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國博與重述歷史

天安門廣場上的「孔子像」引起爭議,很大程度在於其安放的位置,因爲天安門是20世紀中國政治文化核心象徵地帶。但其實,支撐「孔夫子」重新登臨歷史文化舞臺的是近幾年來關於中國古代及近現代歷史的大規模重寫工作,在那場爭論中很少有人提及這些,人們忽略了「孔子像」身後的中國國家博物館本身所發生的「脫胎換骨」的變化

國家博物館改造工程歷時4年共花費25億元人民幣。如此大規模的改建並非只是簡單地擴大建築面積及完善內部裝飾,更重要的是,把2003年由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革命博物館合併而成的「新國博」不僅在建築結構上實現完全融合,更將內部陳列方式改頭換面,成爲名副其實的「國家」博物館。

改造後的「新國博」從「中國通史陳列」到「古代中國陳列」已經「變臉」,不再採用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等社會演化形態來結構展覽,而是以王朝更替爲主要線索,分爲遠古時期夏商西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秦漢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隋唐五代時期、遼宋夏金元時期和明清時期等8個部分,其中古代珍貴文物成爲展覽的核心,如《中國古代青銅藝術》、《中國古代瓷器藝術》等。

當下的「古代中國」通過把文物放置歷史前臺而實現一種對歷史的去歷史化敘述。在這種以珍貴文物爲標識的輝煌古代文明前提下,「復興之路」成爲重寫中國近現代革命歷史的基本策略,也就是說曾經光彩奪目的「古代中國」正是近代中國所要「復興」、「懷情」所在。在這個意義上,新國博完成了對「古代中國」和「復興之路」之間的內在融合。新國博標誌着1980年代以來去革命化的歷史書寫終實現了作爲民族國家歷史記憶重構