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丰度過至暗時刻?4月市佔率略降 單票價格企穩

季度虧損,使得外界頗爲關注順豐控股第二季度的經營狀況。據該公司最新發布的4月份經營數據顯示,順豐控股的復甦還需要時間

一季度業績“爆雷”之後,國內民營快遞龍頭企業順豐控股度過了一段“至暗時刻”。

董事長王衛的致歉,未能阻止順豐控股股價下行。今年3、4月份,該公司股價累計跌幅分別爲22.81%、20.17%。值得注意的是,5月10日,順豐控股盤中股價低至60.61元/股,較三個月前的高點“腰斬”。

不過,投資者似乎並未放棄這隻千億白馬股,有關順豐控股是否出現“黃金坑”的討論此起彼伏。近期,該公司股價也連續多日出現反彈。截至5月19日,順豐控股盤中股價一度突破71元。

那麼,“快遞茅”何時王者歸來?一季度的虧損,使得外界頗爲關注順豐控股第二季度的經營狀況。該公司最新發布的4月份經營數據顯示,順豐控股的復甦還需要時間。

4月份市場額份略有下滑

國家統計局近期發佈的4月郵政行業運行情況顯示,報告期內,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85億件,同比增長30.8%;業務收入完成823.9億元,同比增長14.3%。

二季度是快遞行業的傳統淡季期。與3月份的情況相比,4月份全國快遞行業的業務量和營業收入環比均有所下滑。在此背景下,順豐控股4月份的業務量和營業收入增速均超過了行業水平。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環比3月份,該公司的市佔率略有下滑。

根據順豐控股公佈的4月份經營簡報,當月,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2.08億元,同比增長14.86%;實現業務量8.34億票,同比增長36.50%。值得一提的是,順豐控股4月份的供應鏈業務繼續保持着較高的增速——實現營業收入8.72億元,同比增長60.29%,環比3月份增加了0.34億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自2016年開闢供應鏈業務以來,這一業務經過五年的時間已經成爲順豐控股第四大主營收入來源。2020年,順豐控股供應鏈業務實現收入71.04億元,營收佔比已達到4.61%。

但最爲外界關注的,依舊是順豐控股的快遞業務。

今年一季度,順豐控股虧損近10億元。這背後,涉及快遞業務的多個原因超出王衛的意料

在4月份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王衛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這幾個原因的確是有我們不能預計到的:第一,一季度的時效件增速不及預期,應有的利潤沒有出現;疊加經濟件的增長,造成了成本虛高;這是造成虧損的一部分原因。第二,春節期間的運力保障成本較高,而時效產品業務量的不足,這一差額導致了較高的成本投入。第三,今年響應政府原地過年的政策,給員工春節加班補貼接近10個億,比原來的預期多了3-4個億,這是我們預期之外的。”

“今年一季度業績發生大幅虧損主要是因爲成本端的壓力,包括前期大量資本投入造成當期折舊增加、春節期間人工成本的支出等。”一位機構分析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特別是前期中轉倉自動化升級等提升產能的投入,預計從第二季度開始才能見效,並逐步開始緩解產能瓶頸。

順豐控股第二季度首月(即4月)的快遞業務經營成色如何?

在淡季之下,該公司4月份的營收增速環比3月份增加了1.47個百分點。此外,在業務量方面,順豐控股當月業務量增速高出行業5.7個百分點,一改一季度增速低於行業水平的狀態。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計算髮現,4月份,順豐控股快遞業務的市佔率爲9.81%,環比3月份略減少0.12個百分點。但這在業內人士看來,已是順豐控股經營企穩的跡象。

“順豐控股4月的收入和業務量增長,相對比較平穩。特別是它的供應鏈業務,應該創下了一個新的營收紀錄。”上海交通委郵政快遞專委會副主任趙小敏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如果後續價格戰企穩,將會有利於順豐控股業務量的提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順豐控股4月份的單票收入爲15.84元,環比3月份提高0.1元。

降本措施聚焦自動化升級

事實上,順豐控股是否度過“至暗時刻”,一部分原因還將取決於快遞行業的競爭環境

自2019年5月推出特惠專配產品入局經濟型電商件後,順豐控股整體的議價能力不再像中高端時效件那樣難以撼動。

“‘價格戰’是市場無序時最容易達到目的的競爭手段。”物流行業專家楊達卿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中國快遞市場價格戰,有多種因素導致:一是快遞市場本身未建立市場集約化,市場競爭膠着情況下,打“價格戰”直接有效;二是極兔等新市場主體和部分傳統快遞企業以新模式拓展市場,更願意以“價格戰”快速贏得局面;三是數字科技正在改變傳統企業的市場格局數字化的換道期間,讓既有格局逐漸鬆動,讓有意取得上位的企業願意以“價格戰”突破。

今年一季度,國內快遞行業價格持續下行。尤其是極兔等新入局者的“攪動”,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快遞行業價格競爭的激烈程度。

面對非理性的價格競爭,監管部門及時出手。4月9日,因“低價傾銷”,極兔速遞、百世快遞被義烏郵政管理局處罰。隨後,行業價格競爭有所趨緩。

“我們預計今年二季度末、三季度初,單一的‘價格戰’模式會基本進入一個相對減緩的地步。”趙小敏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近期業內對於“價格戰”是否趨緩多持有樂觀的聲音。韻達股份董事長、總經理聶騰雲在近期召開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根據對月度、季度市場數據的監測,我們認爲,2020年第二、第三季度快遞行業競爭加劇屬於短期現象、階段性行爲,快遞行業的運行環境季度環比正在修復向好,並結合最近規範行業秩序相關政策的出臺,樂觀預計2021年市場環境會不斷改善。”

然而,“價格戰”依舊是當前行業競爭最不穩定的變量因素。基於單票成本仍具備下降空間,快遞價格下降存在觸發因素。這意味着,降本依舊是各大快遞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方向。這其中,加大自動化設備升級的投入成爲近期各大快遞企業的重點。

近期,順豐控股於近期更新了定增方案,擬募資不超過200億元,用於多個項目的投入。這其中,該公司擬將募資金額的30%用於速運設備自動化升級項目。

該項目投資總額合計爲62.38億元,主要用於購置各類智能化全自動輸送設備、智能化全自動分揀設備、倉儲自動化設備、其他配套設備等。順豐控股對此表示,“本項目將有助於公司同步提升快件分揀轉運業務流程和倉儲作業的智慧化水平,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服務效率和整體效益。”

無獨有偶,韻達股份也加快募資力度,投向自動化。

5月18日,該公司發佈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預案,擬募資25億元,全部用於分揀設備自動化升級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