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民間的「古典自救」
(圖/新華社)
1995年許信良寫了《新興民族》一書,當時許多朋友認爲這只是獨派的一種想像,以漢文化在臺灣的根深柢固,臺灣社會又如何能成爲一個所謂的新興民族,但曾幾何時,這些朋友現在一提到近年臺灣的「去中國化」,就憂心忡忡,鹹認如此下去,許信良的想像或成可能。
的確,這幾年的「去中國化」令人心驚,從商周到隋唐,歷史課本可以用4頁精簡帶過;雖美其名曰略古詳今,但中國文明定型就在周代,秦統一天下在政治史、文化史的意義尤大,漢朝是如今漢人所以稱爲漢人的原因,而春秋百家爭鳴,正如希臘的諸哲競秀,後世從哲思到行爲都奠基於此,很難想像西方的歷史課本會以4頁就「打發」掉希臘!
會如此,當然是有人想盡快徹底拔除臺灣人身上的中國因子,然而,講的是中文,就算臺語,也是漢語的一支,姓的是中國姓,拜的是中國神,親屬結構、社會組織、思維特徵,多是受中國文化影響,又如何能徹底拔除?
拔除不可能,換來的卻是抹掉古典之後的臺灣。古典是歷史的縱深、文化的積澱,缺此,社會就短淺,國族認同也將經不起考驗,文化更不可能長遠發展。
說國族認同經不起考驗,是因這種臺灣認同多以「俯視中國」爲前提,一旦哪天發覺不然,認同就將崩頹。國族認同須有它的文化基礎,有此,就算國難,亦必親赴,無此,則多利益之結合。「去中國化」後的臺灣,能留下多少文化基礎可讓大家共患難,正令人懷疑。
說不可能長遠發展,就以臺灣人「仰視」的日本爲例,日本動漫能領先全球,就與日本密宗的「變身」思想有關。去掉核心的古典,臺灣文化多的就是標籤式的自嗨、淺碟式的消費,很難令人相信能走多遠。
去中國,就是去古典,沒古典,「皮之不存,毛將安附」,如何能有堅實的未來。原來官方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在讓核心的古典傳承下去,在臺灣,官方卻領先去古典,能不令人心驚!
好在,臺灣的民間社會也不完全坐以待斃,最近一羣有心人就以自己的力量做了民間的「古典自救」。它是由長年推動「漢字文化」的漢光文教基金會贊助,「一爐香文化事業」策畫製作,共同推出的《理想的讀本》。國文部分已編四冊,歷史首冊最近也將完成。
《理想的讀本》國文本的選文判準,是以歷年來高中的國文教學爲基礎,延伸改進,每冊選讀15篇選文,包括固定比例的文言文與古典詩詞,近現代創作或翻譯的白話文與現代詩歌,希望藉由這些作品,詮釋文字之用、文學之美、文化之豐,讓古典與當代成爲不中斷的連續體。
以第二冊爲例,古典部分有莊子的哲思;孔孟的雋語;左傳、顧炎武、諸葛亮的策論;李白、李清照等的詩詞6首;柳宗元、唐代傳奇的古文。當代則選了紀弦、商禽等的新詩3首;西西、鍾芳玲、黃春明的散文與小說;世界文學有維吉尼亞.吳爾芙與海明威的作品。範圍及於古典與當代,具體反映了對學子國文涵養的整體想定。但涵蓋面雖廣,每篇卻都具備觸動學子心靈的能量,讀來也就興味盎然。
中國文明「文史哲一家」,國文課其實也在涵養學子的史識與哲思,同樣,歷史的敘述也必然觸及文藝的掌握與思想的梳理,這本理想的國文讀本就如此,學子經由不同向度的雕琢,最後乃能成其立體豐富的生命。相信歷史讀本也將如此。
猶有進者,徹底「去中國化」雖不可能成功,但一時的異化也會導致臺灣長久的後退,以此,在這關鍵時期,民間能有這樣的「古典自救」,其意義也就不只在國文與歷史的教學而已,它更提示了文化建構及教育導向上民間所能着力之處,有心人從此事正可得到實質的啓發!
(作者爲文化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