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丨於新舊交替中寄宏願,於熱鬧紅火中築根魂——我們的春節

圖1 春節納福

又到一年春節時,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春節被視爲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它不僅意味着一年工作生活的落幕和一段假期的開始,更具有某種強烈的儀式性和符號性:不管我們身在何處、過去一年經歷了什麼、歸途面臨多大困難,我們都近乎狂熱地嚮往回家團聚,並會毫不猶豫地付諸行動。一切努力都是爲了趕在除夕夜與家人吃上一頓熱騰騰的年夜飯,哪怕這年夜飯僅僅只有一菜一湯。回家過年,對於每個中國人來說是何等習以爲常的事,但這種年度性、規模以億計的集體遷徙與背後的行爲目標,卻足以給中華文化圈以外的人帶來強烈的震撼。春節能成爲全球華人文化認同的載體和共同的身份標籤,這或許正是原因之一。

圖2 春節的上海城隍廟廟會張燈結綵

農曆正月初一這天爲春節,而從傳統意義人們的認知角度講,春節一般從農曆臘月的小年甚至更早的時間開始,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結束,漢族、壯族、土家族、布依族、侗族、朝鮮族等民族都過這個節日,是中華大地上流傳範圍最廣泛的傳統節日。春節期間正值傳統農業社會中的農閒時間,也天然成爲衆多文化活動傳承實踐的最佳時段。更重要的是,春節是舊與新的交匯點,是冬的蕭瑟與春的生機的分割線,是告別往年不如意、迎接來年新希望的必經路,也是個人家庭宗族中取暖、重新投入社會生活的好契機。因此,春節期間的任何文化活動都或多或少地寄託了人們的美好願望,這些願望具象地表達於美食娛樂活動藝術作品、行爲實踐中,使春節成爲了傳統文化事象、知識體系和價值觀念的集中載體,也深遠地影響、塑造了中國人的精神內核、集體記憶和文化認同。這些存在於我們日常實踐中的傳統文化事象,其中一些因其內涵豐富、價值突出,被認定爲非遺代表性項目

圖3 饅頭飄香(攝影:李鹹德)(春節文化攝影優秀作品展獲獎作品

春節對於中國人,其意義幾何?與春節密切相關的非遺項目主要有哪些,它們在多大程度上影響着我們的思維方式與行爲習慣?我們在此拋磚引玉,做一簡單梳理。

一、年味、鄉味與鄉愁: 春節中的非遺美食與集體記憶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一首家喻戶曉的臘月歌道出了人們自小年至除夕爲迎接春節所做的隆重準備。不難看出,飲食在各項準備工作中佔比較重。所謂“民以食爲天”,尤其在春節這樣闔家歡樂、舉家團圓的日子裡,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百節年爲首,春節期間千家萬戶精心採買、烹飪的餐食,不僅承載着中國人對於家鄉、親人及兒時記憶的眷戀,還蘊藏着祈盼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

圖4 傳承(攝影:劉寶成 春節文化攝影優秀作品展獲獎作品)

在北方地區,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會依照當地慣例製作面花。面花俗名“花饃”“窩窩花”“糕花”,也稱“麪塑”,是流行於山東、山西、河南、陝西、甘肅等北方地區的一種傳統食用塑作藝術,其製品形式多樣、姿態各異,兼具供奉、觀賞和食用等多種功能。面花製作流程複雜、工藝精美、構思巧妙。無論是黃陵面花作品《二龍戲珠》,還是聞喜花饃作品《三羊開泰》,其形神兼備的藝術造型、鮮豔明亮的色彩運用、簡單質樸吉祥寓意將春節的節日氛圍裝點得分外紅火、熱鬧。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豆腐的諧音爲“兜福”“多福”,年終歲尾之際,百姓更傾心於品嚐寓意吉祥的食品。說起豆腐,縱覽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豆腐傳統制作技藝榜上有名,該項目於2014年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淮南地區的人們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以傳統手工製作技藝製成細若凝脂,潔白如玉的豆腐,託於手中晃動不散塌,擲於湯中久煮而不沉碎。

