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傷筋動骨”60天

斑馬消費 陳曉京

海底撈終於嚐到了擴張的苦果。

在短短兩個月內關停300家門店,導致公司2021全年虧損最高達45億元。

隨着神話的破滅,海底撈市值從一年前的4700億港元,跌至目前的1064億港元。

鉅虧

已經過去的2021年,對於海底撈(06862.HK)和他的創始人張勇來說,很是難熬。

這家1994年創立於四川簡陽的火鍋品牌,自2018年香港上市以來,一路高歌猛進,以服務贏得了一衆擁躉。驚人的盈利能力,在資本市場獲得投資者的追捧。張勇更是用火鍋店,爲自己連續摘得新加坡首富的王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登頂時有多風光,摔下來就有多慘痛。

昨日,海底撈發佈年度業績警告:公司全年收入預計超過400億元,比上年同期的286億元增長超過40%,而年度淨利潤卻從上年的3.09億元,跌至虧損38億-45億元。

在收入大幅增長的情況下,公司爲何出現鉅額虧損?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公司關停300多家餐廳以及餐廳經營業績下滑,導致處置長期資產的一次性損失、資產減值損失等,合計約33億-39億元。

另外,在全球疫情變化和反覆的情況下,公司逆勢快速擴張,加之內部管理不善,對餐廳經營帶來了衝擊。特別是在去年下半年,全球以及區域疫情的管控,重創海底撈的餐廳經營,公司經營情況較上年同期下滑。

海底撈上市之後,在內地市場快速擴張的同時,重注海外市場,希望藉此找到另一片星辰大海。去年,公司海外門店虧損加劇。

受年度業績鉅虧消息影響,昨日,海底撈股價大跌5.54%,以19.080港元收盤,總市值1064億港元,一年之前,公司市值曾高達4700億元。

犯錯

王小姐是海底撈的狂熱愛好者,喜歡的不僅是它的味道,更中意它的服務。在等位的間隙,可以順便做做美甲、擦擦皮鞋,在海底撈過生日,還有一衆服務員舉着燈牌給唱歌跳舞、送一些小禮物。

服務正是海底撈區別於其他飯店的立店之本。

不過,有那麼幾年,想要吃一頓海底撈並不容易,幾乎每一家門店到正常的飯點,都需要長時間排位,甚至還出現過花錢插隊的“黃牛票”。

王小姐發現,從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她所在城市的多家海底撈特別是新開門店,往日排隊的盛況已不多見,很多次臨時過去就有空位。

她的個人體驗,都體現在了海底撈的財報裡。

翻檯率是衡量一家餐廳經營效率的重要指標。2018年,海底撈的這一數字高達5.2次/天,幾乎將大型餐飲店的效率發揮到了極致。然而,次年即降至4.8。

2020年,疫情突然來襲,全民居家抗疫,對線下餐飲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海底撈反其道而行之,加快了擴張的步伐。全年新開門店544家,全球門店網絡增加到1298家。

隨着新開門店的增多、各地門店數量的加密,顧客被分流,全年整體翻檯率進一步降至3.5次/天。

這一變化,仍沒有引發海底撈管理層的足夠警覺。2021年上半年,海底撈繼續新開門店近300家,期末門店總數達到1597家,翻檯率則降至3.0次/天,三線城市甚至已跌破3。

張勇這是在賭博,他賭疫情會快速過去,報復性消費會很快到來。事實證明,他對情況的估計過於樂觀了,對趨勢判斷失誤,“擴張計劃盲目自信了”。

在做大的慾望面前,海底撈甚至不惜破壞自身發展的鐵律。創立早期,公司將人才作爲根本,有多少合格店長,就新開多少門店。短期內快速擴張帶來的人才短板,將公司的管理問題暴露無遺。

療傷

面對持續下滑的業績,在公司2020年報和2021中報中,並沒有將此歸咎於外部因素,而是坦言內部管理存在的不足。

這恰恰曾是外界最推崇海底撈的地方。十多年前,管理學者黃鐵鷹發表的《海底撈的管理智慧》一文,一度成爲國內各大商學院都會講授的案例。後來的《海底撈你學不會》一書,更是被服務行業奉爲圭臬。

既然內部管理出現了問題,就從內部開始動手術。

去年上半年,海底撈調整組織構架,從區域統籌教練模式,變爲大、小區管理模式。將門店拓展、工程、選品、定價等,放權給各大區經理;小區經理負責各區域門店的巡視、考覈和輔。各區域門店,可根據當地消費者的喜好調整菜品組合,實現更本地化的就餐體驗。

海底撈希望通過這種變化,精準發現每家店存在的問題,並進行鍼對性地監督和輔導。

公司管理層隨即進行重大調整。

2021年8月24日,公司非執行董事舒萍和執行董事施永宏辭職,舒是張勇的妻子,施則是張勇的早期創業夥伴、公司重要股東。

楊利娟、李朋、楊華等人獲委任爲執行董事,楊獲聘爲副首席執行官。他們的年齡都在40歲上下,從海底撈基層成長起來,有豐富的一線工作經驗。

更大的變化隨之而來。

當年11月初,海底撈對外宣佈,因爲快速擴張導致部分門店選址失誤、優秀店經理不足,公司將在兩個月內逐步關停300家左右經營未達預期的門店。

與此同時,公司副首席執行官楊利娟全權負責“啄木鳥計劃”,持續關注經營不佳門店,並採取果斷措施,適時收縮集團擴張計劃,在餐廳平均翻檯率低於4次/天時,原則上不再規模化開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