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專欄:龍城飛》從《難忘歲月》看解放後東北農村 一個女農民的生命歷程(二)

因爲文化大革命,1967年起,中國春節連續13年不放假,直到1980年才恢復。圖爲文革時期推出的宣傳年畫。(取自微博/中央社

前言東北遼寧農民女作家書香的《難忘歲月》書中描述的是一個「四類分子」農民的家屬,在農村經歷種種政治運動生活情形。梁書香生於1946年東北,直到1980年才離開農村,在農村中完整地度過了毛澤東時代。由於來自於四類分子(地主富農反革命、壞份子,後加上右派,五類。習慣上仍稱四類分子)家庭親身描述非常少見,本書提供了相當珍貴的閱讀與研究價值筆者在此摘錄主要部分,分數次刊載,以饗讀者。--龍城飛於臺北山岩

大躍進前,梁書香的哥哥們已經經過考試離開農村,在城市生活。農村人口獲取糧食的問題主要源於黨中央從農村徵購糧食分配城市居民,一旦一個人得以進入城市生活,在大躍進期間也不會平白地餓死。這樣的情形非常重要,家庭在最困難的時候扮演人們得以生存下去根本的力量,梁書香因爲有哥哥在城市,全力照顧父母家人全家幾乎可以走過災難,而許多階級正確的貧下中農反而因爲沒有外援而餓死。梁書香回顧三年饑荒,說:「當時農村爲吃的分家普遍現象婆媳分,父子分,哥倆分,兩口子分。這場大饑荒,孩子不如大人耐磨,老人不如年輕人耐磨,男人不如女人耐磨。三年饑荒中,農村因飢餓而死的大都是孩子、老人和男人。」

在這段過程中,有一件事非常關鍵,就是農村戶口無法移動。梁書香說:「在改革開放以前,城市農村被一個戶口制度嚴密隔成兩個世界,農村想靠自己到城裡找份工作,哪怕是掏大糞,卻門都沒有,他們的出路,除了讀書考學,就是參軍服兵役。大部分農村青年想尋求一個好的出路就指望服兵役。每年到了徵兵期,村裡再也不用召開服兵役動員大會,農村青年現在頭削尖要求去當兵,而且希望去了不再回來。但能去當兵的必須是社會關係清白的貧下中農子弟,四類子弟幹看白想。」中國農村到1955年6月,中共開始建立城鄉二元戶籍制度,將城市農村隔開,農民成爲附着土地的「農奴」,再也不準離開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