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耕歲時記|寒露·秋深露濃 菊有黃華

來源:環球網

10月8日,寒露節氣至。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七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進入寒露節氣,時有冷空氣南下,天氣由涼爽向寒冷過渡。在南方地區,這一時節少雨乾燥,秋意漸濃;而北方地區則即將開始進入冬季。

寒露時節最明顯的是白天秋涼,早晚冬寒,氣溫下降幅度最大,降水減少幅度最大。俗話說“轉眼到寒露,翻箱找衣褲”“吃了寒露飯,不見單衣漢”“吃了重陽糕,單衫打成包”,都在提醒人們及時添衣,注意保暖。

寒露三候

寒露有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爲蛤,三候菊有黃華。

一候鴻雁來賓。寒露時節,鴻雁在天空排成“人”字或“一”字形向南遷徙,古人稱後至者爲“賓”,便有了“鴻雁來賓”一說。

二候雀入大水爲蛤。是說化爲牡蠣,深秋時分,鳥雀不見了蹤影,海邊蛤蜊多了起來。由於蛤蜊的紋路與鳥雀類似,古人認爲蛤蜊是鳥雀變成的,便有了“雀入大水爲蛤”一說。

三候菊有黃華。元稹《寒露九月節》詩中寫道:寒露驚秋晚,朝看菊漸黃。是說寒露來臨時已是晚秋,早上看到菊花次第變黃。這句便描述了寒露三候的狀態,菊花在肅殺的寒風中傲然綻放。

寒露與農耕

寒露與白露、霜降三個節氣,都表示水汽凝結現象,寒露之後,露水增多,氣溫更低。在農業生產上,晴天要及時收穫晚稻、甘薯、大豆等秋收作物,做好油菜直播工作;在畜牧生產上,要加強秋季飼養管理和疫病防控,做好牧草播種工作。通過合理的田間管理,爲下一年的豐收打下堅實的基礎。

寒露時節的相關諺語,反映了農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智慧和經驗的積累。“豆子寒露使鐮鉤,地瓜待到霜降收”,大豆在寒露時節已經成熟,可以用鐮鉤收割,而地瓜則需要等到霜降時節才能收穫,指出了不同農作物在寒露時節的收穫時機。“寒露時節人人忙,種麥、摘花、打豆場”,秋收關鍵時期,男女老幼齊上陣,收割莊稼,顆粒歸倉,同時抓住墒情,播種冬麥,這句諺語描繪了寒露時節農民們忙碌收穫的景象。

寒露民俗

寒露不僅與農耕文化緊密相連,還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民間習俗和傳統活動。賞菊花是寒露節氣最常見的習俗之一,這個時節的菊花已經普遍開放。而菊花又是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被稱爲“花中君子”。賞菊花不僅可以欣賞花的美麗,還可以品味花的意境。

寒露節氣往往與重陽節相近,因此在飲食方面,人們普遍會在寒露時節喝長壽酒、吃花糕。菊花酒是一種將菊花浸泡在米酒或黃酒中的飲品,花糕是用糯米粉、白糖、桂花做成的糕點,形狀像花,故名花糕。“高”與“糕”諧音,寓意步步高昇,人們會在這一天吃花糕來祈求好運。此外,古人常在重陽節前後、寒露時節登高望遠,感知天高地闊,消解心中的悲愁。(武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