擾民與社會韌性怎平衡

九月廿六日賴清德總統首次召開並主持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由於這是賴總統上任後所設立的三大委員會之一,另兩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與健康臺灣推動委員會,均已召開過第一次會議,因此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的首次會議本已受到矚目,加上業務涉及民防與國家安全,更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臺灣在動員戡亂時期時,雖然憲法被凍結,導致憲政秩序高度不正常,但對於因應戰爭威脅,有着較強的「後備動員的能力」及「軍民整合的效率」,例如過去的公車,除了掛監理所的車牌,車體上還會另有一個以「動」字開頭的編碼,也就是說,萬一發生戰事時,民用大衆運輸工具,可在短時間內投入在物資、人員輸運的工作上,協力政府防衛工作。不過隨着一九九一年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軍民整合的機制也逐漸被淡忘。

就客觀意義來說,以當前複雜的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臺灣的確有必要重新理順「以民助軍」的建制工作,否則未來應對各種緊急事態,將出現指揮體系紊亂、物資難以保存與配置、救援與救援沒有效率等問題。許多國家均已設立類似的委員會,例如新加坡、瑞典、芬蘭等。臺灣再度思考這個議題,一方面是仿效國際,另一方面也是再度喚起過往的「動員」記憶。

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五大政策主軸:第一,民力訓練暨應用;第二,戰略物資盤整及維生配送;第三,強化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的維持運作;第四,社福醫療及避難設施整備;第五,資通、運輸及金融網路安全。該委員會是由國安會負責政策擬定及指導,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是秘書單位。從這些特徵看來,包括運用民力、配置戰略資源、維持能源與基礎建設的運作、後勤醫療與避難、鞏固交通與通訊,是不折不扣的「戰時體制」構思,且業已明確指示「明年三月進行地方政府小規模演練,六月銜接漢光進行前導演練」,也就是說,委員會希望在較短的時間內做好社會防衛的橫向聯繫演練。

事實上,防衛韌性的建立需花很多時間及反覆演練,如果要期許達到有效的程度,未來政府投入防衛韌性的資源必須提升。另由於牽涉的層面很廣,動員的範圍很大,也要有心理準備勢必要付出一定的社會成本。國防部網站自二○二二年以來發布《全民國防手冊》,提供很多國民防衛、掩蔽等資訊,不過在欠缺演練下,究竟有多少人看過?以及明確知道自己遭遇戰爭時該往哪些掩體躲避?只是若要動員全民操演,恐引起擾民疑慮,且易造成社會對於是否戰爭時日將近的恐慌;但不演練,手冊的指示就淪爲空談。如何拿捏擾民與社會韌性需求間的平衡,可能是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將來得要面對的嚴肅課題。

總體而言,政府在尋求重新建構臺灣「全社會防衛韌性」有其必要性,它可以在平時讓救災、防災體系更具效率,萬一發生戰爭時,也可以達成「寓軍於民」的戰力提升。不過對政府來說,亦宜同步思考如何從源頭杜絕戰爭發生的可能性,不論是從兩岸關係改善着手或者從尋求國際友我力量方向着眼,「全社會防衛韌性」是必要手段,但應該也是種最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