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不夠善良的史博館常設展

國立歷史博物館三樓黑牆紅底的展間。本報資料照

十年前,曾全家造訪南海路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小朋友們看到琳琅滿目的漂亮瓷器,驚歎連連,直呼世界上竟然有那麼美麗的東西。雖然古物歷史已超過幾百幾千年,還是感動了21世紀數位時代的孩子,而且視覺上帶來的震撼並不輸給故宮文物。

猶記得當時賣店展售大量精美書籍,是該館多年研究的成果,提供觀展後更爲豐富有趣的延伸閱讀。不論青銅器、甲骨文的說明,或者漆器、唐三彩的介紹,從器物形制,到時代、社會的聯結,猶如穿越到古代,神遊各朝,讓人愛不釋手,恨不得全部買下。

然而,歷經五年多整修重新開放後,以往一種文物至少佔一間展室的常設展,竟然只各挑兩三件,聊備一格地擠在三樓偏間的兩三個玻璃櫃裡。空蕩蕩的中間展廳,只擺放了一件仿青銅器的藝術品;右側牆壁電視牆,展示館藏部份照片,左側壁櫃陳列着人人唾手可得的雜貨,如高粱酒瓶、破羽毛球、鐵鋁罐、錄音帶等等,後方角落播放着不知所云的行動藝術影片。也許主事者會說,這是現代與古代的對話,但實際的效果,卻是令人難受的拼貼與雜亂無章,瀰漫着對古物的不尊重,甚至惡意。

爲什麼超過五萬件的館藏,卻只拿出一百多件展示?空間不足嗎?日前立委會勘時,王長華館長說,整修的目的就是擴大空間、服務觀衆,連辦公室都撤掉了。那麼,擴大出來的空間是怎麼使用的?一、二樓特展,三樓常設展,四樓餐廳,五樓則撤掉了庫房,展示史博館的歷史。整個佈局既無效率,又違反博物館經營的常態。試問,觀衆造訪埃及博物館,比較想看木乃伊、金字塔文物,還是該博物館的歷史呢?

王館長說,要把史博館定位爲「一座貢獻給理解臺灣近現代社會文化發展史的博物館」。因爲甲骨文、青銅器與近現代臺灣社會無關,所以就不打算展出,也不打算研究了嗎?

2011年出版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導讀》寫着:「陶器、銅器、玉器是本館的重器,華麗的唐三彩、商周青銅器、玉器、雕花骨代表的是悠久的華夏文化,也是臺灣社會的文化淵源…」點明瞭史博館最具價值的典藏,也指出臺灣文化的淵源與華夏文化密不可分。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臺灣普遍使用的正體字,亦即楷書,是目前承載華夏文明最強的文字,功能遠高於大陸的簡化字,也更接近甲骨文與青銅器的金文。

所以,史博館本來就對臺灣近現代社會文化發展有貢獻,就看主其事者如何解釋,又是否有足夠的見識與氣度了。既然以「歷史」爲主題,又特地展出史博館的歷史,就應該尊重歷史,也應該尊重史博館研究人員們的心血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