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厚重題材“貼地”起飛 見微知著解鎖文明密碼

◆工作人員拓印養心殿外牆銘文。木匠申福只製作“丹宸永固大展展品。◆《我在故宮六百年》劇照。(均故宮博物院官方微博資料照片)製圖:馮曉瑜

丹,是宮牆的紅;宸,爲深邃的宮殿紅牆內,深宮中,烙下了歷史印痕。歲末年初,三集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在央視紀錄片頻道播出,以“丹宸永固”大展、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古建歲修保養爲線索,通過故宮文物保護人員的工作視角,開啓故宮“再發現”之旅。紀錄片將鏡頭探向記憶深處,讓觀衆在對古代建築的凝視中,窺見流動的歷史,預見生生不息的未來。

光陰流轉、世事變遷,紫禁城曾見證600多年的風雲變幻,如今也成爲歷史本身。在當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中,這片凝聚着中國人智慧的古建築羣,依然傳遞着安定、堅實、溫暖的力量。《我在故宮六百年》截取了時光長河與日常生活重疊交叉的瞬間,以“貼地”視角講述紫禁城的厚重歷史,回眸其規劃、肇建、變遷、修繕與保護的種種往事,於細微處呈現磅礴的文化意蘊。數據顯示,#我在故宮六百年#的微博話題閱讀量爲2.2億,嗶哩嗶哩上首集播放量達129萬,豆瓣評分9.3分,掀起了巨大的聲浪。

在宮牆內外,打撈歷史記憶的碎片,解鎖中華文明密碼

2016年播出的《我在故宮修文物》展示了紫禁城裡的奇珍異寶,也藉着紅牆裡的貓、樹上的杏以及文物修復人員的手,讓“歲月靜好”變得真實可觸。跨年熱播的“姊妹篇”《我在故宮六百年》再次聚焦故宮匠人學者,細膩地呈現了古建築修繕的過程和技術,將數百年新舊交替的時光凝練出一個雋永片段。

靈沼軒遺落的藍色瓷磚從德國漂洋過海而來,與之爲伴的還有來自英國的結構鋼樑、本土取材的石料,這座鐵框架“水晶宮”堪稱100多年前故宮“全球採購”的樣板房;養心殿正殿後檐雨搭上的明瓦海月貝殼製成,這些玲瓏剔透的海洋瑰寶連綴成北京目前僅存的“貝殼屋頂”;明中都皇城位於安徽鳳陽,這座皇家“爛尾樓”保留了“土作工藝的秘密……《我在故宮六百年》不僅延續了《我在故宮修文物》裡的溫情日常,更衝破巍巍宮牆的侷限,爲追溯紫禁城的歷史打開了更廣闊的空間。

歷經600多年歲月長河,故宮的每塊磚瓦、每根樑枋、每幅彩畫都在訴說着自己的故事,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歷史印痕。《我在故宮六百年》並未迷失在72萬多平方米的“殿宇之海”中,而是以全新“貼地”視角講述故宮這一厚重題材。紀錄片從古建營造的角度,帶領觀衆重新認識了既熟悉、又陌生的故宮。譬如民間一直有着“故宮房頂不落鳥不長草”的傳說,真相究竟如何呢?原來,由琉璃瓦層疊鋪成的屋面雖不懼水火,但風吹來的草籽或鳥糞便中帶來的植物種子一旦在瓦縫中生根發芽,就可能造成雨水滲漏、木樑腐朽等後果。據記載,每年春秋兩季,紫禁城都要組織專人去除瓦面的雜草。

在這些文明密碼裡,既有藏於殿宇深處的趣聞典故,也有營繕古建過程中的秘籍絕活,不斷激發近年來故宮題材紀錄片的創作靈感。《我在故宮修文物》透過一件件精美文物,展示傳統技藝的精妙絕倫,帶領觀衆在影像世界裡“求源問道”。微紀錄片《八大作》聚焦“瓦木石扎土,油漆彩畫糊”的營建技藝,於一塊青磚的替換、一部榫卯的組裝、一幅彩畫的繪製中,叩響中華文脈的歷史迴音。《故宮新事》的視角則更爲精細,單從養心殿收錄的71746塊帶款識的瓦片裡,就可以解讀出紫禁城修建技藝的變革脈絡,書寫下爲古建築“祛病延年”的生動故事。草木磚石、瓦當脊獸、遊廊彩畫、宮廷戲單……在紀錄片中穿越時空追根溯源,探尋古建的生命脈絡,尋找故宮的歷史座標和歲月記憶。

滄桑鉅變裡,傳承營繕技藝的絕活,堅守薪火相傳匠心

一張拍攝於1956年的老照片牽出了鮮爲人知的往事,那是故宮西北角樓修繕人員的合影,其中不僅有單士元於倬雲等老一輩故宮專家,馬進考、翁克良等故宮“大木匠”,還有更多沒有留下姓名的匠人。修繕九樑十八柱七十二脊的角樓,是新中國成立後紫禁城內規模最大、工種最全、難度最高的一項工程,研究者和工匠們的成功合作爲後來者提供了詳實的參考資料。跟隨着紀錄片的鏡頭,觀衆走進了那段塵封的歷史。

600多年在時光長河中或許只是一瞬,而對古建築守護者而言,意味着數代甚至數十代的薪火相傳。《我在故宮六百年》的鏡頭直指雄偉宮殿和精美文物的背後,有無數鮮活的普通人故事。歲月侵蝕下,紫禁城遭遇過無數“大病小災”,但一代代工匠、學者的接力傳承、“妙手回春”,延續着這片古老建築羣的生命。夏榮祥在故宮度過了42個春秋,先後參與兩座角樓的修繕,如今專注於講授匠作課程,讓古老技藝在年輕人身上得以延續。“第三代大木匠”李永革參加過上世紀80年代以來幾乎所有的故宮大修工程,現在又把“辨木”絕技傳於後輩。王仲傑老先生是“古建彩畫”領域泰斗,86歲高齡仍執著於彩畫保護和創作。故宮古建部的楊紅師從王仲傑,系統研習明清官式建築的“油作”和“彩畫作”知識,致力於故宮彩畫的畫樣複製。修樓、抹牆、拓印、貼金……他們不急不躁地修復、重現歷史的痕跡,以從未間斷的“歲修保養”把記憶變成不朽的建築。

如今,文保科技部已經從幾座小院搬進了位於故宮西側的文物醫院,在採用傳統工藝保養修復文物的同時,這裡也配備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文物診療設備,文物修復與古建修繕的技術正在不斷變革。爲修復使用了點翠技藝的掛屏,文物修復師們收集金剛鸚鵡、孔雀等自然脫落的羽毛,再着色進行實驗,來尋找合適的翠羽替代品。爲了防止蟲蛀,修復師們還到養心殿去捉蟲子,研究蟲子的生長規律,觀察它們對不同羽毛取食的特點。

在修復保護的過程中,故宮博物院也在與諸多國內外專業機構合作,藉助科技創新的力量,培養新一代青年文保人。如今,這裡聚集着80後的故宮考古工作者、修繕技藝部傳承匠作技藝的學員、專攻修繕材料的青年專家……越來越多年輕力量傳承着前輩的技藝與匠心,創新發展古建保護與修繕的工藝,共同守護故宮的“健康”。(記者 宣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