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晚明頭部頂流是怎樣煉成的
醉舞狂歌五十年,
花中行樂月中眠。
漫勞海內傳名字,
誰信腰間沒酒錢。
書本自慚稱學者,
衆人疑道是神仙。
些須做得工夫處,
不損胸前一片天。
這首《題西洲話舊圖》是唐寅晚年所寫,西洲是他的朋友,時隔三十年重聚,就做了一幅《西洲話舊圖軸》贈送友人,並且提了這首七律。這首詩可以看做唐寅對自己一生經歷的回顧,瀟灑不羈的文字中,也透着落寞――名動天下,卻一文不名。他是怎樣落魄至此的?三分天註定,七分靠個性。適值唐伯虎誕辰550週年,回顧唐寅的一生,可以說這是一個生錯時代的人,放在今天,無疑是一個動靜皆風雲、叱吒輿論場的網紅人物。
傳說唐寅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寅時,似乎上應星宿。實則不然,這是後人以訛傳訛。唐寅生於公元1470年,也就是成化六年的二月初四,這年按照傳統紀年是庚寅,他的父母可能圖簡單,就以“寅”給長子爲名。同樣的,成化十二年丙申,唐寅弟弟出生,被取名爲“申”。
晚明風氣漸開,商業發達。蘇州地處江浙,商業氣息更爲濃厚,進而帶動文化的興盛。但同時,民間對科舉的追求更甚以往,許多大商巨賈都費盡心力讓子孫走仕途,歷史的弔詭可見一斑。
唐寅的父母經營着一家酒館,家境頗爲優渥的唐家照樣醉心科舉。唐寅在這個環境中薰陶長大,一方面具備了聲名在外的傳播條件,一方面承擔着更爲艱鉅的光宗耀祖的責任。
天資聰穎加上肯用功,唐寅的書讀得着實不錯,很快就讓他收穫了讚譽。當時已經成名多年,年長唐寅十歲的祝允明親自上門拜訪,但唐寅讓祝允明吃了閉門羹。一般將此解讀爲少年天才的傲慢,其實從後來唐寅主動呈遞詩文給祝允明來看,他當初的舉動可能是未成年人面對成人交往的羞怯或者不知所措。
此後十年間,唐寅讀書、交遊廣泛,先後結交了沈周、張靈、文徵明、王鏊等人,在前輩們的獎掖下,逐步步入當地核心的文化圈層之中,並參與發起了“古文辭運動”,在文壇、畫壇嶄露頭角。但厄運很快到來,在他二十四歲這年,先後遭遇了父親唐廣德、妻子徐氏、母親丘氏的病故,剛出嫁不久的妹妹也在夫家自殺。飽嘗人間悲苦的唐寅,“清朝攬明鏡,元首有華絲。愴然百感興,雨泣忽成悲。”
經歷了一番從浙江平湖到福建九鯉湖的遊歷之後,唐寅開始發奮應試,“試捐一年力爲之,若勿售,一擲之耳”。從這可以看出,後世的“唐伯虎”已經在此奠基成型了。父母喪、未守制,讓無數士子皓首窮經的科舉,他說拿一年時間來試,可以說狂態很顯著了。
經過一年苦讀,差點因爲在蘇州府學縱酒胡鬧失去鄉試資格的唐寅,在弘治十一年的南京鄉試中一舉奪魁,得中解元,自此,唐解元的名聲不脛而走。意氣風發的唐寅,轉年與好友徐經到北京參與全國的會試――徐經是徐霞客的高祖,出身豪富,他父親徐元獻早年鄉試高中,但會試落第,鬱鬱而終,由此徐經身上也揹負着祖輩的寄託。兩人在京城鮮衣怒馬,結交文壇顯貴,本以爲志在必得,結果因爲徐經行賄主考官程敏政家僕偷題事發,唐寅被牽連入獄。雖然這次科場舞弊案是一場不講武德的政治鬥爭,唐寅很快被洗清了嫌疑,但這個事件仍如晴天霹靂一般打擊了他。辭去了被分配的浙江小吏回到家中,他也遭受了無盡的白眼和鄙視,“僮奴據案,夫妻反目。舊有獰狗,當戶而噬。”人心的險惡,讓他心灰意冷,開始了一生中歷時最長、行程最遠的遠遊。
自此,我們可以認爲,醉心功名的唐寅已然死去,風流驕狂的唐伯虎漸漸覺醒,晚明時期的第一頂流暗暗蓄積着爆發力。
放在今天,唐伯虎會怎樣?
