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爲什麼有些長輩因爲青少年沉迷遊戲而反感遊戲

本文系作者授權“愛玩網”發佈

原文標題:爲什麼有些長輩反感遊戲

根據題目描述,更確切的問題應該是“爲什麼有些長輩因爲青少年沉迷遊戲而反感遊戲”。至於有些因爲各種山寨換皮遊戲或者圈錢遊戲而反感遊戲的,我也同意你們的看法,確實很多遊戲吃相難看。但這不在本答案討論範圍,相關評論恕不迴應。

--------------------------------原答案分割線--------------------------------

10歲女孩玩耍時用一把電鋸把5歲妹妹的臉給鋸了,人們不去問爲何小孩能接觸到電鋸,而是認爲事故原因是小女孩看《熊出沒》模仿裡面的光頭強,都TM賴無良動畫片淨播些不該看的東西

10歲男孩把鄰居家7歲和4歲的兩個孩子綁在樹上點火烤,導致兩人燒傷,人們不去問爲何10歲了還不懂用火烤人有多危險,而是認爲這都是模仿《喜羊羊與灰太狼》裡烤羊的過程,製作方還被告上法庭,被法庭判決賠償將近4萬塊。

同樣,有12歲網癮少年爲打遊戲幾天不回家的,有13歲網癮少年爲打遊戲偷錢充值的,有15歲網癮少年爲打遊戲攔路勒索打架的……人們認爲孩子是無辜的,家長是無奈的,都是遊戲的鍋,都賴遊戲,是遊戲毀了孩子的前途和青春。

媒體報道所謂網癮少年事件的時候總會說一句類似“一個陽光少年就因爲XX遊戲而走上了XX的道路”的話。我特想問問不負責任的記者,你真的確定故事主人公以前是個”陽光少年“麼?

能做出爲了上網偷錢搶劫的事的,有的父母脾氣暴躁打罵孩子,有的父母外出打工由祖輩撫養,有的家庭不和經常吵架……不是家長管教力度不合適,就是在惡劣環境下養成了叛逆狹隘的性格,又有幾個家庭和諧美滿課餘生活豐富多彩爲人開朗健康向上的孩子墮落成網癮少年了?

你真以爲他們在網吧喝汽水吃泡麪睡桌子上一連好幾天,睜着發紅的眼睛機械地點鼠標是因爲遊戲太好玩?別開玩笑了,那樣的遊戲體驗恐怕已經沒多少樂趣可言,他們只是在通過遊戲逃避現實生活,他們知道一旦離開網吧就只能回到不願面對的現實中去,只能在虛擬世界做英雄當大哥。那是什麼使他如此厭惡他的現實生活,以至於寧肯躲在網吧過這種生活也不肯回去?恐怕自己有責任,家長有責任,學校乃至社會或許也有責任,卻很難怪到遊戲公司頭上。

沉迷遊戲的羣體除了媒體喜歡報道的16歲以下陽光少年以外,大學生也是重要部分。對於這部分人,我同樣認爲主要責任不在遊戲。他們從高中上來,一下子沒了外部的壓力和明確的目標,擁有了自主權和自由,有的因爲迷茫困惑不知道做什麼而開始打遊戲,有的因爲周圍人都在沒日沒夜打遊戲而跟着打。

之所以一沒人管就開始放縱墮落,恐怕還是家庭教育的問題,孩子缺乏自主性和自控能力,家長也沒引導過孩子思考自己的發展方向。至於爲什麼好多大學的環境都是這樣烏煙瘴氣地打遊戲,那就是學校和社會的問題了。

當然,更多的人僅僅是喜歡打遊戲,還沒到成癮的地步,可是家長們也不肯因此放過遊戲——

“我們家孩子可聰明瞭,小學一年級就會背唐詩,每次考試都雙百,就是因爲上了初中打遊戲,單詞也背不過了,考試也拿不了滿分了。要不是因爲打遊戲,肯定能考上清華北大,將來當大官掙大錢。這麼好的孩子,就讓遊戲給耽誤了,喪盡天良的遊戲公司啊!”