贛南地區辭舊迎新,走親訪友的重要年俗之一是擂茶聚客。擂茶屬於茶文化的一種,講究天然、質樸、和諧,符合中國傳統文化觀念和禮儀規範,是深層的“天人合一”。製作贛南客家擂茶的基本原料豐富多元,鮮茶葉、糯米、芝麻、黃豆、花生、鹽及各類青草藥在沸水的作用下,綻放出各自獨特的魅力,再經高山茶油的浸潤和擂杵的攪拌,最終散發出甘潤芳香,清爽可口。這道茶集香、甜、苦、辣於一體,春節期間,人們圍坐在擂茶宴上,品味過往,感念歲月,暢想未來。

圖5 傳統美食餃子

談及春節美食,重頭戲當屬年夜飯,這是春節期間具有重要符號意義的一餐。中國人春節飲食“和而不同”,北方的餃子,南方的年糕、湯圓,無一例外傳達着更歲交子、年年登高、闔家團圓的美好寓意。在這辭舊迎新之際,全家人聚在一起享用美食,敘舊話新,在相互祝福中守候新一年的到來。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家鄉味道”“兒時味道”,它們構築了我們個人的地域或身份標籤;它們歷久彌新,在春節期間愈加濃烈;它們是每個人心中固有的鄉愁。在此刻,年味、鄉愁融於縷縷飯香,化於味蕾之上。人們巧用自然食材,通過食物表達祥和美滿、國泰民安的祈盼,這些個人的點滴記憶最終匯聚成我們的集體記憶和民族認同。多年後,當我們遇到家鄉味道,泛起的除了舌尖上的一絲滿足,還有我們的鄉愁和對美好生活的回憶與嚮往。

二、紅火團圓、富足和美: 春節非遺傳達的審美趣味

俗話說:“大人望種田,小兒盼過年”,春節期間,除了鮮衣美食,還少不了各類娛樂遊藝活動。爭奇鬥豔的民間藝術,在展示人們精巧技藝的同時,還表達了中國人以和爲美、積極向上的審美趣味。

秧歌龍舞,分別是我國北方和南方地區廣泛流傳的極具羣衆性和代表性的舞蹈種類,在喜慶節令場合普遍存在,在春節隆重的慶祝娛樂活動中更加不會缺席。秧歌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稱謂和風格樣式。秧歌中人物角色個性鮮明、服飾裝扮惟妙惟肖,人們在鑼鼓、嗩吶等吹打樂器的伴奏下,盡情舞蹈,喜慶熱鬧。龍舞是華夏精神的象徵,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團結合力、奮發開拓的精神面貌,包含了天人和諧、造福人類的文化內涵,“龍頭高昂,龍身翻騰,龍尾勁擺”,舞者動於中而形於外,人龍合一,極顯龍之性情,氣氛熱烈,催人振奮。秧歌與龍舞,儘管流傳地域有所不同,藝術形式略顯差異,但在表現吉祥喜慶、紅火熱鬧的氛圍,以及追求家國富足和美、蒸蒸日上的質樸願望上,別無二致。其傳遞的審美趣味及活動的意涵與功能,更在春節這一特殊而隆重的節日中變得統一。

圖6 銅梁龍舞——火樹銀花銅梁龍(攝影:婁禹光 首屆非遺攝影展獲獎作品)

無論秧歌、龍舞,還是廣泛流傳於中華大地上的其他民間藝術形式,春節期間,人們用舞蹈、音樂、遊弋等方式敬神娛人,狂歡慶祝。街頭巷尾,人頭攢動,民衆成爲慶祝活動的直接參與者、欣賞者和傳播者。在祥和喜慶的氛圍中,人們三五成羣,駐足觀賞,舒展身心,拍手叫好,忘卻了平日的辛苦,感受到生命的酣暢,心中充盈着求真、向善、尚美的意願。

圖7 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蓮年有餘》

圖8 探訪楊家埠年畫作坊(作者:柳曉燕)

除了熱鬧的慶祝活動,春節裡少不了吉祥物品的製作。在忙年的日子裡,一張張寓意深長的剪紙作品爬上臘月裡的窗戶,給嚴嚴冬日裡增加了些許暖意。豔麗的色彩、吉祥的紋樣、奇特的構思,無不傳達出人們祈盼生活紅火、富裕安康的真摯願望。

