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37年考古謎案 成都千年「福感寺」遺址重見天日

四川成都考古學家挖掘出感寺及古文物。(圖/翻攝自新華網,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唐朝詩人劉禹錫曾經在四川成都寫下《成都府新修福感寺記》一詩,稱讚它「繡於碧霄望之如昆閬間物」,但經過後來的戰亂波及,福感寺也從歷史上慢慢地消失。大陸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4日公佈,在市中心實業街發現只有在文獻上記載的「福感寺」,經過數月的挖掘清理,挖掘出房址水井道路溝渠及文物等,終於讓它重見天日。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表示,福感寺是在兩晉時建立的,當時名爲「大石寺」,後來因爲唐朝成都旱災頻傳官員來這裡祈雨每求必應,所以改名「福感寺」;盛唐時期香火最爲鼎盛,常有高僧駐留,直到唐末宋初因爲戰亂的波及,導致這座名寺衰落。後人只能從文獻上的記載去了解,讓這寺廟成了一個考古謎案

▲▼在福感寺遺址找到非常多有研究價值的文物;上圖爲篆刻,多爲楷書行書;下圖爲寺廟塔基。

四川大學考古專家林向1980年在長順中街發現了3個寺塔塔基,專家4日表示,多年下來,只挖掘福感寺的其中一部分,但已發現了塔基、房址、水井、道路、溝渠等遺蹟,出土了1000多塊刻有《妙法蓮華經》、《金剛經》、《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等佛教經典,其中一些篆刻還殘留着金粉,還有多達五、六百塊羅漢、天王、佛、菩薩伎樂石刻造像殘件模印密檐塔磚、蟠龍碑首、有銘文琉璃瓦建築構件,以及大量的杯、碟、碗、盞等日用陶瓷器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也說,福感寺這個遺址的年代從商周一直延續到明代,加上之前在成都市中心發現的古蜀王家族墓地摩訶池遺蹟、鎮水石犀、巍巍大漢碑、唐宋道路和大型明代蜀王府遺蹟等,證明成都市區一帶經歷千年文明疊加的城市中心,文化遺存年代跨度大、內容極爲豐富,相信未來必將會有更多更重要的考古新發現。

▼下圖是佛教經板佛像頭造像殘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