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進校園|漫瀚調,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相交融的非遺記憶

活動現場

中國音樂學院“新山歌社”日前舉辦了漫瀚調音樂專場活動,邀請來自內蒙古鄂爾多斯準格爾旗嶽文祥周俊麗楊文英裴成厚、田光成五位老師,帶來蒙古族漢族文化交融下形成的代表性民歌歌種——漫瀚調。

國家級非遺漫瀚調鄂爾多斯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嶽文祥

漫瀚調又稱蠻漢調”“蒙漢調”“山曲兒”“沙漠調”等,是蒙古族與漢族共同生活交流後形成的文化結晶。2008年,漫瀚調被選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

教唱環節

課堂上,“新山歌社”指導教師張天彤介紹了漫瀚調的發源地及其歷史背景。來自準格爾旗的五位老師伴奏演唱了《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這首漫瀚調,並進行了現場教唱。

張天彤總結說:“漫瀚調非常特別,它是農耕文化和遊牧文化相互交融下產生藝術瑰寶。在漫瀚調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蒙古族、漢族的音樂與文學相互交融後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音樂景象,其藝術特徵十分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