飽覽了名山大川之後的唐伯虎,回到蘇州開始鬻文賣畫的職業生涯,並開始絕意仕途之後的交遊生活,與浙北蘇南一帶的同好們往來密切,也隨時有佳作名篇出產,後世所津津樂道的唐伯虎自此成形。由文人下海經商,這在當時也算出格的舉動。
三十八歲那年,他謀劃了數載的桃花塢建成,過起了“杯中酒常滿,桌上無虛席”的快活日子。他作於此時的《桃花庵歌》也能表露此時的心情,“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有才、有財且放浪形骸,這在世俗生活高壓下的大衆看來完全就是“嚮往的生活”了。
如此瀟灑了十多年之後,寧王朱宸濠派人送來重金想聘他做幕僚,唐伯虎內心對仕途最後一絲殘存的期待重新升騰起來,遠赴南昌成爲寧王座上客。但是去了之後才發現,寧王想謀反的心思已經昭然若揭了,收到了各種暗示明示的唐伯虎開始謀劃退身之路。他的對策是裝瘋賣傻,讓寧王以爲他得了失心瘋,“是非滿目紛紛事,問我如何總不知。”如此持續了兩三個月的狀態,讓寧王大爲光火,“孰謂唐生賢,直一狂生耳!”最後不得不把他禮送出境。
眼高手低的寧王,蓄謀了十年的反叛,也就四十三天工夫就被文武兼備的王守仁給收拾妥當了。不過,因爲正德皇帝及其身邊的一羣奸佞爭功,王守仁並沒有封侯拜相,直到嘉靖年間才被承認了戰功。在這樣一個沉悶的社會中,唐伯虎裝瘋脫身有了幾分劉伶、阮籍等人亂世自保的魏晉風度。
兩度深刻見識了權力的無常和世事的險惡以後的唐伯虎,此時更加的心灰意冷,將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在了書畫創作和交遊之上,他也由一個衆多前輩扶持的後生晚輩,成爲了獎掖後進的吳中名宿。
如果我們把他的人生傳奇總結一下,會發現非常多的看似矛盾的特質同時呈現在他的身上。比如唐伯虎出身商人,卻一心求取功名,少年有才名,結交了很多長輩,行爲乖張,有着大起大落的人生,在禮教高壓的明朝,他能瀟灑走一回,至情至孝卻不把禮教看在眼裡……最最重要的是,不爲世俗所困的唐伯虎具備狂傲的資本,詩書畫都堪稱卓絕,在當時就能獨步天下。
放在今天,唐伯虎會怎樣呢?無論如何,成爲一位馳騁輿論場的頂級流量人物是不成問題的。他的這些特質作用在一起,隨便拎出一條都可以成爲熱搜話題。如果弘治、正德、嘉靖年間就有了移動互聯網,那麼唐伯虎可以做個人公號、打造爆款圖書、領銜吳門文壇男團出道、與各地出各類文創產品的聯名款、做各類文娛直播、開設培訓班,甚至於參與文化綜藝節目、出個人專區,也可以利用各種力量進行社會公益……一隻手比畫一下,就能把現在絕大部分同類產品、節目打趴下,可惜生不逢時,如此多面的唐伯虎,最終在民間只能移花接木藉着“點秋香”的故事成就一個爲愛癲狂的網紅。
唐伯虎點了
唐寅沒點的秋香
現代人對唐伯虎的認知,絕大部分是從1993年李力持導演,周星馳、鞏俐、鄭佩佩主演的香港電影《唐伯虎點秋香》建立起來的。在這個故事裡,唐伯虎化身武林高手,爲了躲避世俗生活的攪擾,裝癡作癲,偶遇華太師府中的俏婢秋香對其三笑,癡迷秋香的唐伯虎不惜自降身價賣身華府,在化解了寧王及其手下的打擊之後,成功抱得美人歸。
作爲無厘頭電影的代表,《唐伯虎點秋香》一下子打開了古今同類型故事的天地,唐伯虎從一個文人變成了既講文德又有武德的都市俠客,狡黠油滑、痞子氣十足的形象也拉近了與大衆的距離,並且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傳播行業鉅變的時代背景下,將“唐伯虎”這一文化符號賦予新的文化內涵。
創新的前提離不開繼承。周星馳版《唐伯虎點秋香》在諸多新意之外,也有着對前人作品的發揚光大。前面說了,唐伯虎生不逢時,在明清時期的前工業社會傳媒不發達,流行只能靠口口相傳或者印刷文本。在唐伯虎身後,他的文學藝術成就自然有專業人士和文玩商人去光大,真正讓他跨越圈層的則是這則並無真實歷史記載的“點秋香”風流韻事。據考證,從項元汴的《焦窗雜錄》開始,就把流傳已久的“點秋香”故事嫁接在了唐寅身上,秋香也逐漸坐實到了無錫華鴻山家中的奴婢。
經過百餘年的編排,到了馮夢龍手中,“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成型,經過《古今譚概》和《情史類略》中的醞釀,最終經過其天才小說家和編輯家的切削,在《警世通言》中推出了擬話本《唐解元一笑姻緣》。書中穿插了大量對蘇州風物的描寫,並且有不少唐寅的詩作穿插其中,還將祝允明、文徵明等人鋪陳其中,有主有次的人物羣像,更爲主要的是,馮夢龍在二次創作過程中將“人”置於核心位置,才子不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木偶,而是有着七情六慾的常人,秋香也不再是一個被動接受追求的傳統女子,而是敢於直面愛情的女傑。讓觀者無不驚歎大才子的風流不羈,可以說,沒有馮夢龍,就沒有風流的唐伯虎了,他也在間接地爲周星馳的唐伯虎奠定了基礎。如果馮、唐二人能同時穿越到今天,那肯定唐伯虎是網紅頂流,馮夢龍則是幕後元勳。
至於再後來的明清戲曲、民國小說以及現代影視作品,雖然完成了“一笑”到“三笑”的轉變,但基本上萬變不離其宗,還都在馮夢龍劃定的故事範圍內打轉轉,在李力持、周星馳打開新窗戶之後,到今天的同類文藝作品中,仍然缺少讓人耳目一新的佳作。
在他故去的這五個半世紀中,唐寅要麼以詩書畫,要麼以風流唐伯虎等標籤影響着後人。回顧他的一生,可以說巨大的偶然性和隨機性支配着他的人生道路,我相信這樣不世出的天才仍然在熱鬧、風流之外而鬱鬱寡歡,因爲他們內心深處最爲隱秘的地方,是很難被世人所知的。(何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