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分子醫學研究所:新冠肺炎重症或與基因變異有關
(原標題:芬蘭分子醫學研究所:新冠肺炎重症或與基因變異有關)
新華社北京11月3日新媒體專電 同樣感染新冠肺炎,爲什麼一些患者輕症治癒,而另一些患者病情嚴重?這是圍繞新冠病毒的關鍵待解問題之一。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10月29日報道,芬蘭分子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10月28日宣佈,一項分析結果表明,3號染色體上的一個基因變異與疾病最嚴重的形式之間存在關聯。研究人員指出,擁有這種變異的人患上新冠肺炎的風險不會增加,但一旦感染就很有可能發展成重症。
研究主要作者之一安德烈亞·甘納解釋說:“目前,我們對這一基因區域的瞭解仍然很少,它可能具有治療價值,但我對它能否在短期內實現沒有把握。”他說:“因此,目前我們側重於對生物學的理解,爲以後的研究開闢新的途徑。這或將有助於理解爲什麼有些人生病而另一些人不生病。”
報道稱,這一領域的發現不僅能幫助抗擊當前疫情,還有助於防範未來的病毒。目前有多個研究小組正在對這個染色體區域進行研究。他們一致認爲,它控制了某些有利於病毒入侵以及隨後出現細胞因子風暴的基因的表達。
報道還稱,在大多數重症變異患者中,存在一個發病幾天後出現的繼發性惡化階段。在某些情況下,這一階段會導致免疫系統和炎症機制做出過度和異常的反應——細胞因子風暴,這意味着有關免疫控制的分子被大量釋放,最終可能導致機體衰竭和癱瘓。
但是,具體機制和觸發這一過程的特定基因尚不明確。3號染色體上可能對病情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基因變異,似乎主要涉及一個受6個基因調控的區域。
報道指出,新冠病毒已被證明能與細胞表面的ACE2蛋白結合,而這6個基因中恰好有一個與這種蛋白質相互作用,還有一個與肺部對病原體的炎症性免疫反應有關。
據報道,本週,美國耶魯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共同創建的布羅德研究所組成的研究小組在美國《細胞》期刊上發表了對數億個暴露於新冠病毒和MERS病毒的細胞進行檢查的結果,印證了之前指出的ACE2基因可能是新冠病毒感染原因的研究。
耶魯大學另一個研究小組也在本週發表一項研究稱,除了得出與疾病相關的6個基因的相同結論外,研究人員還發現幾個可能與新冠重症有關的炎症標誌物與基因之間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