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8.6萬"買"了個越南新娘!中國小夥娶親

“如果老天爺再給我一次重來的機會,我一定不會選擇去‘買’越南新娘。”

小陳師傅說這話的時候,他的越南新娘小秋正坐在一旁玩手機,聽不懂中文的她,只擡眼衝我們燦然一笑。

越南新娘小秋

中國的秋天,真冷啊。

在別人還穿着短袖的時候,24歲的越南姑娘小秋就已經早早換上了秋裝。她有着越南女人最典型的長相,身材幹癟瘦小,看上去有些營養不良。頭髮稀疏,髮際線靠後,遠看就像是個40來歲的婦人,可湊近了細瞧,卻是一張十幾歲的臉,稚嫩,還常常神色茫然。

不認識小秋的人,都以爲她是個啞巴,其實她只是不會說中國話,白天除了幫忙剪線頭,她就在低頭猛刷手機,那個手機是認識幾天後,小陳師傅在越南花了2500塊錢給她買的,沒人知道她整天都在看些什麼,卻總有人跟小陳嘀咕:小心她是在百度逃回越南的路線以及沿路如何求助。

其實,小秋還是很喜歡中國的,起碼這裡的生活要比在越南舒服的多,只是這裡沒有綠芭蕉和紅木棉,也聽不到川流在街巷裡熟悉的語言。夜色漸暗,她坐在丈夫小陳的電瓶車後座,橫穿南部商務區,迎着風駛向位於輕紡城出租屋。滿眼都是高樓大廈,處處都是燈火霓虹,彷彿都在提醒着她:這裡是寧波,不是越南。

這是他們每天回家的必經之路。如果再晚些,周圍的燈火也更亮。(龔晶晶 攝)

據《中國新聞週刊》2015年報道:在中國,據不完全統計,越南新娘已超過10萬,具有合法婚姻者不到半數,她們大多身處農村,貧窮,且沒有戶籍。

1991年,兩國關係恢復正常,中越跨國婚姻開始迅速膨脹,在貧困線上掙扎的大量光棍和渴望到日漸富裕的中國改變命運的越南女孩心願不謀而合。

2002年之後,陸續出現介紹越南女孩的職業婚介,越南新娘來華網絡先從廣西、福建開始,隨後,迅速傳入廣東粵北地區,再進入江西、浙江、湖北、湖南、直至東三省。

2010年以後,在公開報道中,原先白衣柳身的“越南新娘”被貼上了更多標籤:越南出口的特產,光棍節網購的爆款,集體逃跑的常客,人口販子的獵物,電線杆廣告的主角,甚至是色情場所裡招攬生意的招牌。

曾經,我也以爲越南新娘離我們的生活很遠,直到遇見小秋。

買妻

第一次遇見小陳師傅和他的越南新娘,是在他們結婚後的第3個月。

小陳,江西人,36歲,在南部商務區一家服裝定製店裡當裁縫。雖然平日裡看着笑呵呵的,其實性子虎的很,據他自己說,上一份工,就是因爲僱主說了幾句不好聽的話,傷了自尊,所以才賭氣跑了。

爲了配合自己的人物設定,他還特意在右邊胸口處紋了一隻老虎。走訪那天,他穿一件已經洗的看不出是粉色還是白色的襯衣,因爲工作間有些悶熱,領口敞開,正好露出那隻老虎的尾巴,紋的有些粗糙,就像他給人的感覺一樣,乍看像老虎,細看卻像只貓咪

這樣的性格在婚姻中也體現無疑。他虛張聲勢的大男子主義,在強勢的前妻面前,潰不成軍。最後離婚收場,留下的一雙兒女,也被他送回老家,讓父母撫養。“單身的8年裡,也談過幾次戀愛,相過幾回親,可最後都沒成,女人實在太麻煩。這個要哄着,那個要依着。”小陳覺得,在下一場婚姻裡,自己該是隻老虎,而不是貓。

新聞照片上的這個越南新娘相比,小秋要黑上許多,也更瘦小,可20出頭的青春氣息,還是深深吸引了小陳師傅。

與以往的戀愛相比,越南女孩溫順乖巧的形象,撓的他心裡癢癢。

小陳告訴我,在他的老家江西鄱陽,幾乎每個村都有越南新娘,光他們村就有四五戶。她們有的是通過正常渠道來到中國,有的則是被拐賣、偷渡入境,有人剛到一兩年,正在留下還是離開的選擇中彷徨,有人則一呆幾十年,生兒育女,然後終老。“這幾年查的嚴,嫁過來的越南新娘多數手續齊全,合法合規,與買賣相比,更像是一場尋常的跨國婚姻。無非就是中介費高一點。”

“我們那裡要娶越南新娘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中介那邊有一羣現成的可以挑,二是中介安排我們自己飛去越南選。”小陳口中的“中介”,其實就是一些娶了越南新娘後,自己也開始做起跨國婚介的本地人。專門走街串巷,尋找村裡的光棍,推銷越南新娘。“我想着去越南挑新娘雖然價格更高些,但好歹選擇更多。”