俗話說孩子是自家的好,可是望子成龍也要遵循基本法啊,您家孩子天賦足夠麼?您的管教和培養到位麼?一見成績不好,就把所有過錯推到遊戲身上,這樣推卸責任合適麼?說什麼如果不是玩遊戲孩子肯定能考上好大學云云,我只能說這是在爲自己的懶惰推脫,爲孩子的懶惰推脫。

即使遊戲確實好玩,也要想想爲什麼孩子沒有足夠的自控力。不是說控制自己一點遊戲不玩,而是在休閒娛樂和學習工作之間找到平衡。

大人們沒看過《最後生還者裡喬爾爲拯救艾莉做出的抉擇,沒讀過《魔獸世界》裡提里奧寫給泰蘭的信,沒見過《上古卷軸5》裡天際省恢弘的歷史和動人的傳說,沒聽《巫師3》裡普希拉唱的The Wolven Storm,這些報紙電視上也都從來沒有。報紙上電視上只有哪裡的小孩又模仿動畫片闖禍了,哪裡的陽光少年又被萬惡的遊戲毀了。

他們不知道遊戲可以創造一個世界,可以成爲一件藝術品,可以講述美好的故事,他們只知道遊戲能圈錢,能讓人上癮,能毀人前途。

當然,人們玩的遊戲並不都是《最後生還者》這種有深度有內涵的,還有好多看上去沒什麼內涵的,家長們問,你玩這些有什麼用呢?我一直不能理解,既然是玩爲什麼非要有用呢?也許遊戲不能讓你某方面能力得到增長,但你得到了愉悅和放鬆,在現實生活中遙不可及的體驗都能通過遊戲得到滿足,這本身就體現了遊戲的價值。Work hard,play hard,只要能規劃好時間,在娛樂的時候爲什麼不能做一點只讓自己放鬆沒有其他意義的事?

事實上,選擇玩遊戲的人有兩種心態,一種是因爲遊戲好玩,自己實在想玩,不過再好玩的遊戲提供的多巴胺,也到不了讓人慾罷不能的地步,跟毒品差的不只一個數量級,居然也有幸被譽爲“電子海洛因”;另一種是自己無聊或者不願意做應該做的事(比如題目太難不想做、論文寫不下去等等),從而選擇先打盤遊戲殺時間,事實上他們只是需要一樣東西來kill time,選擇了遊戲來做這項任務而已。

諷刺的是,像《最後生還者》這種有內涵的遊戲,它的玩家大部分是前一種,他們熱愛自己玩的遊戲,他們玩遊戲是真的覺得遊戲做得好,對遊戲質量的要求很高。而被詬病最多的國產遊手遊的玩家中,更多的卻是後一種出於無聊打發時間的玩家,甚至他們自己都不覺得這些遊戲好玩,自己都會罵遊戲垃圾;那麼問題來了,這些遊戲做得這麼垃圾,爲什麼他們還是會玩?是遊戲太有誘惑力吸引了他們,還是他們不想做正事選擇了遊戲?

遊戲環境要淨化,媒體也是很重要的一環。真心希望報紙娛樂版塊在報道好萊塢大片和格萊美獎之餘,能夠抽出一小塊地方講講TGA(The Game Award的縮寫,一個遊戲獎項的名字,並非是GTA的誤寫),講講優秀的遊戲。另一方面,大人們也應該明白髮生上面那些事情,最主要責任永遠在當事人自己及其家庭;多從自己和孩子身上找原因,纔有可能幫助孩子取得進步解決問題;老是讓動畫片和遊戲背鍋,盼着什麼時候這些遊戲公司都倒閉了自己的孩子就能真正愛上學習,這輩子都懸能盼到那一天。

--------------------------------分割線--------------------------------

以下回應一些評論區提出的疑問:

因爲我說沉迷遊戲的主要原因在自己和家庭,而不是遊戲本身,所以有人說我不夠熱愛遊戲,體會不到遊戲有多好玩,大有“沒沉迷過遊戲的人不足以談遊戲”之感。然而,作爲一個學遊戲設計又當遊戲策劃的人,我覺得自己的選擇已經足以體現我對遊戲的熱愛。遠的不說,今年我通宵玩過的遊戲就有《文明5》、《饑荒》、《巫師3》、《爐石傳說》、《FM2016》等等。

