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管新規 陸官員:支付行業出現問題

大陸央行副行長張青松28日指出,「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訂定的背景是「支付行業出現了一些問題」。(圖/截自中國網)

大陸國務院近日訂定「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受到很大的關注,因爲這涉及185家支付機構、每年交易達1兆筆、數百兆人民幣的金流。而官員28日在記者會上強調,新規訂定的背景是「支付行業出現了一些問題」,例如支付機構的合規意識極需樹牢、監管能力建設還需持續加強等,官方也強調下一步將抓緊制定「條例」實施細則。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8日下午政策吹風會,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副行長張青松和司法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即將於2024年5月1日起施行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

張青松指出,新規適用對象是主要提供小額、便民服務的支付機構,這些支付機構年交易筆數約1兆筆,筆均交易金額人民幣330元(約合臺幣1,430元),「他們與經營主體的經營活動、社會公衆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對他們建立起穩健充分的監督管理框架具有重要的意義」。

張青松強調,隨着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以及對經濟生活層層面面的深度滲透,支付行業在一段時間內保持了非常快速的發展。「我們判斷,這個階段轉向成熟期,將依然保持增長,但不是爆炸性增長」。

他並指,隨着業態快速發展,支付行業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支付機構的合規意識極需樹牢、行業發展的格局仍待優化、機構服務能力存在短板、監管能力建設還需持續加強等。在這個過程和背景下,「條例」呼之欲出。

大陸央行支付結算司負責人王晟提到,10年來,支付機構業務不斷創新,業務量快速增長,交易筆數和金額年複合增長率都超過了40%。2022年大陸支付機構共服務10億個人和數千萬商戶,2010年制訂的「2號令」逐漸出現滯後於市場發展和監管需要的情況。他表示,目前大陸央行正在抓緊制定「條例」實施細則,後續將按照立法程序有關規定,充分徵求、吸收各方意見後公佈。

經濟參考報近期援引大陸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9月底,大陸共有185家非銀行支付機構。當前,非銀行支付機構年交易量超過1兆筆、金額近人民幣400兆元,分別佔全大陸電子支付業務總量的約八成和一成。

第一財經指出,新規定公佈後,支付寶、微信支付(財付通)、美團(錢袋寶)、抖音(合衆易寶)、PayPal(貝寶支付)、易寶支付、中國銀聯等都在第一時間發聲支持這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