資料圖(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天堂很遠,中國很近

2017年11月,小陳師傅穿上從天一廣場花幾百塊錢買來的西裝,揣着父母在老家東拼西湊的幾萬塊現金,和其他幾個“買主”,一同坐上了飛往越南的飛機。這是他第一次出國,也是他第一次坐飛機,一路上既興奮又有些暈,直到落地,小陳纔想起來,自己還不知道給他介紹越南新娘的“老表”全名叫什麼。心裡開始隱隱有些不安。

很快,當地就有人把他們接到了越南永隆一處破舊的小旅館安頓下來,11月的越南,天氣熱的像是寧波的8月。

原本計劃年前把新娘帶回去,可小陳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居然會在這個日租金不到10萬越南盾(約30元人民幣)的小旅館裡,一呆就是整整四個月。

和中介之前的廣告不同,他們每天每人只能見到一個女孩,可以互相交換聊天, “不像你們想的那樣站成一排,可以隨便挑隨便選,哪有那麼好的事。其實就跟相親一樣,沒有強買強賣,要雙方都看對眼了才行。”

“來之前,他們跟我說,如果同意每年給女孩孃家寄5000元人民幣,就能給我安排好好過日子,更聽話的姑娘。要是再加3000元,就能安排天天上班補貼家用的女孩。”小陳選擇了後者,所以中介費也比其他人稍稍貴上一些,一共8.6萬元。

小秋是他見到的第五個姑娘,前面幾個,不是漂亮的看不上他,就是他看不上別人,只有小秋,眼神羞怯,看上去符合他擇偶最重要的標準:溫順。女孩通過中介,只問了他兩個問題:“叫什麼名字。”“每個月能給她家多少錢。”顯然,小陳的答案,讓她還算滿意。

第二天一早,小陳就西裝筆挺地出現在了小秋家,和她的家人詳談起了結婚事宜。小秋是家裡的第6個孩子,父母已經離婚,家境貧寒。雖然語言不通,但在她家那個石棉瓦搭建的院子裡,親朋好友們都紛紛豎起大拇指對小陳“中國人”的身份表示讚許。

原來,越南一直有女性外嫁他國的歷史傳統,從前對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趨之若鶩的越南適婚女性,自2008年後,開始把目光投向中國大陸

那一年,越南受金融危機影響,很多越南女孩失業賦閒在家,而電視直播裡北京奧運會的滿天煙火照亮了中國崛起的現實,也點燃越南女人的幻想,中國大陸自此出現越南新娘潮。

在越南開始流行起這樣一句話:天堂太遠,中國很近。

逃跑的新娘

喜宴那天,小秋租了一件廉價的婚紗,所有賓客席地而坐,小陳很是高興,在人羣裡推杯換盞無比豪邁。他不知道的是,就在自己舉辦婚禮那天,老家隔壁村又跑了一個越南新娘,懷着孕,已經8個月了。

故事的轉折發生在婚禮後。有人告訴小陳,因爲小秋身份證上的出生日期要比實際的小几個月,所以在中國辦理結婚的資料需要再等上一段時間,這一等就是四個月,就連除夕夜小陳都是一個人在清冷的越南度過的。這一趟,他前前後後一共花了14萬。比中介事先溝通的要多上不少。“這錢,都夠我娶箇中國媳婦了。”

手續齊全後,小陳帶着他的越南新娘小秋回到了寧波。可這段婚姻裡隱藏的不安,卻在飛機落地的那一刻,悄然滋生。

來到中國後的小秋,一反在越南的溫順,變得喜怒無常,她不會說中國話,唯一認識的只有小陳,一個人來到異國他鄉的恐懼漸漸將最初的欣喜衝散,而且她發現,自己的新婚丈夫也沒自己想象的有錢,就連電瓶車和手機都是貸款買的。原本以爲可以通過嫁人逃離貧困的女孩,殊不知只是換了個國度,繼續與貧窮共處。

回國後,小陳拜託老闆娘,給小秋安排了一個在店裡剪線頭的工作,以方便24小時呆在一起。最近,他總是接到老家的電話,母親憂心忡忡,說是新聞裡說他們縣又跑了幾十個越南新娘,讓他把小秋看的緊些。小陳卻不敢告訴母親,這幾天,小秋正因爲他不肯給孃家寄錢鬧脾氣,已經不理他整整2天了。看着她背過身去有些冷冰冰的背影,心裡暗暗叫苦。

目睹全過程的老闆娘,對此概括得一針見血:“在他眼裡,這是買賣關係,對方會無條件服從。可在女孩心裡,這就是婚姻。”

最後一次看到他們的時候,小秋剛剛懷孕,還是乾瘦營養不良的樣子,不愛笑了,也不愛理人。而嚮往成爲老虎的小陳,依舊還是一副貓的樣子。因爲要照顧小秋,開銷大了,收入卻比從前少了許多。

似乎沒人說得清:在這場貧困與貧困的對賭裡,誰纔是真正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