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週刊/一堂1800億的教訓! 揭開生技股崩跌黑幕下單

圖、文/今週刊

臺股爲2016年畫下一個不錯的句點大盤加權指數全年上漲11%,臺股在亞洲股市中表現算是一支獨秀。然而,看到臺股亮眼漲幅成績,許多投資心中恐怕在滴血,尤其是生技股投資人!

最具指標性櫃買中心生技醫療指數2016年重挫25%,而且,內心滴血的人恐怕不在少數!因爲,相對臺股愈趨冷清成交量生技股是唯一成交愈趨熱絡類股。在上櫃市場中,它的成交比重往往達到三成,交投特別熱絡時,上櫃生技股單日成交量屢屢突破百億,成交比重拉高到五至六成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一年間,從天堂掉落至地獄 讓生技股市值蒸發1800億元的盲點

一度被視爲拯救臺股量能萎縮危機救世主的生技股,豈料,竟成了投資人的一場噩夢,回顧過往幾檔風雲一時的明星個股基亞從2014年最高的486元崩跌至去年最低點52.1元,浩鼎從2015年的755元暴跌至最低226元。

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臺灣生技股的市值蒸發了1800億元。

這筆1800億集體損失學費 ,究竟帶給投資人哪些珍貴教訓,首先,莫過於投資大衆新藥臨牀實驗解盲結果公佈,當成籤樂透般在賭博的迷失。

解盲成功不保證漲

「去年浩鼎股價解盲前瘋狂大漲,就是投資人對『解盲』抱着賭博心態,加上對『名人牌』過度寄予過度期待,兩相相乘下的產物。」一位不願具名,在國內市佔率排名前三大的券商生技股分析師感嘆到。

「那時候,我不斷提醒一些投資人必須注意一件事,浩鼎所做的臨牀二、三期解盲,只針對臺灣地區美國還只停留在臨牀一期,臺灣即使解盲成功,頂多只能在臺灣申請藥證、在臺灣賣,因爲市場規模太小,根本無法支撐浩鼎那麼高的股價」。

全球三期臨牀實驗成功率(解盲成功)平均落在60%,但臺灣新藥廠三期臨牀成功率卻高達75%,迄今只有基亞、浩鼎與北極星三家新藥公司失敗。

解盲失敗的公司股價必定暴跌。然而,解盲成功的公司,股價經歷短暫勁揚後,也大多快速回檔,去年宣佈三期解盲成功的懷特、德英、東生華皆是如此。(閱讀全文…)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週刊》(第1047期)。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臺灣防駭超強 連FBI都來取經  翁啓惠輕率背書 重挫中研院聲譽  葡萄王改標風波 恐成頂新翻版?  蔡友才賣股只賺56萬 換來12年重刑  一家快倒的生技公司 如何3年後賺近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