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習近平在安全與發展間求取平衡

旺報社評

大陸領導人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會談,標示中美關係進入新階段,大陸針對新局的政策部署,開始端上臺面。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集體學習會議,聚焦於加強涉外法治建設,營造有利的法治條件和外部環境。習近平以「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說明這項工作的意義,強調要「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應對外部風險挑戰的當務之急」。次日他就到上海調研金融、科技與民生工作,釋放鮮明的「發展」訊號。

部署新局法治條件

習近平強調「當務之急」,急在何處?從近處看,當然與迫切需要恢復的中外民間交往和外資投資信心息息相關。根據大陸國家移民管理局資料,今年前三季度,除大陸和港澳臺居民以外的外國國籍者,出入境中國大陸人次僅1937.4萬,與疫情前2019年全年達9767.5萬人次相去甚遠,中外交往元氣顯未康復。

大陸11月3日公佈的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資料顯示,今年第三季度衡量大陸FDI水準的直接投資負債減少118億美元,創下自1998年有此資料以來的首次負值。華爾街日報等外媒報導稱,截至今年9月底,在華外企已連續6個季度從大陸匯出超過1600億美元的獲利,而不再尋求於大陸內部再投資。

中外經濟聯繫的弱化,既有疫情期間發生的供應鏈轉移因素,亦有外資對以臺海爭端爲導火線的潛在中美衝突的擔憂。還有資本界對於中美兩國政府均日益以安全考慮的棱鏡,審視跨境併購和投資行爲的卻步與無奈。而外資入華的熄火和獲利成果的了結匯出,又進一步影響大陸民企對中國經濟後勢的自我評估,衝擊着民營經濟決策者的中遠期預判和相應後續佈局。

此外,在中國從事技術加工出口的業者,亦不免擔憂美國對華「小院高牆」式的敏感技術脫鉤制裁,是否會擴及自身所在產業。疫情前一度繁盛的民間創業大潮和「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則隨着中美關係僵冷和戰略互疑的上升,已頓失來自美元創投基金的投資挹注。曾經絡繹於途的陸企赴美上市,如今更宛如一條「政治高壓線」,若想跨過,必然引起各方側目。

對外開放更進一步

凡此種種,皆使重新提振外資和外籍人士對中國的預期和信心,成爲大陸政府最關切的任務之一。而加強涉外法治建設,明確公權力對種種涉外市場行爲的規管邊界和法治程序,則成爲大陸當局眼中提綱挈領的重點工作,並試圖以此迴應外企和外國政府對大陸長期以來的呼籲:包括加強智慧產權保護、維護外資企業權益,主動適用、對接和吸納高標準的國際經貿規則,以及把各地自由貿易試驗區的高水準對外開放有效舉措、成熟經驗及時上升爲法律。

除了上述有待全力解決的具體問題外,習近平還在這場集體學習中提出,「法治同開放相伴而行,對外開放向前推進一步,涉外法治建設就要跟進一步」。這似乎也預示着,雖然自中共二十大前後以來,外界明顯感受到大陸對外部風險和世局變幻的預估愈來愈尖銳,但這並未使大陸完全轉向重新閉關的路徑上。

從邏輯上來看,強調涉外法治的建設,並非是欲把所有的對外交往管死,而是要填補許多中外間新的交往形態、新政治氛圍和新技術條件下,過去未曾有明確依循的法治真空。從而使官方的收放和行政準駁行爲有據可依,同時也幫助外方形塑對與中國互動的判斷和預期,以期達到建設所謂「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願景。

在中美熱戰未必不可避免,但各領域的全要素競爭劇烈的局面下,如何妥適平衡發展需求與安全需求之兩端,使其不致偏廢,已成爲各界爭先建言的顯學。大陸以加強涉外法治體系建設爲切入點,迴向「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提高涉外司法公信力」、「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等目標,同時又對各級主政和執法隊伍提出「全面提升依法維護開放安全能力」等要求,也折射了眼下這一時期,大陸對如何續走改革開放之路的思慮和平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