圖9 四川綿竹木版年畫《迎春圖》

同剪紙一樣,木版年畫是中國民間在年節之際用以迎新接福的一種普及性的傳統藝術樣式,題材豐富,內容包羅萬象,因地域差異而產生出多種風格。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蓮年有餘》,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一團和氣》,四川綿竹木版年畫《迎春圖》,儘管風格迥異,但都傳達了廣大民衆的生活理想,反映出社會生活和民間文化的諸多特性。人們在與自然和歷史的和諧互動中,日積月累、沉澱摸索,用精湛技藝,將內心情懷投射到客觀現實中,一件件春節吉祥物品的製作正是人們內心信仰的延續和審美趣味的追求。

三、固本迎福、廣結善緣: 春節非遺的社會人際關係願景

春節於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作爲一個綜合性的“大民俗”,春節也囊括了衆多具體的民俗文化和非遺實踐活動。這些活動大多與家庭、宗族、社區、行業有緊密聯繫,且具有羣體性,它們在鞏固維繫人際和社會關係方面發揮着顯著作用。現有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中的鬧元宵、民間社火、廟會、擡閣等項目大多有這一特點,其中一些在春節期間實踐的項目則表現得更爲突出。

圖10 傳統美食元宵

元宵節,因其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而得名,也稱“上元節”“元夕節”“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與春節關係最爲密切的節日,普遍流行於全國各地,於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元宵節當天,人們以家庭爲單位,賞花燈、猜燈謎、吃元宵、吃湯圓、“走百病”,這些元宵節傳統習俗除了豐富人們春節期間的精神生活、增強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紐帶,更飽含着人們對於幸福團圓、安寧康泰的美好願望。元宵之後,人們重拾行囊,邁進新一年的社會生活。

流傳於河北霸州勝芳鎮的勝芳花會是當地民衆在春節期間自發舉辦的民俗娛樂活動,由當地傳統的蘆葦行業神——火神祭祀活動發展而來,以每年正月十一至十六開展全鎮範圍內的巡境、祈安、娛樂作爲主要實踐。巡境期間,各道花會隊伍相遇後都要鳴鑼換帖,以示禮敬友好,不同花會的會首、會衆之間相互寒暄、作揖,一來一往間,個人、羣體之間人際關係得以強化或修復;被巡境的區域也樂於受到眷顧與祝福,鄉鄰、鎮域、同業間的關係也因這一活動變得愈發牢固。

圖11 河北勝芳花會舉辦期間,老鎮區窄巷中的高蹺表演和人頭攢動的參與民衆

圖12 花會之間互換拜帖以示禮敬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螞蟲另(此字爲左“蟲”右“另”,下同)節主要流行於廣西西北部紅水河流域境內,因壯族稱青蛙爲“螞蟲另”而得名。紅水河沿岸壯族村寨通過祭祀螞蟲另,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興旺。所以,每當春節到來之時,這裡人們便自發舉行隆重熱烈祭祀活動。他們穿上節日盛裝,歡聚一堂,以跳螞蟲另舞、唱螞蟲另歌等方式共慶豐收,在融洽族羣關係的同時,迎福祈願。與之相似的還有錫伯喜利媽媽信俗,傳說中“喜利媽媽”是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英雄,實際產生於遊牧生活。“喜利”,錫伯語意爲延續;“媽媽”,娘娘神,意思是在娘娘神的庇佑下,子子孫孫得以不斷繁衍生息。臘月十六是喜利媽媽的生日,當天族人供品擺好,敬香鳴鞭。族人叩拜祖先和喜利媽媽。除夕夜敬祭喜利媽媽,是一個錫伯家族十分神聖的活動。由男主人將喜利媽媽請出,擺上供品,燃香叩拜。一直到農曆二月初二,才收攏放回原處。這種強化與祖先聯繫的信俗,不僅告訴族人“從哪裡來”,也讓他們感到祖先的護佑,充滿走向未來的期盼與勇氣。

圖13 錫伯族喜利媽媽信俗

從上述列舉的非遺項目中,我們不難發現,鞏固個人與家庭、宗族、祖先之間的情感紐帶,增強鄉鄰社區之間的團結互助,促進同業之間的交流團結,祈福納祥,寄託願望,這是春節相關非遺項目的共有特質和文化功能,也描繪出人們樸實美好的願景。它們爲本就充滿祥和美滿氛圍的春節賦予了更多內涵,共同塑造了我們記憶中春節的模樣。

