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設展 |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
在奇妙的設計世界中,冗餘信息無所不在;逃離無效的信息檢索、帶上最集中的注意力,在欣賞中學習、在交流中理解。讓我們用更加開放和包容的視野靠近設計世界,走進各大設計藝術院校的畢設展新視界!
矮凳網的“畢設展”專題,將持續與你分享,來自全球各大設計藝術院校的部分優秀畢業作品,同時也歡迎高校與我們聯繫,共同爲新生代設計師們創造機遇。
第20站,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本科生作品)
(節選)
《 針對都市青年食品消費需求的產品及服務設計 》
作者 | 高歌
指導老師 | 趙超
針對都市青年租住房用戶羣體,搭配智能飲食規劃系統,集食材保鮮、速食加熱爲一體,實現便捷存取食材、快速“輕烹飪”和便捷帶飯等功能。適應小空間居住環境,滿足快節奏生活方式下青年羣體對於飲食質量的需求。
《 “三軌”先進空間站 》
作者 | 馬思然
指導老師 | 邱鬆
在基於中國傳統鎖甲防禦機制的形態研究之上,產出了一種新型鎖甲結構。依靠這種鎖甲結構的形態優勢設計一種未來可自行抵禦近地軌道太空垃圾的先進空間站,以提升空間站的安全性與使用壽命。
《 基於〈千字文〉中字形字義
及精神內涵的啓蒙展示互動設計 》
作者 | 樑國東
指導老師 | 劉強
本設計方案圍繞中國傳統啓蒙讀物《千字文》展開,通過展覽的方式普及《千字文》作爲識字讀物的價值,同時也通過展覽本身的結構形態及空間去詮釋《千字文》當中具有代表性的精神價值,最終以遊戲的方式加強與各文化背景的青少年間的互動。
《 風格遷移設計探索 》
作者 | 張鑫
指導老師 | 邱鬆
傳統的計算機輔助設計,需跟隨人的操作速度進行計算,沒有發揮出其真正的算力。隨着AI 的發展,計算機是否可以幫助我們生成多種方案?本設計通過機器學習的方式,結合中國青銅器的形態特點,進行汽車形態的設計探索。
《 針對自理老人的家用浴艙設計 》
作者 | 王嘉睿
指導老師 | 劉新
本設計針對居家養老的自理老人,增強洗浴的安全性與舒適性。通過設計滿足自理老人淋浴、坐浴、盆浴三種方式,來達到生理層面的清潔乾淨、心理層面的舒適滿足以及整個過程中的安全。
《 中國女性主義文化展示設計 》
作者 | 陳安琪
指導老師 | 範寅良
作品以傳統展示形式結合景觀、空間氛圍營造,基於中國女性主義文化背景與後疫情時代情境進行展示設計。旨在歌頌中國傑出女性、提高中國文化自信,同時呼籲關注全球女性平權問題。
《 得閒博物館 》
作者 | 陳祉璇
指導老師 | 陳洛奇
火車裡的“廣東早茶”文化體驗型博物館。
介紹與體驗廣東早茶的文化。舊的綠皮火車本身自帶有復古情懷,本身相對“慢節奏”、“親民”,有“時光感”、“老物件收集價值”,旅途貫穿中國南北,從哈爾濱到廣州(從“冰城”到“羊城”),被稱爲最美火車。在這列火車上節選一些車廂設置博物館,同時設置早茶用餐服務:火車列車的小餐車與廣東早茶點心小車的上餐形式其實是相契合的,在普通的車廂裡讓人們喝上一壺茶、直接品嚐到一小部分的早茶茶點,體驗廣東早茶的魅力。
《 對電競選手手部健康問題的操作設備設計 》
作者 | 富嘉銘
指導老師 | 王國勝
