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鋒:衰退式追趕
本站研究局稿件未經同意禁止一切媒體轉載,包括友商。內容不構成投資決策。
作者|盧鋒(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本站研究局專欄作家)
盧鋒
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致使世界經濟遭遇近一個世紀以來最大衰退。中國經濟以其結構性優勢與韌性,有望成爲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同時人民幣匯率也改變上年顯著貶值走勢,5月份後持續升值,1-10月數據提示年平均匯率或大致企穩。今年我國經濟增速雖因疫情衝擊低於潛在增速,然而外部世界經濟總體深度衰退,二者結合形成一種少見的“衰退式追趕”特點。隨着疫情防控進展與疫苗大範圍接種,明年世界經濟或許會普遍復甦,然而中國經濟較快追趕格局有望在後疫情時期持續展開。
根據IMF秋季“世界經濟展望(WEO)”報告預測,2020年世界經濟實際增速爲-4.4%,其中我國經濟正增長1.9%,美國經濟收縮4.3%,兩國實際增速相差6.2個百分點。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年初約爲7,從5月開始由貶轉升,到10月下旬升到6.7左右。1-10月平均匯率雖仍比去年略貶,然而與去年平均匯率貶值4.38%比較已不可同日而語;如11-12月能維持溫和升值走勢,全年平均匯率有望企穩。再考慮今年我國GDP平減指數與美國相差無幾,估計我國用市場匯率衡量的美元GDP增速會比美國高出6個百分點。2019年我國匯率折算美元GDP約相當美國67%,今年該指標有望達到71%以上。換言之,今年我國對美國總量追趕或收斂速度在4%以上,顯著高於2012-19年該指標的均值2.3%。
在推動形成衰退式追趕提速這個經驗事實的諸多變量中,兩方面因素髮揮了基本作用。一是藉助體制特有社會動員能力及其實現特定目標的較高執行力,我國在控制疫情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新冠疫情雖然較早在我國大範圍爆發,年初對我國經濟運行造成了嚴峻衝擊,然而得益於強有力的全社會範圍系統配套的干預措施,疫情肆虐局面得到較快控制,爲經濟和社會秩序穩定恢復創造了有利條件。對比美國和許多西方國家,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及時有效控制疫情,經濟運行受到更大程度拖累損害,顯然是今年中美經濟增速差距加大的單個最重要成因。傳染病國際流行對大國經濟增長績效直接造成如此明顯不對稱影響,是近現代世界經濟史上的極爲罕見現象。未來疫情風險如果不能因應疫苗接種及其它公共衛生措施而完全消除,這個比較疫情經濟學變量對後疫情時期國際經濟增長表現仍會具有解釋作用。
從今年我國前三季度經濟運行表現看,我國疫情防控相對有效性對國民經濟運行的影響,不僅表現爲對經濟社會秩序較早恢復常態化奠定了基礎,而且對出口與外貿超預期恢復和增長產生了始料未及的積極作用。今年3月世衛組織宣佈全球疫情大流行之後,當時較多預測觀點認爲,外國疫情普遍流行打壓需求會大幅拖累我國年內後續出口,成爲不利於我國經濟復甦的重要變量。實際情況是全球需求確實大幅萎縮,然而另一方面由於我國經濟較早恢復正常供給能力,國際市場部分需求轉移到我國,前3個季度取得合計出口增長1.8%的難得成績。如疫情對生活方式改變帶動筆記本電腦、家電出口分別增長17.6%、17.3%,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出口8287.8億元增長37.5%,醫藥材及藥品、醫療儀器及器械出口分別增長21.8%和48.2%。
另一點因素與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點有關:宏觀經濟運行對刺激政策反應較爲顯著靈敏。針對年初新冠疫情在武漢爆發後對經濟運行造成的罕見衝擊,中央與地方政府在早先已實施“六穩”宏觀經濟政策基礎上,進一步快速出臺各種救助性與刺激性的“六保”宏調政策舉措,宏觀經濟不同部門很快出現較強響應。如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0.8%,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0.2%。房地產雖面臨各類追加調控措施抑制作用,開發投資仍取得5.6%較高增速,對整體投資恢復正增長髮揮了重要支持作用。
宏觀經濟整體較快復甦同時,高科技行業與改善民生投資較快增長顯示國民經濟結構高度化進程仍在持續。如前三季度我國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9.1%,其中醫藥製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投資分別增長21.2%、9.3%,電子商務服務業、信息服務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20.4%、16.9%、16.8%。社會領域投資增長9.2%,其中衛生、教育投資分別增長20.3%、12.7%。從工業生產角度看,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其中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5.9%、4.7%,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8.2%、14.7%。