我通宵玩遊戲,所謂“網癮少年”也通宵玩遊戲,我們之間的區別就是我每次通宵都是知道第二天沒什麼要緊的事、確定通宵不會耽誤正事的情況下玩的。喜歡玩遊戲和沉迷遊戲之間有很大區別,儘管我們經常開玩笑說自己又“沉迷XX遊戲”了,但實際上只是喜歡玩而已,只是找到了一個更好的娛樂手段,在不耽誤正事的情況下偶爾通宵一把也是非常正常的事。

但如果爲了打遊戲住在網吧一連好幾天,絲毫不顧重要的考試、家長的擔心和應完成的工作,那才能算沉迷。“沉迷遊戲”的重點應該在“沉迷”而非“遊戲”,不信可以做個調查,看看沉迷遊戲的羣體是跟喜歡玩遊戲的羣體共同點多,還是跟沉迷其他東西的羣體共同點多。

有人在評論區提到關於遊戲的相關政策制定和執行得不到位,比如小孩用他人身份證註冊防沉迷系統,比如存在網吧老闆有意招徠小學生。但我想這些也不是遊戲公司能控制得了的,公司就是開發和運營遊戲,就連網上漫天亂飛的盜版遊戲都管不了,更別說管網吧老闆了。

還有人提到遊戲圈錢的問題,確實遊戲爲了盈利會設置付費點,讓用戶付費能夠玩得更爽。但問題是不管怎麼設計,付費的存在都是會影響遊戲體驗的。也就是說,如果讓你花錢你都玩,那假如不用花錢的話你更會去玩,遊戲圈錢這個點其實是把玩家向外推的。有人說因爲遊戲要花錢導致小孩偷錢去玩遊戲,那重點其實在小孩沉迷遊戲到了不惜偷錢去玩的程度,沉迷比損失的錢財更可怕。

提到國產遊戲的也有,國產遊戲的名聲跟國足一樣,成了國人的痰盂。眼下國內遊戲環境確實很亂,但如果你深入瞭解國內遊戲產業的話,就會發現仍然有良心公司和優秀製作人,情況還是在逐漸變好的,不過還需要時間。

我不求所有人同意我的看法,有些什麼理由不講直接在評論區噴我的,有些表示不管怎樣在我眼裡遊戲就跟毒品沒區別的,有些對遊戲和遊戲產業現狀根本所知寥寥就亂講一氣的,希望等以後遊戲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後你們不會太悲憤。我不認爲你們能理解我的意思,彼此不必多費口舌。

--------------------------------分割線--------------------------------

以下是一些題外話,也算是談一下看到某些評論的感受。

回答這道問題之後收到了很多這樣的話:

嗯,自己有責任,父母有責任,社會學校也都有責任,就遊戲公司沒有責任,這真是太6了。

這位同學言下之意無非是遊戲公司也有責任,我沒有回覆也沒有反駁。一方面是沒什麼好反駁的,我並沒否認遊戲公司有責任,我只是說主要責任不在遊戲公司;另一方面我也說服不了他,因爲遊戲確實是誘惑力最大的娛樂項目之一,人類花了無數個小時在玩遊戲上,而這些時間在很多人看來是白白浪費掉的,只不過這不是我答案的重點所以沒有說而已。

我之所以沒有回覆,主要是覺得痛心,痛心我必須承認遊戲公司有責任。遊戲設計師絞盡腦汁設計系統平衡數值,編寫引人入勝的劇本,程序員們debug到深夜架構逼真的圖像引擎美術們的草稿紙堆滿了房間,才做出精美傳神的原畫。當我們歷盡艱苦做出來一款令世界瘋狂的遊戲時,有人告訴我們,你們有責任,你們耽誤了孩子的學習。

遊戲公司有責任,遊戲公司的責任是把遊戲做得太好了麼?是遊戲設計師太用心太聰明瞭麼?是美術的畫畫得太棒了麼?是程序員們開發的遊戲引擎太逆天了麼?這些都是錯誤麼?