針對目前電競運動員的手部健康問題,研究目前市場上和賽場上的電競操作設備的不足,在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競技環境中將當前鼠標和鍵盤的功能進行整合並提出設計方案。
《 滿足多種坐姿的動態人體工學椅 》
作者 | 郝毅
指導老師 | 劉振生
希望通過座椅規範人的坐姿,給坐者提供連續的、靈活的支撐,促使身體更好的適應傾仰、跪坐、背坐等一系列坐姿。無論姿勢如何,都能通過精巧的結構和合理的調節,實時迴應人的需要。
《 “Power Speech”視頻會議設備 》
作者 | 王維康
指導老師 | 蔣紅斌
COVID-19疫情限制了線下會議活動,使線上會議成爲大部分行業工作交流的剛性需求。本設計是一套針對高校、商業公司或個人,爲正式的線上會議提供的共享使用或私有形式的網絡視頻會議設備。
《 體育賽事現場自媒體轉播裝備設計 》
作者 | 石昊辰
指導老師 | 楊霖
以5G技術和對未來自媒體賽事轉播模式的構建爲基礎,爲體育賽事現場自媒體人員設計可穿戴、模塊化的轉播設備。產品整合AR畫面顯示、看臺視角拍攝、畫面內容製作等功能,爲用戶提供更便捷完整的工作流,豐富觀賽體驗。
《 Porifera-Bricks 沿海構件 》
作者 | 華弘
指導老師 | 邱鬆
Porifera-Bricks是基於仿生設計的沿海防波構件。通過對於多孔動物門中的六放海綿綱生物的結構分析模擬,應用到碎浪石的力學結構設計中。同時仿生構件增強了潮間帶人造景觀的異質性,爲沿岸海洋生物與人類創造了融合邊界。
《 大爺 TOP DOG 》
作者 | 項雅特
指導老師 | 劉振生
這一系列的作品取材於貓最日常的生活,密切與生活接軌,表現貓的古靈精怪,性格乖張,勾勒出一個個讓人哭笑不得的“尋常貓生”。與生活日常產品做結合,讓被定格住的貓咪與產品發生碰撞,密切的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 ”Threcycle”智能資源回收設施 》
作者 | 樸振爀 (Jinhyeok Park)
指導老師 | 劉新
在中國嚴重的垃圾問題背景下,垃圾分類是最基礎實踐方式,爲了更加有效和推動參與垃圾分類,“Threcycle”是實現針對三種材質的飲料瓶和紙箱子,進行專門回收與處理,最終實現針對有價值的可回收資源,減少交叉污染,得到高質量再生資源。
《 多功能互動性廚具 - 庫踱COOD 》
作者 | 李國榮
指導老師 | 楊霖
本設計適合於不久未來的智能廚房,科技烹飪、提高效率。
本設計把高壓箱、磁爐、智能調料盒合爲一,配合社交網絡技術,能爲使用者提供展示自己廚藝,或者向其他人學習的實時性平臺。
《 基於社區公共宣傳的可移動式展架設計 》
作者 | 嚴兮妤
指導老師 | 範寅良
針對社區公共宣傳現有痛點:宣傳方式單一,宣傳內容更新緩慢,結合社區居民對於宣傳道具多功能的需求,立足於可移動式展覽的蓬勃發展,設計了基於社區公共宣傳的可移動式展架。
《 基於社交焦慮女性的
可穿戴產品設計(E nn O) 》
作者 | 孫琪
指導老師 | 趙超
以有社交焦慮情緒的女性羣體爲設計對象,以可穿戴的手環與頸環爲產品形態基礎,對用戶社交時的身體、心理狀態進行監控,監測情緒變化,並基於微電流療法對負面狀態進行緩解。
《 家用健康管理智能便器一體機 》
作者 | 樸炳建
指導老師 | 劉新
本次作品主要針對居家老年人養老需求入手。加座便器與血壓、血糖、心率、體重、體脂和尿液檢測系統相結合,打造家庭固定健康檢測平臺,以此來進一步改居家養老條件。
《 中國俠文化的空間表達 》
作者 | 戴雨峰
指導老師 | 劉強
