前啓後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