歌唱得好的歌手,人們叫他大明星;

電影拍得好的導演,人們叫他大藝術家;

遊戲做得好的設計師,人們叫他罪人

我的本科專業是CS,學了一個遊戲設計的雙學位,我一直夢想能成爲一名優秀的遊戲設計師。每次回家過年,最怕被親戚問自己以後想做什麼。我回答說做遊戲的時候,他們總會瞪圓了眼睛:

“爲什麼想去做遊戲呢?怎麼不找點正經事情做?”

“遊戲可害人了,你做這個不是坑別人嗎,這是傷天害理的事啊……”

“你考了這麼好的學校,這個專業也好找工作,幹嘛非要做遊戲呢,學問得用到正道上啊。”

做得遊戲不好玩被罵,做得好玩還是被罵。有多少人喜歡玩你的遊戲,就有多少家長在罵你。席德梅爾、宮本茂、冰蛙……某種程度上都是這些人眼中的罪人。有些人說遊戲公司有錯要改,我想問問怎麼改呢?讓在遊戲前加“適度遊戲益腦,沉迷遊戲傷身”,我們加了;讓開身份認證接入防沉迷系統,我們用了;國家各種審覈和規定,我們也遵守了。還能讓我們怎麼樣,故意把遊戲做得不好玩麼?

我真的想問問這些人,你們瞭解遊戲麼?我在原答案提到的《最後生還者》、《巫師3》、《上古卷軸5》、《魔獸世界》裡你們是否接觸過其中任何一款?你們自己玩過幾款像樣的遊戲?你們憑什麼詆譭遊戲,認爲遊戲只能毀人不倦,玩遊戲沒有一點好處,最好把遊戲公司都幹掉?我爲遊戲行業鳴不平,並非因爲從業者辛苦,而是因爲從業者沒有得到起碼的尊重。

許多遊戲愛好者都知道遊戲被稱爲“第九藝術”,然而這個“第九藝術”實際上是自封的,對於更多的人,可能更願意接受“電子海洛因”這個別名。

是的,如果把玩遊戲的時間都用到工作和學習上,早就升官晉爵金榜題名了,問題是你做得到麼?我記得知乎上以前有人問,如果一個國家讓自己的人民都只工作不娛樂,國家是否能更強大。答案是這樣確實能極大增加生產力,但這樣的國家是沒有人願意待的。

人類創造了這麼多奇蹟,最終目的是爲了更高質量的生活。電子遊戲也許不能幫助人們更好的學習和工作(其實也有這樣的遊戲),但它確實爲數以億計的人帶來了快樂與滿足。

我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做出一款優秀的遊戲,讓很多人喜歡玩。我認爲這樣一款遊戲一樣有很大價值,一樣能讓世界變得更好。人們在工作之餘,能夠撿起我的遊戲,享受它帶來的獨特體驗。如果有人因爲我的遊戲沉迷了,我深感抱歉,但也許你應該學會控制自己娛樂的時間。

鐵匠磨出了鋒利的菜刀,希望廚子切起菜來更加順手,他也不希望廚子用這把快刀砍死了人。我們做遊戲也是提供一種商品或者服務,我們也希望顧客能正確使用它。

如果你說“刀子”太快不應該賣給小孩,有些遊戲不該讓小孩玩,沒有問題,請先建立完善的分級制度,再打擊盜版規範市場,讓公司有能力只把遊戲賣給該賣的人。這些也應該是政府和法律機構應該思考的問題,遊戲公司的職責就是做好遊戲,有規定我們都遵守,沒有規定那公司也無權去管控。

至於仍然反感遊戲的人,我也沒自信能說服你同意我的想法。我只希望你在給我點了反對之後,有機會的話能夠嘗試一下我提到的那幾款遊戲,它們真的相當不錯,它們真的不是毒品。

文/LouisEX(知乎)

原文地址:點擊查看

本文由愛玩網整理轉載,版權屬於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