以意象化的方式體現“俠意”的五種精神,引導觀者體會“俠”的意境,宣揚中國傳統的“俠”精神,喚醒人們心中對“俠義”的思考和興趣,從而起到傳播俠文化的作用。
《 基於沿海城市地區的海水淡化飲用器 》
作者 | 王鳳漾
指導老師 | 楊霖
淡水資源短缺,解決在海上航行的淡水問題對解決遠程航海至關重要。通過資料調研、問卷調研及實際考察訪談等方式,切實瞭解沿海漁民的用水問題,結合現有的海水淡化體系和智能方案,提出解決沿海城漁民飲用水的系統解決方案。
(節選)
《 棄土遍路 》
作者 | 陳金昆
指導老師 | 向帆 李德庚
“棄土遍路”是一款作者自主開放的(mobieus)插圖風格的獨立遊戲。通過非真實渲染技術描繪了一個科技高度進步後崩潰的廢土世界,以第三人稱解謎爲主要玩法,從情節、建模、動態、渲染到聲音生成等方面探索了遊戲設計的方法。
《 舊事點憶 》
作者 | 崔佳露
指導老師 | 向帆 李德庚
本作品搭建虛構的“舊聞檔案”,用書籍的方式,將曾經發生過的高熱度輿論事件重現在人們的視角中,以此引發人們對互聯網背景下記憶與大量信息之間關係的思考。
《 “Tasty娘惹糕” 品牌視覺系統設計 》
作者 | 鄧世劼
指導老師 | 華健心 陳楠
“Tasty娘惹糕”品牌視覺形象設計着重於娘惹圖案再創作及應用。設計基於圖案原型和色彩搭配風格,用扁平化的表現風格對娘惹圖案進行重新創作,並在其中加入了有代表性的馬來西亞動植物元素。嘗試通過新娘惹圖案的設計應用呈現具有東南亞特色的娘惹糕點品牌視覺形象。內容主要包括品牌形象、包裝設計、海報設計及其他應用設計。
《 鏽土 》
作者 | 鄧雨晴
指導老師 | 馬泉 陳磊
隨着資源的枯竭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傳統工業開始走向衰落,作品基於工業遺蹟空間“巨大、粗糙、晦暗、危險、力量”的審美特性進行遊戲視覺設計的探索,並將承載了一代人光榮和記憶的生活元素融入其中。
《 嘿,我在 》
作者 | 刁雪
指導老師 | 何潔 祖乃甡 徐小鼎
覺知是一種身與心的同頻共振,如果我們習慣了身心分離的生活狀態,身體就可能成爲工具,我們的生命就也會被自己活成工具。作品讓身體動作在繪畫與錄像的互文中自相隱喻,嘗試着觸發人對身體當下經歷的覺知,祝福人們去擁抱更完整的生命狀態。
《 巴哈撒羅惹——語言馬賽克 》
作者 | 馮筱然
指導老師 | 祖乃甡 何潔 徐小鼎
馬來西亞華人間有一種獨特的語碼轉換現象,又稱“語言馬賽克現象”,指主體語言的詞彙或詞組夾雜着少許客體語言的詞彙或者詞組,進而形成一種多語並用、混成一體的特殊口語,其中包括英語、馬來語、華語、客家話以及福建話等。作品通過設置腳本實現一個半開放式情景劇的演繹。
《 color lab 色彩實驗室 》
作者 | 付若琳
指導老師 | 徐小鼎 何潔 祖乃甡
古希臘著名醫學家希波克拉底分析了人類的體液成分,總結出了四種不同的體液類型:血液、粘液、黃膽汁和黑膽汁,並提出了 “體液學說”,即不同體液所佔的比重不同,會導致人們有着不同的氣質類型。《色彩實驗室》即是通過分析每個人的體液成分來進行顏色的調配,從而生成個體顏色及相關視覺的綜合設計。
《 疊夢製造 》
作者 | 高馨檬
指導老師 | 何潔 祖乃甡 徐小鼎
針對消費社會符號經濟所帶來的心靈缺失等問題,《疊夢製造》品牌概念設計,通過對空氣進行包裝,賦予其新的符號意義,向消費者傳遞治癒感。目標是喚起現代年輕人對逐漸消逝的生活訴求的關注,重新審視消費行爲,倡導理性消費。
