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票管稅"走向"以數治稅" 我國稅收營商環境再優化

近年來,我國稅收制度改革不斷深化,稅收徵管體制持續優化納稅服務稅務執法的規範性便捷性精準性不斷提升。隨着稅務領域“放管服”改革向縱深推進,稅務監管體系持續完善,市場主體發展正迎來更趨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今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深化稅收徵管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到2023年,要基本建成“無風險不打擾、有違法要追究、全過程強智控”的稅務執法新體系,實現從經驗式執法向科學精確執法轉變;基本建成“線下服務無死角、線上服務不打烊、定製服務廣覆蓋”的稅費服務新體系,實現從無差別服務向精細化智能化、個性化服務轉變;基本建成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互聯網+監管”爲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爲補充、以“信用+風險”監管爲基礎的稅務監管新體系,實現從“以管稅”向“以數治稅”分類精準監管轉變。

記者梳理髮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稅收徵管體系建設歷程可以分爲“以賬控稅”“以票控稅”“信息管稅”三個階段。當前,隨着我國經濟從信息化快步走向數字化,稅收徵管也由從“以票管稅”進一步走向“以數治稅”。

從“以票管稅”向“以數治稅”轉變,《意見》對我國稅務系統探索數字技術的應用,創新稅收徵管手段提出了新要求。今年以來,各地稅務部門積極推進“放管服”改革,推進智慧稅務以完善稅務監管體系。

近日,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公司接到稅務部門送達的《稅收風險提示提醒函》。根據此函提供的自查指引,該公司發現有一筆收入未及時入賬,於是立即補繳稅款,順利完成了稅收風險自查自糾工作。“收到提示提醒函後,根據自查指引,及時自查自糾。對於反映的疑點問題,做好解釋說明;對於涉嫌少繳稅費的情況,立即自行整改到位,這樣也有助於我們企業查補管理漏洞。”該公司財務人員說。

記者瞭解到,江蘇省稅務局堅持以稅收風險管理導向,依託大數據分析和智能監控預警,通過稅收大數據、風險指標模型、智能分析工具的同步發力,全面營造公平公正的稅收環境。

內蒙古自治區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鬍蘇華表示,全區稅務系統要持續深化“以數治稅”,深耕數據“藍海”,着力將數據分析結果應用到執法、服務、監管各環節,切實提升爲納稅人繳費人辦實事解難題的時效性精準度

遼寧省稅務局正在逐步建立以人爲單元、以任務爲流程,涵蓋稅收業務、黨務政務等所有辦公項目的工作平臺,最終實現稅務人員一次登錄,各事通辦,在線辦公環境的智能、內控、公正和透明有效助力稅務內部工作效能的整體提升。與此同時,開發建設遼寧省稅收大數據管理平臺,推進大數據管理和服務能力建設,充分發揮“以數治稅”作用。

重慶市稅務局依託大數據分析和智能監控預警,強化“以數治稅”理念,以守信激勵、失信懲戒和信用修復三項爲抓手共同發力,爲信用良好的A、B、M級企業“貸”來資金“活水”,“融”得發展“機遇”。

“納稅信用對我們很重要,信用修復給了我們彌補的機會,讓我們經營沒有受到影響。”重慶五橋建築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向先生介紹。記者瞭解到,今年3月,該公司在參加萬州區某建築項目競標時,由於以前受過稅務行政處罰,公司的納稅信用被判定爲D級,影響了公司投標資質。但由於違法行爲較輕,且公示期已滿,符合納稅信用修復條件。在申請修復納稅信用後,公司的納稅信用修復爲B級,企業在招投標中也恢復了競爭力。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表示,我國稅收徵管的第三次變革中,“合成”是重要的標誌。所謂“合成”,是執法、服務、監管的系統優化,也是業務流程、制度規範、信息技術、數據要素、崗責體系的一體化融合升級。從“以票管稅”向“以數治稅”的轉變,標誌着稅收改革創新從漸進式到體系性集成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