依據目前國際主流機構預測,2021年各國經濟將不同程度普遍復甦,像今年這樣絕對意義上衰退式追趕的觀察現象便不再會重現。然而依據對中美以及全球經濟中長期增長展望及其驅動因素分析推測,外部經濟增速有所回落環境下我國經濟較快追趕可能在未來一段時期持續展開。如IMF預測明年經濟增速,中美分別爲8.1%和3.5%,兩者相差4.6個百分點;明年美國名義GDP以及中國用匯率衡量的美元GDP分別增長5.36%和10.98%,暗示人民幣實際匯率甚至大約1個百分點,中國上述可比名義GDP增速比美國高出5.62個百分點。
IMF還提供了對成員國某些宏觀經濟指標截止2025年預測。數據顯示到2023年我國用市場匯率折算GDP規模將達到19.513萬億美元,當年歐盟GDP預測值爲18.839萬億美元,屆時中國經濟用市場匯率衡量的總量規模將第一次超過歐盟。2025年中國美元GDP規模將達到23.03萬億美元,是美國當年25.783萬億美元的89.32%,是當年歐盟20.301萬億美元的113.44%。依據這個長期預測,2020-2025六年間,我國對美國總量年均追趕或收斂速度約爲4.56個百分點,大約是2012-19年同一指標值2.3個百分點的兩倍。
任何預測都可能因爲未來不確定因素髮生偏差。IMF上述數據或可被看作中位預測,對中美兩國經濟相對增速或中國經濟未來追趕速度仍存低估或高估可能。例如,對於美國經濟而言,最近輝瑞報告疫苗研製試驗取得重大進展,後續大規模推廣接種能否順利推進及其效果如何?又如今年美國總統大選經歷了罕見的民意對立甚至程序性困難,年底能否順利實現大選後政府權力傳承交接,新政府能否較快彌合國內政治與族羣對立並如期穩定局勢?這些因素無疑對美國能否實現預測的經濟增速反彈具有重要影響。
就我國情況看,基於有關“改革狀態相關的潛在增速”經驗[1],如能在農地制度、戶口政策、更好保護激活民營經濟長期發展積極性等方面實施必要改革,更有效釋放城市化增長潛力並更多用市場性手段有效應對房價高企問題,同時穩妥實施宏觀政策應對需求衝擊與金融風險,應有可能在未來5-10年實現年均4%-6%中高速增長。另一方面,可貿易部門生產率持續追趕派生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境外投資者對我國資產增持意願趨勢性上升,國家有關人民幣國際化方針實施,有望推動人民幣實際匯率重回長期升值軌道。上述條件下,我國經濟未來追趕速度可能超過上述預測水平。
內外新環境下我國經濟追趕提速會派生多方面複雜影響。經濟保持中高速較快增長是實現國家十四五以及2035年遠期發展目標的必要條件,也將爲逐步緩解和化解階段性外部環境矛盾壓力提供必要條件。另外,與衰退性追趕相聯繫的疫情時代背景,爲創新提出更爲廣義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概念,爲探索創造包含有效防範應對新人獸共患病與新型傳染病的新發展模式提供了現實契機,有利於推進全球合作並緩解國際矛盾對立。
然而與新世紀初年全球經濟繁榮環境下中國經濟超預期追趕經驗比較,未來新一輪經濟追趕提速會面臨新的挑戰。美歐等主要發達國家內部經濟困難增加與社會矛盾激化,中國在總量追趕加速以及中高端產業市場競爭力提升,會對發達國家近年已開始的對華政策調整引入更多不確定性,這意味着我國未來經濟發展和追趕會面臨更爲特殊的外部環境風險。在這個意義上,經濟後進大國追趕提速越是接近某個臨界點,大國相互博弈過招與利益矛盾強度會隨之上升,需要把實力與智慧結合起來堅定而冷靜應對。
新一輪追趕提速對新興經濟體與發展中國家影響與新世紀初年比較也會顯著不同。雖然會對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產生邊際利好效果,然而難以出現世紀初我國需求跳升推動形成超級商品牛市景氣行情。前幾年我國推進一帶一路廣泛合作取得重要成果,然而發展中也出現投資項目與債務可持續等方面問題需階段性調整。與中國經濟具有較強市場互動關係的一帶一路國家會從中國追趕提速中普遍獲益,特別是與中國經濟互補性較強與聯繫較緊密的周邊鄰國如東盟成員國等,在分享中國經濟追趕積極影響方面會有近水樓臺之便。中國發展順風車效應是剛剛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RCEP)”協議的重要助推因素之一。
筆者幾年前出版的另一本開放宏觀經濟評論集[2],從不同角度分析了新世紀初年宏觀經濟強勁增長及其原因,考察了退出四萬億刺激政策的宏觀經濟背景以及延續到十八大以後經濟調整過程。我們看到,新世紀最初十餘年我國開放經濟超預期追趕,快速改變了世界範圍經濟版圖,同時也在某種程度再造了我國發展外部環境條件,突出表現爲近年中美關係轉折式變化。2016年特朗普入主白宮後重估對華戰略,中美關係以及我國與外部世界特別是發達國家關係,進入深度調試與轉型期。
隨着近年內外環境深刻快速演變,中國經濟巨輪駛入波濤洶涌與暗礁密佈水域,前所未有的機遇與風險同時出現。面對短期事件紛至沓來與歷史格局加速轉變的罕見形勢,本書收錄文字對中美關係、國際治理改革、經濟潛在增速、若干部門經濟與政策等問題提出觀察和評論。今年經濟運行呈現的衰退式追趕經驗事實及其前景,則爲未來經濟增長演變提供了一個新的現實觀察視角。(2020年11月17日)
本文爲盧鋒教授新書《未來的增長 中國經濟的前景與挑戰》自序,獲作者授權發佈。
[1] 參見“我國經濟的潛在增速之謎”的分析討論,本書第七章。
[2] 盧鋒 《宏調的邏輯——從十年宏調史讀懂中國經濟》,中信出版社,2016年版。
本站研究局是本站新聞打造的財經專業智庫,整合本站財經原創多媒體矩陣,依託於上百位國內外頂尖經濟學家的智慧成果,針對經濟學熱點話題,進行理性、客觀的分析解讀,打造有態度的前沿財經智庫。歡迎來稿(投稿郵箱:cehuazu2016@163.com)。
移駕微信公號 看這裡看不到的內容
【精彩推薦】點擊進入本站研究局·中國版>>
【精彩推薦】點擊進入本站研究局·國際版>>
過去120年全球表現最佳的澳洲市場 也扛不住了
爲什麼買不到口罩?科普:口罩是“高科技”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