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卡行動"升級 多家銀行開始清理"一人超量賬戶"
近日,工商銀行發佈《關於清理長期不動個人銀行賬戶的通告》表示,今年7月起將對用戶長期不用的個人銀行賬戶(借記卡和活期存摺)開展清理工作。同時,記者注意到,目前銀行清理“睡眠賬戶”正在從“長期不動戶”到“一人多賬戶”多範圍清理,同一客戶名下的超量賬戶,也將被銀行註銷。
工信部於近期召開的信息通信行業防範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表示,將以更爲嚴格的精準治理措施,更加深入地推進“斷卡行動”。
中國(上海)自貿區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劉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銀行清理長期不用的個人賬戶,有利於防止‘睡眠賬戶’被不法分子利用成爲違法犯罪的工具。另外,金融機構應通過新技術手段增強對賬戶涉及違法犯罪情況的監測,提高技術和數據協同效應。”
清理“睡眠賬戶”
每家銀行規則不一
根據工商銀行公告,清理範圍爲截至今年6月30日,凡連續三年以上(含三年)未發生客戶主動交易,賬戶餘額爲零,且未簽訂信用卡、個人貸款還款及其他代收代付協議的賬戶,其賬戶功能將調整爲非櫃面業務只收不付。
光大銀行也於近期公告稱,會對個人睡眠賬戶、長期不動賬戶開展清理,重點從一人持有4張以上該行I類卡的情況開始梳理。此前,平安銀行、興業銀行也均發佈清理存量賬戶的公告。其清理範圍包括“一人多賬戶”和“長期不動戶”。
記者注意到,中信銀行在清理存量賬戶也在進行升級。中信銀行早在2020年12月25日就已發佈《關於清理個人長期不動戶及個人開立多個結算賬戶的公告》,針對個人長期不動戶,賬戶餘額低於10元(含)以下及同一客戶在銀行持有一百個及以上正常或未激活的個人結算賬戶進行過清理工作。4月份再發《關於開展存量個人賬戶清理工作的公告》,此次主要針對的是超出規定數量的I類、II類和III類卡。
記者通過梳理各家銀行發佈的公告發現,部分銀行清理的賬戶主要分爲兩類,一類是賬戶餘額低於10元且長期未發生交易的;另一類是同一客戶在持有超出監管規定數量的賬戶。另外,銀行清理“睡眠賬戶”的類型和標準並不一致。但大多銀行機構均表示,針對相關賬戶的清理工作主要是爲了落實監管要求,防範電信網絡詐騙風險,保障客戶賬戶資金安全。
需注意的是,清理賬戶並不意味着一定被直接銷戶,每家銀行規則並不一致。有的銀行對於滿足相關條件客戶個人賬戶進行銷戶,有些銀行則是可憑有效證件進行身份覈實並激活該賬戶以繼續使用。
從行業角度看,據央行公佈的《2020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截至2020年末,我國共開立個人銀行賬戶124.61億戶,同比增長10.43%,增速同比下降1.64個百分點,人均擁有銀行賬戶數達8.9戶。
博通諮詢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證券日報》記者坦言,目前來看,銀行對“睡眠賬戶”清理範圍確實在升級。實際上,對於客戶有多張銀行卡的“超量賬戶”央行早在2016年12月就作出了相關規定。“積極清理‘睡眠賬戶’不僅是銀行機構積極落實監管政策,也是有效保障客戶賬戶資金安全的表現”。
銀行因賬戶涉案
將遭罰
“斷卡行動”開展至今,已有多各省市地區公佈對非法出租、出借、出售、購買人員懲戒情況。例如,今年3月份昆明市公示首批懲戒電詐幫兇名單614人,公安機關認定的出租、出借、出售銀行卡或支付賬戶,且被用於電詐犯罪造成損失的失信用戶,僅保留1張銀行卡,5年內不得新開賬戶、暫停非櫃面業務、支付賬戶所有業務。從懲戒結果來看,名單中614人,5年內禁用微信、支付寶等網上支付。
除了對於個人用戶懲戒措施,金融機構方也會受到相應的懲戒。例如昆明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強調,對於銀行的分支機構,一旦發現違規經營的,實施暫停新開戶業務6個月的處罰措施,對相關責任人“一案雙罰”。
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對《證券日報》記者坦言,長期不用的賬戶浪費賬戶資源,對於銀行和個人來說都沒有實際價值,卻給不法分子留有實施電信欺詐空間。因此,清理異常賬戶能夠提升賬戶資源效率,保障資金安全,防範詐騙風險。個人對於自身的電話卡、銀行卡要做好保護,不要出租、出售給陌生人,以防止成爲網絡詐騙的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