四、宣德致知、尋根鑄魂: 春節非遺承載的知識與價值體系

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對文化認同感的塑造,是春節及相關非遺項目的另一功能。

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的楹聯習俗,源於我國古代漢語的對偶現象。楹聯有偶語、儷辭、聯語、對聯等通稱,一般以兩行文句爲一副,並列豎排展示,自上而下讀,先右後左,右爲上聯,左爲下聯。楹聯屬格律文學,有種種講究。上下對舉、字數相等、詞性相同、平仄相對、辭法相應、節律對拍、形對義聯是其文體特性,其中尤以聲律的平仄與詞性的對仗最爲關鍵。寫春聯、貼春聯作爲春節中必不可少的活動,在辭舊迎新、祈願吉祥的意義背後,更通過楹聯普及詞義詞性、平仄節律、形式句法等方面的知識,樹立文化常識,培養語言習慣。寄情表意、習文明理,實乃一舉多得、潤物無聲。

圖14 寫春聯

“石阡說春”是石阡侗族人民世代流傳下來的一種在立春時節扮裝“春官”說唱歌謠、勸農勞作的民俗表演活動,祝福風調雨順、豐衣足食,於2011年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說春一般在每年春節或立春時開始,春分時結束。說春詞實際是唱,有簡單的曲調,各地不一。“說春”分爲“說正春”及“說野春”。“說正春”有固定春詞,其內容主要是說“二十四個農事節氣”“漁樵耕讀”,內容涵蓋歷史、地理、人文等方方面面。“說野春”又稱爲“說耍耍春”“說花花春”,內容豐富、靈活多變、不拘一格。石阡說春是二十四節氣相關習俗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類活動對自然規律、農事知識、人生哲理的傳達,毫無疑問對人們感知自然宇宙、構建特有的知識與實踐體系有着重要作用。

當然,除了已經被公佈爲非遺代表性項目的衆多文化表現形式外,諸如祭竈王爺、祭祖、掃屋、貼門神、迎財神等習俗,以及年夜飯上要“年年有‘魚’”、晚輩對長輩要行禮跪拜、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等春節期間約定俗成的民風民規,也都於無聲處滋養着我們的思維方式、道德規範和對人情世故的把握。

圖15 花萼樓祈福(攝影:黃鏡亮 春節文化攝影優秀作品展獲獎作品)

春節之於我們,以及這些非遺項目之於春節文化的意義,可能比我們想象的要更加深遠。我們歡度春節,春節印刻着我們的根與魂;我們通過春節傳播中華文化、促進民心相通,全球友人通過春節認識中國、理解中國;相關非遺項目的傳承實踐,持續豐富着春節文化的多樣性,強化着所有華人同胞的文化基因和共同體意識。

2020年讓中國更加強大,讓中國人更加團結、自信。農曆辛丑牛年即將到來,理當牛氣沖天。相信每一箇中國人已經做好了爲來年奮鬥的準備,也相信廣大非遺人已經爲春節期間的保護實踐摩拳擦掌。讓我們認真審視以春節爲代表的非遺之美,在春節中爲自己打氣鼓勁,於中華文化的沁潤中更加自信強壯,爲厚重綿長的中華文化發聲代言!

大家新春快樂、闔家幸福

願祖國繁榮錦繡、中華民族再創輝煌

春節相關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清單

上述列表中的284個項目,是我們根據項目簡介初步梳理得出,如有遺漏、訛誤,敬請指正!

活動預告

2021年春節、元宵節期間,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將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 ”活動。其中,重點活動爲“視頻直播家鄉年 ”,主要在線上平臺開展,以短視頻、直播形式記錄和展示各地豐富的年俗活動。屆時,各地非遺保護機構、非遺傳承人、網紅達人將通過抖音、快手、微博等平臺,展示本地特色年俗活動從籌備到進行的全過程、非遺代表性項目相關年俗場景等 ,讓大家在疫情常態化防控背景下,感受家的味道、年的味道。

敬請大家關注文化和旅遊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各級各地文化和旅遊廳(局)、非遺保護中心的網站、微信公衆號、微博和相關新媒體平臺,瞭解本地區“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活動詳情。希望大家在與家人團聚的同時,也多多地爲家鄉的年俗、美食、非遺項目和傳承人代言、點贊,讓更多人瞭解你的家鄉,瞭解我們的祖國!(文字:周奇 朱穎;數據統計:杜麗麗;部分圖片來源於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及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