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增長62倍後,叮咚買菜押注無人車?

叮咚買菜再度盈利,還測試起了無人車?

就在近日,杭州街頭出現了"叮咚買菜無人車"。

叮咚買菜方告訴壹覽商業,其正在內測前置倉場景下的無人車配送。測試主要針對個別倉和路線最後一公里的配送、叮咚前置倉之間的配貨等環節。通過個別測試,無人車會在成本優化和效率的提升上有一些體現。

叮咚買菜還表示,目前處於早期測試階段,只有杭州個別站點和路線進行測試,暫時還沒有規模投入使用。選擇杭州作爲內測地點,主要是因爲杭州測試的政策環境相對較開放,加上產品服務商在杭州也比較有產品優勢。

在壹覽商業看來,將無人車引入前置倉場景,叮咚買菜在試圖降低履約成本,提升運行效率。

只有控好成本,叮咚買菜才能賺錢

11 月 6 日,叮咚買菜(NYSE:DDL)發佈 2024 年第三季度財報,其規模與淨利潤均創新高。財報顯示,叮咚買菜該季度 GMV 72.7億元,同比增長 28.3%;營收 65.4 億元,同比增長 27.2%。

利潤方面,叮咚買菜該季度在 Non-GAAP 標準下實現了 1.6 億元的淨利潤,同比增長 9 倍以上,淨利潤率 2.5%;同時在 GAAP 標準下,淨利潤實現 1.33 億元,同比增長超 62 倍。至此,叮咚買菜已經實現了連續八個季度在 Non-GAAP 標準下的盈利,並且在今年連續實現了 GAAP 標準下盈利,收入也連續三個季度同比正增長。

壹覽商業曾總結過,叮咚買菜的前置倉模式能持續盈利,主要歸功於履約成本的攤薄,以及品牌勢能釋放後運營效率的提升。

在過去一年,叮咚買菜退出部分業務進展不佳的城市,並在江浙滬地區優化前置倉佈局密度,成功降本增效。

財報顯示,叮咚買菜在2024年第三季度進一步鞏固了其在江浙滬地區的地位。三季度,上海、江浙區域的GMV分別同比增長24.5%和40%,其中有13個城市都實現了超50%的年同比增長。在單量方面,上海的單日倉均單量已經接近1700單,江蘇和浙江也均超過了1000單。

畢竟,開拓新市場,意味着要在陌生的環境與新的競爭對手競爭,同時提升訂單量和倉的覆蓋人羣,都需要持續地投入。這種開拓帶來的增量,就像一個臃腫的胖子,除了營收增速好看一點,並不能有效轉化成真正的競爭力,一旦遇挫,很容易被打回原形。在已有品牌效應的江浙滬地區進行資產優化,是性價比更高的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季度叮咚買菜的履約成本在升高,分別爲11.47億、12.52億、13.98億,這很大原因是因爲營收增長帶來的成本同步提升。但也意味着控制履約成本,提升運營效率成爲了接下來叮咚買菜的業務重心。

早在2013年,亞馬遜就提出了無人機送貨計劃,並在3年後開發出了Prime Air送出了第一單,無人配送也正式進入了大衆視野,多家公司陸續跟進。發展至今,對於各企業來說,"無人"技術都賦予了企業不同的意義。

無人車,提升"最後一公里"效率

從行業視角來看,京東、美團都早早開始應用無人配送。2014年,京東成立X事業部,後又成立京東Y事業部,瞄準的是無人技術在物流和實體店系的應用。2016年,美團點評內部成立W項目組,開始研發特定場景下無人配送。

零售電商行業專家、百聯諮詢創始人莊帥告訴壹覽商業,京東的"無人"邏輯,是依託大型倉庫+實體店+週轉倉(配送站),通過連接無人車、無人飛機和配送員,搭建一套完整的"無人"配送體系,來突破規模臨界點,從而有效降低物流涉及的人力成本。

何謂規模臨界點?盒馬創始人侯毅曾對京東物流的成本和效率提出一個"最佳規模的臨界點"觀點,這個觀點認爲"京東是PC時代中心化的物流體系,初期成本高一點,但是體驗好,而且隨着規模擴大單位成本自然降下來。問題是,集中性的物流一定有個最佳規模的臨界點,超過臨界點之後效率降低,成本不減反增。"

而對於美團而言,做無人配送的動機更在於補充運力,這可以極大縮短集中取餐的時間,提升消費者體驗。

這麼看來,叮咚買菜的無人車,起到的作用與美團更爲相似。無人車主要在兩方面幫叮咚買菜降本增效。

一方面,它可以增加單趟運力的承載力,原本需要配送員多次往返運送的商品,現在無人車可以一次性裝載更多,大大提高了配送效率。另一方面,無人車能夠幫助增加運力的確定性,尤其是在高峰或特殊時期,可以有效緩解運力緊張的問題。

近年來,人工智能、傳感器技術等的日益成熟讓無人車配送逐漸從理論走向了實踐。但風險同樣值得關注。

前置倉無人配送規模化指日可待?

對於叮咚買菜而言,做無人車測試,肯定得加大投入成本。

在莊帥看來,無人配送車看似簡單,實則涉及多傳感器融合、高精度地圖、路徑規劃、自動駕駛、系統仿真等諸多前沿技術,並需要高效的雲端智能調度系統支持,需要優秀的技術團隊支持。比如2018年,美團點評就曾爲無人配送部展開大規模的招兵買馬,招聘完成後,無人配送部預計達到接近200人的規模。

對於剛解決生存問題,將目標轉向求增長的叮咚買菜而言,入局無人車是筆不小的開支。

與此同時,人車的安全性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儘管無人車配備了各種安全裝置,但在複雜的城市交通環境中,仍然可能會遇到各種突發情況。目前來看,叮咚買菜在測試無人車的基礎上,依然安排了人力與無人車進行配合,也是基於這一方面的考量。

好在,目前行業內走在前頭的樣本已經不少。除了上文提到的京東、美團外,今年雙11期間,包括極兔、申通在內的多家快遞公司都在用無人車進行最後一公里的配送。

生鮮電商是個要吃苦的行業,整個交易鏈路極其複雜,前端履約效率需要不斷改善,後端農業供應鏈需要梳理和整合。做好這些需要一定的定力和"笨拙精神"去突破一些東西。

技術的成熟需要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和耐性。叮咚買菜已向市場證明了自己的模式,無人配送的規模化,更多或許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