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一些女孩的膝蓋總有淤青?
一場秋雨一場寒,夏天快要結束了。
比起火速剁手秋裝換上新衣,一些女孩似乎更熱衷於“換季叛逆”:熱褲短裙身上穿,夏天永遠在腰間!
但這樣的打扮,也給一些女孩帶來不小的煩惱:
在好奇的目光和“不可描述”的竊竊私語裡,女孩子們只能保持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內心卻是欲哭無淚。
1.
淤青,到底哪來的
手臂、大腿、肘部……尤其是膝蓋,莫名其妙出現的淤青,是許多人的“未解之謎”。
很難不認同你的懷疑
明明不記得什麼時候撞到過它,可膝蓋偏偏就是“奼紫嫣紅開遍”,讓人不由得懷疑:難道自己睡着後夢遊了?被別人打了?
百思不得其解之下,只好選擇甩鍋給“神秘力量”。這種無緣無故出現的淤青,由此獲得了一個略帶恐怖色彩的名字:
鬼捏青。
事實上,淤青形成的原因很簡單:
皮下出血。
人體受到碰撞後,血管破裂流血的同時,皮膚可能沒有開放性傷口。
這時,血液只能滯留在皮下,就是外表看起來青一塊、紫一塊的瘀青。
我們皮膚下存在着很多毛細血管,它們比頭髮絲還要細上十來倍,纖細又嬌貴。
可能你毫無印象、連痛感都沒有的小碰撞,毛細血管也會破裂、出血。
甚至一點小小的壓力,毛細血管都可能“承受不起”
毛細血管破裂後,充當”抗洪隊員“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還沒及時到位,血液就會流出來。
如果皮膚沒有破損,涌出的血液就會被困在皮膚下,開始凝結。
這是淤青形成的第一步。
因爲富含氧氣的、新鮮的紅色血液,正從破裂的血管中流入組織,聚集在皮膚下。
不久後,隨着血液中氧氣的流失,皮膚會隨之呈現出藍色、紫色甚至黑色。
當皮膚下的傷口開始癒合時,身體會開始分解、吸收皮膚下積聚的血液及其他液體,淤傷會進一步變成不同的顏色。
死亡的紅細胞被巨噬細胞吞噬,血紅素在微粒體酶的作用下,形成一種叫作膽綠素的深綠色物質,皮膚也就呈現出淤“青”的狀態。
在身體修復皮下的傷口時,瘀傷的顏色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改變。同一塊淤青上的不同部位,也可能因爲處在不同的修復階段,呈現出不同的顏色,這是正常的。
a
看上去就痛 / 圖源:onhealth
最終,淤血被你的身體吸收,“五顏六色”的瘀斑終於慢慢消失。
既然淤青的來源,是磕碰、撞擊等導致的皮下出血。
那爲什麼同樣穿着短袖短褲,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卻更多是女生呢?
2.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她”?
有人說,女生身上更容易出現淤青,是因爲“細皮嫩肉”,男生則是“皮糙肉厚”。
這話真的有道理。
女生皮膚相對較薄,對皮下血管提供的保護也就相對更少。
男生和女生的皮膚結構也不相同。
男性皮膚的膠原蛋白密度更高,可以更安全地保護血管免受鈍力的傷害。
所以,同樣力度的撞擊,可能會在女生腿上形成大塊淤青,男生卻毫髮無損。
再加上許多女生皮膚白皙,腿上的淤青就更加明顯,讓人不想注意都難。
此外,有研究人員指出,女性體內大量的雌激素,可能也是導致女性更容易產生淤青的原因。
儘管目前還不能確定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但雌激素可能會阻止血管壁形成、修復,致使血管擴張。
這意味着女性皮下出血後,在凝血前,會有更多的血液流出,形成大面積的淤青。
書裡常說女孩子的皮膚“吹彈可破”,看來,還真不是誇張。
3.
揉一揉?小心淤青更嚴重
既然一點小磕碰都可能出現淤青,那麼撞到之後趕緊揉一揉,把瘀血“揉開”“揉散”,會不會好些呢?
實際上,這種常見的處置手法,是錯誤的。
撞到後立刻揉搓,只會讓皮下血管破裂得更嚴重,恢復得更慢。
在受傷後,首先要做的,是對磕碰部位進行冰敷。
注意是冰敷,不是熱敷。
寒冷會讓血管收縮,減少流向碰撞處的血液量,有助於減少滲入周圍組織的血液,減小淤青的面積和腫脹。
碰撞後如果立刻熱敷,則會加重傷口出血的情況。
某在線問診網站上,有人發現熱敷後淤青面積“比原來更大了”
在碰撞發生72小時後,可以進行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淤血的代謝。
如果受傷的是可以擡高的部位,比如手、腳、胳膊等。碰撞發生後,可以立即擡高受傷的部位,到高於心臟的位置。
重力可以幫助減少血液聚集在這個區域,減輕腫脹。
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適當休息受傷部位,不要強撐着繼續運動。
一般情況下,大多數瘀傷不需要藥物治療,能夠在2周內自然痊癒。
如果疼痛劇烈、淤青長時間沒有消退,或者反覆出現原因不明的淤青,應該及時就醫。
不過大多數情況下,“莫名其妙”出現的淤青,只是發生了你沒感覺、不記得的碰撞,不需要太過擔心。
圖源:medical news today
日常生活中,小磕碰和隨之而來的淤青,原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只不過當淤青出現在女生膝蓋上時,就會引來窺探和玩味的目光。
男生膝蓋上,一樣會出現淤青
那麼,當你發現身邊的女性膝蓋上有淤青時,應該怎麼辦呢?
不要盯着看,更不要竊竊私語,這樣只會暴露自己的無知哦~
文獻參考:
[1]淤青的顏色爲什麼會變化[J];家庭科技;2009年09期
[2]趙朋成.體表老淤青 要找找原因[J].江蘇衛生保健,2018(10):29.
[3]爲什麼身體輕輕一碰就會有淤斑[J].《醫藥與保健》2011年2期
[4]關於膝蓋,你知道這些嗎?[J].《大衆科學》2019年第8期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