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財經:中國工業大獎,爲何今年花落“它們”家?
這兩天,我國工業領域的年終盛事――第六屆中國工業大獎發佈會如期在北京舉行,來自產業界的企業家和專家齊聚一堂、共同見證大獎歸屬。
經過多輪專家評審、考察審議、社會公示等環節,最終授予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企業、訊飛人工智能開放平臺及產業示範項目等14個項目中國工業大獎,授予華電煤業集團等12家企業、中煤新集口孜東礦千米深井智能化開採等21個項目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授予淮北礦業集團等14家企業、大規格超高功率石墨電極項目等16個項目中國工業大獎提名獎。
中國工業大獎爲何備受矚目?一句話介紹,此一獎項是2004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我國工業領域的最高獎項,歷屆獲獎企業和項目都代表了當時我國工業發展的最高水平,堪稱中國工業的“奧斯卡”。由此看來,這些獲獎企業不僅是我國工業發展過程中自主創新、勇攀高峰的先行者,其更大的意義則在於樹立標杆,引領行業企業共同邁向高質量發展。
第六屆中國工業大獎,爲何花落這些企業?進入新發展階段,獲獎企業應從哪些方面更好帶動產業鏈和區域經濟,努力實現國家發展戰略目標?發佈會後,麻辣哥爲大家抽絲剝繭、梳理乾貨。
“第六屆中國工業大獎在以往基礎上,更注重候選企業和項目在自主創新、高端引領、兩化融合、強基固本、產業鏈協同、高質量供給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責任擔當等方面的業績和能力,特別是在解決各類‘卡脖子’和瓶頸問題等方面的突破和創新成果。”發佈會上,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如是說。
細細分析這份榜單,不難發現,突出創新引領是共性所在。許多獲獎企業都高度重視技術研發投入,並擁有一批自主創新成果。
比如,三一集團每年將銷售收入的5%左右投入研發工作,形成集羣化的研發創新平臺,以全球首款5G遙控挖掘機搶灘機械無人化領域。中鐵裝備年均研發投入佔比6%以上,並逐年上升,累計研發投入超15億元,目前一批關鍵部件、元器件已開始替代進口,首臺使用國產主軸承新機已於今年9月應用於蘇州市地鐵。
突如其來的疫情,疊加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讓產業鏈供應鏈備受關注。十四五規劃中指出,要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大重要產品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在這方面,獲獎企業也在不斷探索。
作爲汽車產業鏈中的關鍵一環,陝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自主創新研發的自動變速器等多款產品打破技術壟斷,佔領行業制高點,被國內外150多家主機廠的上千種車型選爲定點配套產品,躋身汽車零部件主力軍。
既要補鏈,也要強鏈。山西太鋼不鏽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研發的“手撕鋼”實現量產後,大幅滿足了航天、新能源等新興產業高速發展的迫切需求,在打破國外對高端箔材領域長期壟斷的同時,提升了我國高端鋼鐵新材料製造水平。
此外,瞄準未來發展趨勢,突出高質量供給水平也是上榜企業的一大特徵。在供給端,堅持以智能製造爲主攻方向,強化應用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以獲獎項目科大訊飛人工智能開放平臺爲例,通過“雲+端”的形式進一步賦能開發者,持續爲創業者、企事業單位提供人工智能技術服務,目前其語音合成、語音識別和圖文識別等處於國際領先水平,並已對外提供核心技術服務330項。在消費端,更多企業不斷順應消費升級趨勢,開始滿足甚至引領市場需求。廣州立白集團把握綠色健康消費需求,開發生物酶製劑等可再生原料,提供的綠色織物洗護、餐具清潔等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
工業大獎還需發揮示範作用,帶動高質量供給、科技成果轉化和綠色發展
立足當下,注重創新、強鏈固鏈、瞄準未來是此次中國工業大獎獲獎企業的“密碼”,那麼進入新發展階段,中國工業大獎還應如何更好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今年以來,工業在抗擊疫情、經濟復甦中作用顯著。”李毅中說,梳理今年前三季度工業增加值增幅和GDP增幅,可以發現二者基本上是同步的。實踐證明,我國國民經濟仍要靠工業和服務業共同帶動,工業強勁恢復可以有力地拉動GDP增長。
在此背景下,中國工業大獎要置於疫後工業復興和經濟振興之中,進一步發揮作用。李毅中分析,今年的疫情重創了市場供需,當前需求正在緩慢恢復。工業大獎獲獎企業不僅要以身作則,還要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共同發展,帶動區域經濟復甦。
工業企業該如何把握機遇,實現發展壯大?
――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以高質量供給創造和拉動消費。李毅中提出,當前,民衆消費更注重性價比以及綠色、健康、安全等。製造業要在物美價廉、品種質量上下功夫,採用線上線下結合、產工貿相結合等新模式,創造消費拉動消費。
――堅持科技創新,加強成果轉化,提升工業自主可控能力。“要抓緊時間窗口補短板、強弱項,增強自主可控能力,保障產業鏈和供應鏈安全。”在李毅中看來,獲獎企業和項目更要關注行業瓶頸和“卡脖子”環節,涉及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行業共性技術攻關的產品和技術應納入大獎評價範疇。
企業是科技創新和投入的主體。李毅中建議,工業大獎要高度關注保障產業鏈穩定的優秀範例。以大獎企業爲榜樣,在創新、轉化以及強鏈、補鏈上下功夫、做貢獻。此外,未來還將繼續推進發展專精特新“小巨人”和製造業單項冠軍工作,動員更多企業參與到工業大獎評選活動中來。
――堅持減碳減排,走綠色發展道路,努力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做貢獻。
從五中全會提出“制定2030年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明年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減碳減排刻不容緩。“工業是主要排放源,更要有責任擔當,從能源結構、產業結構、控減用煤、節能減排、綠色產品等逐項落實。”李毅中說,工業大獎還要重視增加相關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鼓勵和支持工業企業爲此做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