《 莉莉和她的朋友 》
作者 | 顧家娃
指導老師 | 陳楠 華健心
作品“莉莉和她的朋友”以一個抑鬱的小女孩“莉莉”和他身邊的“朋友”爲主題,通過莉莉這個IP形象的設計展現了抑鬱症患者獨特的內心世界,旨在讓更多的人瞭解抑鬱症患者的種種糾結和自我救贖的心路歷程,增進對這類人羣的理解。
(節選)
《和光同塵》
作者 | 單金
指導老師 | 王曉昕
作品從刻面寶石的造型特徵出發,將其中蘊含的形式美進行解構、重組,以茶具爲載體,使寶石的鋒芒藏於日常。意圖通過探索寶石刻面琢型和當代金工創作之間天然的聯繫,尋找隱逸文化的當代表現形式。
《 對話 》
作者 | 段雋雅
指導老師 | 王曉昕
『對話』以茶具爲載體,結合使用,意圖探索鬆弛的社交關係之下個體的相互影響與變化,再現當代語境下的修行。
《 拼 》
作者 | 廖飄雪
指導老師 | 潘妙
本系列的創作以“拼合”爲題,通過幾何的形式將骨木材料與金屬進行結合創作。既有不同材質之間的“拼合”又有不同金屬之間的焊接“拼合”再配合銀螺絲將作品組合起來的“拼合”。
《 共嬋娟 》
作者 | 劉志清
指導老師 | 王曉昕
月亮在中國文化中被賦予豐富的意義,其陰晴圓缺的變化常用以喻意世事變幻與命運浮沉,傳遞出一種充滿智慧的樂觀主義精神。作品以月相圖爲靈感,結合以天文規律,用金工藝術手法表現關於中國文化的哲思。
《 夾 》
作者 | 裴雨晴
指導老師 | 潘妙
小心!不要碰到那些夾子!但是生活就是這樣,充滿了許多令我們避之不及的陷阱,傷害我們的身心,禁錮我們的自由。人就像這魚兒,怎麼也遊不出,這花花的世界。
《 恣意 》
作者 | 孫中航
指導老師 | 王曉昕
系列胸針,以細胞分裂爲靈感來源。該設計將⼈體細胞的原泡狀結構作爲單⼀元素重複排列,以表達⽣命個體在發展成長過程中的複雜多變,生命也正是在這錯綜複雜之中以獨⽴的姿態開始並結束。
《 藏禮天下 》
作者 | 吳潤澤
指導老師 | 王曉昕
“若生鑄劍爲犁之心,需有平復刀劍之力“軍士爲國家的利劍,他們披覆甲冑,堅不可摧,維護四海昇平。最終,又如秦皇聚兵咸陽般,爲禮儀秩序留下鋪墊。該組作品將甲冑”補強,保護“的作用結合”鼎“的形式,欲探索國家、禮法與武力的關係。
《 心窗 》
作者 | 肖杭
指導老師 | 潘妙
在當下,社交軟件是人與人相聯繫的重要媒介。我們發佈文字與圖像,記事記物,同時,我們與人相識的過程,似乎也只是透過這些照片前的一個個鏡頭窺探對方,從零星的碎片裡拼湊對他模糊的認知。
《 正在進行 》
作者 | 熊玉星
指導老師 | 潘妙
本組作品以羣像的方式展現細胞形態。細胞是單純的,是多變的。同時,細胞生長、分裂、繁殖、死亡,也在不斷循環交替,沒有一刻屬於永恆,永遠都是正在進行。
《 彩雲之上 》
作者 | 胡憶瀾
指導老師 | 楊佩璋
運用木粉,螺鈿大漆等綜合材料,以傳統雲紋爲主體,描繪了一個彩雲之上的神奇國度。利用不同的材料與漆藝技法,探索雲紋在漆藝設計中應用的可能性與表現形式。
《 陰陽 》、《 鵲語 》
作者 | 李嘉傑
指導老師 | 楊佩璋
《鵲語》所表達的是對漆立體空間的解釋,藉助喜鵲的形象表現吉祥寓意。《陰陽》藉助陰陽八卦的形象表達圍棋中的對抗與博弈。作品用脫胎技法和各種鑲嵌技法做裝飾,使作品極具東方韻味,表達漆藝中庸素雅的審美感受。
素材來源: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立即刪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